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日軍為何總追著蔣介石打,卻不全力進攻延安?

2024-07-23歷史

八年抗戰,日寇似乎一直都在做這兩件事。

第一件是總追著蔣介石在打,無論1937年的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還是1938年的台兒莊戰役,1939年長沙會戰……直至1944年的豫湘桂大潰敗,搞得蔣介石差點再次遷都,莫不如此。

第二件事是當進入到相持階段後,日寇雖對蔣介石的追打有所放松,卻對咱敵後根據地的封鎖和掃蕩,卻是一浪高過一浪。

因此如今的許多抗戰片,幾乎都是建立這兩件大事之上的藝術再創作,比如電影【八佰】,電視劇【亮劍】等。

不過,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在八年抗戰時期,延安似乎從未受到過日寇的直接威脅,雖不時遭日寇轟炸,但情況顯然要比其他地方好許多。

換句話說就是,日寇雖總玩了命般追著蔣介石打,喪心病狂的對咱敵後根據第進行封鎖和掃蕩,卻不全力攻打過延安,那麽這是為何?筆者認為大概有三個原因,尤其是最後一個原因,最能說明問題。

其一:日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日本侵華的最大底氣是啥?不是當時中國衰落等,而是相較於西方列強來言,日寇是不倫不類的「文化人」一枚。

即,西方列強們,哪怕英國的全盛時期,都不敢鯨吞中國。一則中國地盤太大,吃不下去。二則清廷雖喪失了武德,但老百姓卻武德爆棚,民間抵抗力量強大,三則就是列強之間的互相制約。四則是文化內容不同造成的隔膜感。

所以,西方列強們絕大部份是求財,把中國當成提款機就OK啦。但日本卻是儒家文化圈滋養出來的,對中國的研究比其他國家都深入——尤其是對中國歷史的研究,更是如此。

比如,中國是咋改朝換代的?消滅了朝廷,就等於天下易主了。那麽二戰時期,誰才代表著中國的「朝廷」?當然是蔣介石的南京政權。所以日寇侵華的底氣就出自這裏。

既然連清廷,都能完成一統中國的任務,那麽「我大日本」更不在話下了。所以日寇認為:只要迅速打敗蔣介石並占領南京,就等於大功告成!這就是日寇喊 「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底氣所在。

結果,三個月復三個月,好容易占領了南京,哪料蔣介石卻表示:想都別想,我還要打。這一下,日寇就只能繼續追著蔣介石打了——目的不是生擒或消滅,而是逼著蔣介石投降。

自然在這種戰略下,日寇就不會把延安當成主要對手。不過日寇終究是日寇,依據當時的中國實情,就算蔣介石投降了,中國也不會放棄抵抗。而蔣介石之所以咬牙不投降,就在於還有延安的存在!

誰抗戰,老百姓就會跟著誰走,哪怕蔣介石的大部份手下人也是這態度。所以蔣介石絕不敢投降,否則就會出現無論國民黨內,還是國民黨外的人才,紛紛湧向延安。一旦出現這情況,蔣介石哪怕是活著,也相當於「死」了。

這點其實已經被印證過了,比如蔣介石搞摩擦後全國聲討。而且抗戰時期,還出現了青年學生湧向延安的盛況。所以才說日寇終究是日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滿眼都是蔣介石,卻搞不懂蔣介石為啥不敢投降。

其二:能力是個大問題

上面說了,蔣介石雖是日寇的主要目標,但陜北——也就是關中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漢、隋、唐等都起家於這個地區,對中國歷史有深入研究的日寇,自然也懂關中地區的重要,所以日寇還真攻打過關中地區。

第一次是1938年三月,日寇占領了山西後,就想要渡黃河侵犯陜北,派出的是第26師團,共兩千多人,外加20余門大炮。結果被八路軍來了個半渡而擊,並在日寇側部進行攻擊,日寇敗逃。

吃了虧後,日寇還不依不饒,同年五月第二次要攻擊陜北(延安)。結果咱八路軍來了個主動出擊,警備第8團東渡黃河,設伏汾離公路,揍了日寇一個出其不意——這第二次進攻延安又告吹。

日寇被打急眼了,一直都追著蔣介石打,咋被土八路連翻羞辱?於是再次集結力量,在1938年的十二月,第三次進攻延安,配屬了十幾架飛機。

可惜日寇記吃不記打,又被咱八路來了個「半渡而擊」,哪怕日寇飛機投毒氣彈,都無法改變戰局,日寇又敗逃了。

如此,日寇又醞釀準備了近一年,在1939年十一月,集結了一萬多人馬,飛機、大炮可勁招呼,結果還是沒能成功……這第四次進攻陜北,是抗戰期間日寇規模最大的一次,後面雖還有兩次,都不如這一次,自然也是慘敗。

日寇先後打了六次延安,但就是打不過去黃河。以至於第五次和第六次,還遭到了八路軍反殺——120師在正面硬剛,其他八路隊伍則直接跳入日戰區,在敵後搞得日寇焦頭爛額。

那麽日寇六次進攻延安為啥都輸了?一則不占地利,二則八路軍不是國軍,戰術太靈活。也就是說日寇能力是個大問題。

也許看到這有人會奇怪,日寇最多時才派一萬五的人馬?為啥不多派些,比如搞來二三十萬,全力進攻延安呢?這就涉及到最後一個原因了。

其三:你看毛主席是咋說的

在1943年的七月十二日,毛主席曾在延安發表過一篇文章,其中有這麽一段話,如下:

國民黨領導的全國軍隊中,位置在西北方面的主力就有第三十四、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等三個集團軍,都受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指揮。其中有兩個集團軍用於包圍陜甘寧邊區,只有一個用於防守從宜川至潼關一段黃河沿岸,對付日寇……

從毛主席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就算日寇派再多的人馬也沒用。因為胡宗南有兩個集團軍,在當延安的「保鏢」,另還有一個集團軍在防範日寇。

所以就算日寇打過了黃河,接下來就必然會跟胡宗南的這些重兵集團展開血拼,再加上咱八路的配合,那時日寇可就是背水一戰的絕境了。所以,日寇這麽不間斷的進攻,有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牽制住胡宗南的這些人馬。

胡宗南也深知這點,因此全力封堵延安,卻把抗日當成了「副業」。可惜,胡宗南越是這樣就越被動。在抗戰勝利後,閻錫山在向蔣介石匯報「戡亂」意見時,有這麽一段話,如下。

抗戰期間,使日(本)人不敢西渡黃河,共黨力也,我如不能用民眾剿共,雖美國軍隊開來,亦無濟於事……

因此,也難怪咱毛主席會說那段話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日寇,還是國軍,哪怕是「美軍」,他們最終的失敗,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