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宣祖李昖:北韓王朝歷史上的頭號「明粉」、中國的「孝子」

2024-06-04歷史

萬歷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二月初一,北韓王朝第十四代君主李昖薨逝,享年五十七歲。次日,世子李琿於貞陵洞行宮西廳(今德壽宮即阼堂)即位;

李琿繼位後,為李昖上廟號 「宣宗」 ,謚號 「昭文毅武聖敬達孝大王」 。後來明朝賜謚號 「昭敬」 ,北韓遂將其謚號改為 「顯文毅武聖睿達孝大王」

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李琿以父王「宗系辯誣」和平定「倭亂」有再造社稷之功,將其廟號升格為 「宣祖」 。李昖也成為繼太祖李成桂和世祖李瑈後,北韓王朝第三位獲稱 「祖」 的君主。

韓劇【懲毖錄】中的宣祖李昖(金泰佑飾)

廟號是古代皇帝駕崩後在太廟中被供奉時牌位上的尊號,起源於商朝,雖說魏晉以後廟號開始泛濫,但是在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的七十八位皇帝之中,除開國皇帝外,被尊為「祖」的也只有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和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那麽李昖究竟有何功何德可以稱 「宣祖」 呢?

旁支繼位

李昖 ,初名李鈞,中宗李懌之孫、明宗李峘之侄,生父是中宗庶七子德興大院君李岹(tiáo),生母鄭氏的曾祖父是北韓王朝初期的著名文臣鄭麟趾(最高官至領議政,參與過【高麗史】和【訓民正音】的編著);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十一月十一日,李鈞出生於漢城仁達坊,早年受封河城君。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六月,北韓明宗無嗣而薨,王妃沈氏(即仁順王後)遵照李峘生前的意願,下詔傳李鈞入繼大統。同年七月,李鈞改名為昖,以明宗養子的身份在景福宮勤政門正式即位。

疑似北韓宣祖李昖畫像

李昖在位期間,士林勢力全面主導了北韓政局,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士林派內部由於利益沖突分化為「東人黨」和「西人黨」,從而拉開了北韓王朝持續兩百多年的黨爭序幕。之後幾十年間,東人黨先是分裂為「北人派」和「南人派」,而後南北兩派又分裂出「大北派」、「小北派」、「濁南派」以及「清南派」等多個派別,各黨派之間相互攻訐,以致北韓政局動蕩不安,國力大幅衰退;

或許是旁系出身的緣故,李昖對大臣們的信任始終有限,這點在政治鬥爭中被大臣們所利用,各黨派輪流上台執政,今天還是一人之下的宰輔,明天可能就淪為階下囚,哪怕是在壬辰倭亂期間,鬥爭都從未停止,力挽狂瀾的名將李舜臣就是從三道水軍統制使的職位上被一擼到底的。而李昖為強化王權,對朋黨之爭采取「睜只眼閉只眼」的默許態度,此舉間接促進了黨爭的加劇。

宗系辯誣(종계변무)

「宗系辯誣」 是北韓王朝前期對明外交的第一等大事,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說起;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七月,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隨後在其黨羽的擁戴下登基,實作異姓革命,建立北韓王朝,是為 「北韓太祖」

韓劇【六龍飛天】中的「威化島回軍」

北韓王朝建立後,反對李成桂的官員尹彜、李初逃至明朝,他們向明太祖朱元璋控訴李成桂篡國,並且說李成桂是高麗已故權臣李任仁之子,希望大明可以出兵討伐。朱元璋雖然沒有介入高麗內政,但相信了李成桂是李仁任的兒子以及父子連弒四王(即高麗恭湣王、禑王、昌王和恭讓王)的說法;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黃永奇奉明太祖之命祭祀北韓山川,祝文中有 「高麗陪臣李仁任之嗣成桂今名旦者」 一句,李成桂隨即上奏「辯誣」,不過朱元璋並未對此做出任何反應;

影視劇中的明太祖朱元璋(胡軍飾)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由朱元璋主持編纂的【皇祖明訓】重新修訂,其中將北韓、日本等周邊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據【皇祖明訓】記載:

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

北韓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弒王氏四王,故待之)

尋常百姓家認錯父親尚不能接受,更何況是一國之君的父親被宗主國認錯還收錄至典籍之中,因此太宗李芳遠在位期間專門派遣使臣赴大明申辯,然而明成祖朱棣雖然批示 :」想是比先傳說差了,準他改正。」 但實際上卻並未落實;

【皇祖明訓】中關於北韓的記載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明孝宗朱佑樘下令編纂的【大明會典】書成,其中仍舊延續了【皇祖明訓】中的說法,為此中宗李懌和明宗李峘多次遣使請求修正,但由於重修會典的工作一直延宕而始終沒有落實。至萬歷年間,北韓宣祖李昖繼續遣使「辯誣」,恰逢明神宗重修【大明會典】,於是關於李成桂父親記載的錯誤才正式被修正;

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一月,使臣尹根壽攜全套新版的【大明會典】返回北韓,李昖親出弘化門相迎並接受群臣的朝賀,「宗系辯誣」一事至此宣告結束。

影視劇【山河月明】中的明太祖朱元璋(陳寶國飾)

「宗系辯誣」說白了就是給李成桂認對爹,李任仁是高麗王朝後期的一位權臣,因擁立王禑繼位而成為宰輔,專擅國政長達八年之久,而李成桂的父親李子春世襲雙城等處軍民達魯花赤一職,後歸順高麗,官至朔方道萬戶兼兵馬使,李成桂登基後追尊其為恒祖。據【北韓太祖實錄】記載:

桓祖配懿妃崔氏,贈門下侍中永興府院君謚靖孝公諱閑奇之女,以至元元年,高麗忠肅王四年乙亥十月十一日己未,誕太祖於和寧府(即永興府)私第。

就北韓王朝而言,明朝誤將李成桂的父親記載為李任仁並說父子連弒高麗四王,無疑是給李成桂扣上了一頂「不忠不孝」的帽子,這不僅關乎先祖的聲譽,更關系到王朝的合法性,因此必須要將此錯誤修正。而大明歷代皇帝或許是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所以遲遲沒有落實改正,只是恰好趕上萬歷皇帝重修會典,與其說是李昖的功勞,倒不如說是他命好。

壬辰倭亂(임진왜란)

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實際統治者豐臣秀吉發動了侵略北韓的戰爭,史稱 「壬辰倭亂」 。日軍於四月十四日在釜山登陸,十幾天後,朝軍精銳全軍覆沒。四月三十日,李昖拋棄王京的百姓率百余名從臣倉皇出逃。

十六世紀的日本鐵炮足輕(火槍兵)

五月一日,李昖抵達開城。三日,日軍兵不血刃的拿下王京。七日,李昖逃至平壤。二十七日,日軍攻占開城。據【北韓王朝宣祖(修正)實錄】記載:

時,聞賊兵西出,上促駕疾驅,自開城四日,而至平壤。在途艱關,從官多餒,禦供或闕,野人有進脫栗飯者。

得知開城失守的訊息後,李昖馬不停蹄地再次「西狩」。六月十一日,他離開平壤逃往與大明交界的邊境地區。三天後,平壤淪陷。二十二日,李昖抵達鴨綠江邊的義州。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北韓 「三都失守,八道瓦解」 ,距離亡國僅一步之遙。

十六世紀的日本士兵

逃亡的路上,李昖派大司憲李德馨前往遼東,希望明朝可以提供援助並申請渡江內附,盡管眾臣一致反對,但其卻執意內附,李昖說道 :「予之所往,賊亦能往,在本國,則無容足之地矣。」 甚至還提出: 「與其死於賊手,吾寧死於父母之國!」

看看人家這覺悟,真不是一般的高。當然,由此也能看出李昖處境之窘迫,畢竟身為一國之君,又有誰願意去當個難民,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好在後來明神宗決心出兵援朝,李昖這才沒有淪為難民。

大明神宗顯皇帝朱翊鈞(萬歷皇帝)

同年十二月,東征提督李如松奉命率天朝大軍四萬余人渡過鴨綠江。翌年正月,明軍攻克平壤,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的同時,迫使平安、鹹鏡、黃海等道以及開城的日軍後撤,收復失地五百余裏,一戰即扭轉了戰場形勢。李昖在收到「平壤大捷」的訊息後大喜,當眾表示 「皇恩罔極」

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四月,李如松令部將查大受燒毀了日軍位於龍山的糧倉。同月,日軍由於缺糧而被迫全線撤至沿海地區,王京隨之光復。不久,中日雙方達成議和,日軍留下四萬余人駐守釜山一帶,其余士兵悉數返回國內。

萬歷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戰爭

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日軍再次渡海侵略北韓,史稱 「丁酉再亂」 。同年,麻貴以備倭總兵官兼北韓提督的身份率明軍入朝抗倭,二次入朝期間,明軍與日軍先後在稷山、蔚山、露梁海等地展開交戰,李舜臣也率北韓水師取得 「鳴梁海大捷」

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八月,豐臣秀吉病死,無心作戰的日軍遂全部撤退回國,歷時七年之久的倭亂宣告結束。

「壬辰倭亂」期間的北韓僧兵

「壬辰倭亂」雖然是李昖在位期間平定的,但北韓官兵們的作戰能力屬實不敢恭維,除李舜臣帶領的水師表現可圈可點外,正規軍的戰鬥力甚至還不如民間的義兵,如果不是明朝及時援助,亡國是必然的。清乾隆年間來訪中國的北韓學者洪大容就曾說過 :「萬歷年間,倭賊大入東國,八道糜爛,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費天下之財,七年然後定。到今二百年,生民之樂利,皆神皇之賜也。」

可以說,要不是明神宗力排眾議,出手相助,別說平定倭亂了,李昖就連國君的地位都將不保。

名不副實的「祖」

作為一國之君,李昖預設朋黨政治,使黨派之爭愈演愈烈,士大夫們除爭權奪利外再無其他建樹,以致國力持續衰退,缺乏對朝局的掌控力。而沒有預見到日本的狼子野心,提前整頓武備,練兵備戰,導致朝軍在戰爭爆發後一潰千裏,國家危難之際,他又拋棄臣民選擇「西狩」,一心只想渡江避難,全然沒有國君的擔當;

戰後的北韓人口銳減、農業雕敝,百姓流離失所,一切亟待重建之時李昖長期深居宮中,完全沒有展現出君主該具備的治國能力,以致王室威信低落谷底,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

就上述種種災難級的表現而言,李昖連守成之君的及格線都很難達到,然而在北韓王朝官方給予的評價中卻形容道: 「雪先系之積誣,而垂光國之烈;卻滔天之強寇,而成再造之績,功在宗祊,業煥中興。」 後繼之君李琿更是將其廟號升格為「宣祖」,稱其有再造社稷之功,純屬有點扯淡了。

壬辰倭亂期間的北韓「義軍」

不過,李昖在對待大明的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說是北韓王朝歷史上的頭號「明粉」,不僅 「事大極誠」 ,還始終將中國視為父母之國。據史書記載,每當宮中得到一種珍貴食品的時候,李昖就會放在桌案上並向西拜祝道 :「欲獻吾皇,何可得也?」 【昭敬大王行狀】中也形容其 「不啻(chì)如孝子之慕父母。」

除此之外,第一次中日議和之前,禮曹判書尹根壽曾向李昖轉達明朝有議和之意,李昖為此深感不滿,在他看來朝、日皆是中國之子,不過北韓是孝子,而日本是賊子,做父母的不應該將賊子和孝子一視同仁。【北韓王朝宣祖實錄】記載:

根壽曰:「外國之事,必以為不關而如是矣。王通判謂<中國一視同仁。兩國之事,以和為上。>」上曰:「設使以外國言之,中國父母也,中國與日本同是外國,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中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父母之於子,雖止於慈,豈有愛其賊子,同於孝子之理乎?」

由此來看‬,李昖‬雖‬不配‬稱‬「祖‬」,但‬‬中國「孝子」之稱‬,當之無愧。

大明疆域圖

PS:感謝您的點贊與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