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袁術滅亡後,誰繼承了他的兵馬糧草?

2024-02-07歷史

袁術在曹操、呂布、孫策的聯手打擊下,實力嚴重削弱,此前已被呂布擊敗,後又被曹操大敗。此外,淮南地區又遭遇了嚴重的幹旱災害,江淮之間也發生了大規模的饑荒。

袁術部曲瓦解,陳蘭、雷薄背叛,掠奪袁術所剩無幾的糧草後逃到灊山。此時,外部強敵圍攻,內部叛亂不斷,袁術終於意識到自己無力再參與群雄爭奪。

他想去投奔陳蘭、雷薄,卻被兩人拒絕。走投無路的袁術最終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將帝號歸於袁紹,並向他獻媚。他表示,現在是強者兼天下的時代,只有強大的人才能統治世界。

袁氏受到命運的眷顧,應該稱王。袁紹擁有四州,人口眾多,地位無人能比。曹操雖然想扶持弱小,但無法改變歷史的行程。

他請求袁紹恢復他的地位。 袁術的臣服讓袁紹十分高興,但兩人之間還有曹操的存在。袁術不敢直接走豫州,計劃從徐州繞道北上,先去青州袁譚處。

然而,他的計劃卻被曹操知曉,最終未能實作。

曹操得知訊息後,命令劉備領軍抵擋袁術(使劉備阻之)。劉備順利完成了任務,阻擊了袁術,同時借此機會脫離了曹操的控制。

袁術對此感到十分沮喪,無奈退回壽春。然而,此時軍中只剩下三十斛麥屑,正值六月酷暑,袁術想要找蜜漿解渴,又找不到蜜(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

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他為此嘆息良久,最後大聲吼道:「袁術怎麽會落到這種地步!」最終,他因為嘔血過多,最終死去。

袁術這位梟雄在爭霸歷程中被迫結束,我們後面將詳細講述他的故事。相比袁紹,袁術的死法確實有些窩囊,這與他缺乏清晰的戰略不無關系。

東漢時期的各大梟雄都有自己明確的戰略規劃,例如曹操占據了中原地區,袁紹得到了河北,孫策占領了江東。然而,袁術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一旦目標受挫,就輕易放棄。

另一個缺乏明確戰略的人自然是還沒有遇到丞相前的劉備,雖然他作為從底層上來的精英,百折不撓,永不氣餒。如果袁術知道劉備後來取得的成就,他會不會收回之前對劉備的輕視呢?

袁術死後,他的部下楊弘、張勛想要投奔孫策,卻沒想到被廬江太守劉勛截擊,全體被俘。袁術的堂弟袁胤等人則帶領袁術的部下和部眷,投靠了劉勛(袁術從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壽春,率其部曲奉術柩及妻子依附袁術的故吏廬江太守劉勛)。

至此,劉勛成為淮南地區兵力最強的軍閥(時勛兵強於江、淮之間。)。這讓江東的孫策非常不滿(孫策惡之)。然而,孫策頭腦聰明,沒有選擇立即向劉勛發起進攻,反而以謙恭的言辭和豐厚的禮物勸說劉勛攻打上繚:「上繚的宗民長期以來一直欺負我們的國家,我們對此非常憤怒。

但是,攻擊他們的話,路途不便,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攻打他們。上繚非常富饒,攻占它可以增加我們的國力,請派兵作為外援。」

還是上篇的觀點,孫策的謀略和隱忍被很多人低估了。那麽,為什麽孫策會勸劉勛攻打上繚呢?因為劉勛也遇到了和袁術之前的那個大難題:缺糧!

上繚這個地方有當地的宗帥築壁塢以自守,平時並不服從豫章郡的征調,由此可見,華歆堅決不肯答應官民推選自己接任揚州牧,很有自知之明。

劉勛欣喜若狂,得到了策珠寶和喜悅的喜悅,部下紛紛祝賀。但劉曄保持冷靜,認為上繚雖然小,但城堅池深,攻難守易。

不能在短時間內攻占,否則軍隊將疲憊於外,國內空虛。孫策可能會乘虛而入,而我們後方無法獨自防守。如果軍隊一定要出征,那麽災禍就會到來。

然而,劉勛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因為糧食短缺,他不想步袁術的後塵。他率軍從水路出發,前往攻打上繚。當軍隊到達海昏時,收到訊息的上繚宗民選擇堅壁清野逃入深山,劉勛無所收獲。

孫策等的就是這一刻,他將軍隊屯駐於石城縣,對外宣稱要遠征江夏太守黃祖。這個理由看起來很充分,黃祖與孫策本就有殺父之仇。

劉勛大軍出動後,孫策立刻繞襲劉勛的大本營皖城,後方空虛且無防備,被江東軍一舉攻破。攻占皖城後,孫策和周瑜還迎娶了大小喬,分別自納大橋和小喬。

得知後方被襲,劉勛立即領軍東歸。然而孫策早有應對,孫賁率領八千水軍在彭澤湖上阻擊,軍心早已瓦解的劉勛軍不戰自潰。

劉勛原本計劃向北投靠與其有過交情的曹操,但由於北面有大別山脈阻隔,東面又有孫策的勢力,他只能選擇向西投靠劉表。

這一舉動最終引發了江東和荊州的第一次重大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