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炮火下的覺醒!兩場戰爭告訴世界中國不好惹,國家信仰成外軍克星

2024-02-04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大致共經歷了九次較短時期內的局部戰爭或沖突,對剛從革命戰爭的硝煙中走出來的中國共產黨而言,是一個十分嚴峻的考驗,因為新中國面臨的戰爭沖突不僅要像以往一樣打退敵人的挑釁,還要保障國內穩定,保證國內的建設成果不被破壞。

本質上看,這幾場戰爭都是在其他國家不斷踩踏中國國家底線的情況下發生的,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領土安全。面對挑釁,中國及時調整作戰戰略,積極防禦的同時痛打外國勢力,取得了完全勝利,堅定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安全,讓世界重新認識到中國軍隊強大的作戰能力,重塑中國軍隊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

抗美援朝立國之戰,百年屈辱一戰洗刷幹凈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侵略者陸續撤出中國境內,與此同時,受到全國民眾呼籲和平統一的輿論壓力,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政府假意和共產黨展開和談,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不幸的是,【雙十協定】的墨跡還沒幹,蔣介石政府就撕毀條約,開始向昔日同胞揮刀。

1946年6月,一場事關未來中國前途命運的戰爭打響,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得國民黨軍隊棄甲曳兵潰不成軍。期間,原本一直扶持國民黨的美國,在看到中國的戰場形勢後,立即向中國共產黨投擲「橄欖枝」,但美國領導人不知道的是,共產黨和未來新建立的政權,絕不會允許新生的中國走上以前求人的老路,靠著討好大國才能活下去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而美國等西方列強卻還在癡心妄想著繼續在中國享受各種特權,二戰結束後,在美蘇的作用下,全球逐漸形成了兩極格局,中國在考察國內外形勢後,也提出了「一邊倒」戰略,徹底粉碎了西方列強妄想將中國當做橋頭堡的陰謀。

不過,緊挨中國的北韓半島就沒這麽幸運了,按照美國和蘇聯的設計,同宗同源的北韓半島就這樣一分為二,國內期望統一的進步人士被大肆屠戮,在美國的操縱下,北韓半島南部地區(今南韓)進行了選舉,北方的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隨之成立,自此,南北雙方至今大小沖突不斷。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韓人民軍隊僅用三天時間就攻進漢城(今首爾),這讓美國一手扶植的傀儡政權幾乎覆滅,於是,美國聯合十五個國家組成「聯合國軍」,親自下場參戰,憑借現代化的軍事裝備很快便扭轉了戰場形勢。

美軍甚至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派遣飛機轟炸中國東北,妄想順便挑釁剛剛建立的新中國政權。彼時的中國,剛剛建國,百廢待興,世界上大部份國家都不看好也不認為中國會派兵正面對抗美軍,就連中國國內也有不少聲音認為不應出兵援朝。

不過,經過反復權衡,最終,毛主席一錘定音,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決策,北韓是東北的門戶,東北又是中國北方的國門,東北的大門一旦被開啟,華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都會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中。

面對世界裝備一流、作戰能力強大的「聯合國軍」,在這一關乎國家安危的生死時刻,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秉承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的原則,1950年10月,派遣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逼回到了談判桌上,成功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一百年來,西方列強憑借強大的軍事武器裝備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在這塊擁有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曾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實作了民族獨立。而新中國的實力在西方國家眼中似乎根本不值一提,因此,誌願軍進入北韓作戰時,曾被全球輿論叫衰,但是,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誌願軍卻打出了立國之戰,在裝備遠不如美軍精良、後勤供應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誌願軍卻屢次打下勝仗,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認識到中國軍隊的實力。

毛主席深知我軍的作戰實力遠比不上裝備精良的美軍,因此,他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提出了 「誘敵深入,各個擊破」 的作戰方針,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加之誌願軍戰士的勇猛作戰,戰場的主動權逐漸轉移到中方手中。

而麥克阿瑟狂妄叫囂的「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也成為了永遠實作不了的妄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北韓戰場上作戰的還有在美國乃至國際上擁有盛名的北極熊團,美國總統韋遜曾親自授予「北極熊旗」,不過,就是這樣一支在美國擁有強悍戰鬥力的軍團,被我誌願軍成建制殲滅,沈重打擊了美國的囂張氣焰,並打出了我軍的威風,讓世界震驚。

盡管和美軍實力差距懸殊,但中國人民誌願軍最終還是以極其慘痛的代價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北韓戰場上,誌願軍戰士將對祖國的熱愛和信仰發揮到了極致,在愛國信念的支持下,才有了來之不易的勝利。

尤其在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出 動6萬兵力,300多門大炮,170多輛坦克,3000多架次飛機 ,和誌願軍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激戰,這次戰役中的 炮兵火力密度甚至超過二戰最高水平

1952年10月14日到11月25日,長達43天的戰鬥過程中,誌願軍和「聯合國軍」反復搶占陣地多達 59 次, 誌願軍擊退其900多次沖鋒 ,在面積僅3.7平方公裏的兩個高地上,雙方投入的物資火力前所未有,這 在中國戰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上甘嶺戰役後,北韓戰局基本穩定,奠定了南北韓界限的基礎,也 為東亞地區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 ,更 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

「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以後有人說過,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從秦基偉將軍說的這番話中,足以看出這場戰役的重要性。

韓戰的勝利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而言意義重大。

首先,有利於國內民眾 樹立民族自信心 ,這是中國在遭受了百年屈辱的歷史後第一次主動出兵,且面對的對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誌願軍憑借靈活的戰略戰術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坐實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過是「紙老虎」的真面目,摘掉了戴在中國頭上多年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僅用這一戰便打出了新的高度, 洗刷了百年屈辱

其次,為中國換來了至少五十年的和平發展空間,讓中國能在未來一心一意搞建設,發展經濟,最重要的一點是,韓戰的勝利消除了不平等條約 ,成為了收回旅順港和東北鐵路所有權的最強催化劑 。二戰後簽訂的【雅爾達協定】中,曾有這樣的不平等條約:

「蘇聯對日作戰勝利後,把中國的大連旅順變為通商口岸,把旅順軍港租借給蘇聯,東北的鐵路使用權歸中蘇兩國共同管轄。」

最後,中國獲得了既得利益和長遠利益,蘇聯為中國提供了現代化的軍事武器裝備,還幫助培訓了一批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加快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戰後,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多項重大援助,涵蓋工業經濟多個方面,為中國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一個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在殘酷的戰爭中, 中國用實力打出了和西方列強平等對話的權利 ,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軍事戰鬥力和不服輸的民族氣節。讓世界明白, 中國不是想惹就能惹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下中國百年和平發展的戰略空間

近代以來,中越兩國都曾經歷屈辱的歷史,越南曾是法國的殖民地,中國也曾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國之間有著深厚的革命戰鬥情誼,越戰期間,無論是越法戰爭還是美越戰爭,中國都曾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甚至親自派出防空部隊入越共同作戰,在越三年期間,曾擊落擊傷美國戰機多達三千多架,此外,更多物資也源源不斷運往越南,在越南抗美抗法的三十年時間裏,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大約價值 二百億美元 ,最終,1976年,越南全境實作統一。

但是,隨著新一任領導人 黎筍 的上台,以他為首的領導來集團不斷挑起對華矛盾,頻繁在中越邊境挑起沖突, 蠶食中國領土

20世紀70年代,除了中國的周邊環境惡化外,在國際社會上,中蘇關系嚴重惡化,而美國鑒於當時 蘇攻美守 的局面,開始主動接觸中國,這時,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敏銳觀察到這一變化,當即把握機會,邀請美國領導人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解凍,國際形勢隨之發生變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報】發表,中美兩國於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年1月29日到2月5日,鄧小平應邀訪美,開啟了為期8天的存取,這也是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存取美國 ,受到了當地熱烈歡迎,還刮起了一股 「鄧氏旋風」

在這一國際背景下,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決定站隊蘇聯。越南統一後,當時的領導人不僅沒有集中精力發展國內經濟,反而在地區內推行霸權主義,一邊在國內公開反華,一邊又加緊對鄰國的入侵,這些不義之舉讓越南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中。

深受越南國內瘋狂反華困擾的華僑,紛紛選擇返回中國,與此同時,越南更加囂張,開始在中越邊境地區挑起沖突,嚴重威脅到邊境地區中國人民的安全,越南蠶食中國領土的做法使得中越兩國關系持續惡化。加之越南政府喪心病狂撕毀了此前和中國簽訂的聲明,侵占了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眼看越南越發囂張,沒有絲毫收斂的架勢,中國軍隊也開始了頻繁調動,重新進行戰略布局。1978年12月底,已經有 22.5萬大軍陳兵西南 ,隨時準備發動襲擊,而為了防止蘇聯策應越南,中國在部署南線部隊的同時,也在北線部署兵力。

1979年2月14日, 中央向全國下達準備自衛反擊作戰的通知 ,這一做法在世界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向全世界表明,這次作戰是自衛反擊的一次正義之戰,不同於以往的殖民侵略戰爭。

此次反擊戰目標是 「遏制越南的野心,適當地給他們有限的教訓」 ,「適當」是要給越南造成實質性的破壞,破壞程度足以影響到越南未來的立場選擇,「有限」暗指這次行動將會在外來勢力幹涉開始或其他因素造成形勢失控之前結束。事實證明,蘇聯確實沒有采取切實行動介入這場沖突,因為它也不願冒擴大戰爭的風險。

「他們威脅我們,在邊境附近調動軍隊,派艦艇到中國南海。但他們不敢動手。所以我們還是摸了老虎屁股。」

2月17日,中越邊界線上,中國軍隊萬炮齊發,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拉開序幕。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評論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鬥」。

炮擊過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成三路快速進入越南境內,當天下午便包圍了越軍346師,24日,經過7個小時的激戰,解放軍於25日淩晨占領高平,27日,攻打諒山的戰鬥打響,次日,解放軍圍殲越軍308師大部,3月5日,中國軍隊已深入越南境內40公裏,沿途重鎮被攻克,首都河內離解放軍僅一步之遙,中國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解放軍開始逐步撤出越南。3月16日,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中國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讓越南和蘇聯長期以來的部署全部作廢。

中國用29天時間便實作了戰略目標,是因為 越南軍隊真的很弱嗎? 答案當然不是。

深受殖民統治的越南,前前後後打仗的時間約有30年,用 全民皆兵 來形容彼時的越南一點都不過分,豐富的戰鬥經驗和此前繳獲的西方列強的大量精良的裝備,讓越南的戰鬥力不容小覷,當時的越南更是有著軍事實力 「世界第三」 的稱號。然而,這一戰,解放軍用實力消除了外界的質疑,再次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

解放軍在撤軍過程中還收回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同時,越南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遭到了淪陷性的破壞,但這場戰役並沒有實際解決邊境問題,越南反而更加瘋狂反華。

之後,不甘心失敗的越南,趁我軍主力部隊回國之際,又在邊境地區挑起戰火,對此,中國軍隊開始將各作戰部隊分別調到邊境,與越南軍隊進行輪戰, 各大軍區輪流派兵參戰,中越邊境儼然成了解放軍的練兵場 ,極大鍛煉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此外,我軍還在這一地區 試驗新式武器 ,中越邊境作戰一直持續到1989年。在這十年時間裏,中國解放軍作戰實力得到了質的提升,中國軍隊也正式開始了現代化建設,一改陳舊的作戰體系,逐漸走上現代化軍隊的道路。

對越南來講,曠日持久的戰役拉垮了越南的經濟,對越南是一場無法逆轉的災難,與此同時,越軍一方面要應對與中國的沖突,另一方面又要解決深陷柬埔寨已久的作戰,這讓越南兩面受敵,疲於奔命,多年來攢下的家底也全部耗盡,民生雕敝。反觀中國經濟建設,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為發展軍事實力提供了強大的支撐,進入九十年代後,亞洲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綜合國力明顯提升,而越南卻白白將十年時間耗費在戰場上,導致國家發展建設落後。

另外,對越自衛反擊戰還對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深遠。蘇聯每年向越南軍隊支援的數十億美元白白打了水漂,被拖入了無底洞中,在亞洲擴張的野心也受到遏制,同時,蘇聯 對中國的戰略圍堵不攻自破 ,因為中國已經與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展了更加密切的合作,最終,在美國的和平演變計劃和軍備競賽中,蘇聯四分五裂,活生生被拖垮,自此,越南最大的靠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上世紀的兩場戰爭不論從發生的時間還是最後的結果來看,無疑具有極其深刻的意義,中國軍隊的強大不僅是武器裝備的強大, 更具殺傷力的秘密底牌便是全軍堅不可摧的信仰和保家衛國信念 。這一點,從英國著名元帥蒙哥馬利曾留下的一句話中便可窺見一斑。

「不要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