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大典前,宋慶齡提出3個條件才肯參加,毛主席:第3條不同意

2024-02-04歷史

1948年底,國民黨敗勢已定,各地的民主人士紛紛趕往北平,準備在新中國的政協會議中爭取一席之地。而作為國民黨內元老級人物、一生致力於人民解放的宋慶齡卻巋然不動。

毛主席和周總理兩度邀請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都被她婉言拒絕 第三次,宋慶齡提出了3個北上參加慶典的條件,毛主席卻只答應了前兩個。 宋慶齡為何不肯北上,毛主席為何不肯答應她提出的第3個條件呢?

宋慶齡身上最響的一個名頭是「 孫中山的妻子 」,孫中山因創立國民黨被稱為「國父」, 宋慶齡也水漲船高地被國民黨人奉為「國母」

但宋慶齡一直走的是孫中山所創立的民主革命路線,後來和蔣介石政府分道揚鑣,拒不在國民政府任職,反而對中國共產黨多加青睞。

辛亥革命勝利時,宋慶齡還在美國上學。宋家和孫中山的交集來源於宋慶齡父親宋嘉樹先生對民主革命的支持,因此影響了宋慶齡的民主進步思想。

她在威斯賴恩女子學院激情洋溢地寫下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 一文,稱頌辛亥革命把「四萬萬人民從君主專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來」,並在回國後充滿向往和崇拜地擔當了孫中山的秘書。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國民黨的另一個創始人宋教仁被暗殺,討袁之役的失敗導致孫中山遭到國民黨的內部排擠,不得不再度逃亡海外。

這期間,宋慶齡一直陪在孫中山的身邊,和他一起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從挫折中認識真正的民主革命。

共同的誌向和經歷催生了兩顆心的靠近,宋慶齡在1915年和孫中山結為革命伴侶,回到國內開始著手護國護法,與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進行猛烈鬥爭。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訊息傳來,孫中山致列寧的函電中,大部份的內容都是宋慶齡擬寫。

為中國民主革命奮鬥的過程中,宋慶齡不僅僅是孫中山的夫人、秘書,而是一個能夠獨挑大梁的民主戰士 ,她和李大釗、蘇聯代表馬林等人的會談,為國民黨的改組更新提供了很多幫助。

俄國的十月革命讓孫中山和宋慶齡認識到了工人階級力量的強大,他們開始籌備國共合作,提出「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的三大政策,而 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不謀而合。

孫中上在北京病逝後,宋慶齡毅然扛起了踐行孫中山遺誌的使命,也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蠢蠢欲動中更加堅定地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

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大肆抓捕屠殺共產黨員和先進人士,宋慶齡毫不猶豫地通電反蔣,宣布徹底決裂,站在人民的一邊。同時利用身份之便,傳遞情報、營救被困的共產黨員。

宋慶齡還是南昌起義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也因此遭到蔣汪反動集團的迫害,有人想要拉攏她為己所用,也有人想要直接殺了她。宋慶齡不得不出國避禍,但從未中斷過為民主革命的奮鬥。

大革命時期,宋慶齡時刻關心革命發展,維持著和毛主席等人的聯系,暗中營救了不少被捕的共產黨員。

宋慶齡的妹妹宋美齡是蔣介石的夫人,大姐宋靄齡是孔祥熙的夫人,孫家和宋家都和蔣介石站在同一陣營,只有宋慶齡孤身奮鬥,她多次公開與蔣介石政府劃清界限,發表【 關於不參與國民黨任何工作的聲明】

鑒於蔣介石集團一直以來都打著孫中山的幌子欺騙民眾, 他們在明面上依然把宋慶齡捧得很高,口口聲聲稱她為國母,實際上完全不顧宋慶齡三番兩次表示堅決不肯與蔣介石政府同流合汙的聲明。

紅軍長征結束後,國民黨對陜北層層封鎖,缺衣少穿尚且能夠容忍,但缺少醫藥導致每天都有不少戰士犧牲。

萬般無奈之下,毛主席親自給宋慶齡寫信,申請援助。 宋慶齡在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足夠的人生保障情況下,賣掉了房子,連同孫中山的撫恤金一起寄到陜北,解了紅軍的燃眉之急。

抗戰期間,宋慶齡不計前嫌,主動架起國共兩黨溝通的橋梁,促成抗戰統一戰線。創辦「保衛中國同盟」,多次發表文章和講話,呼籲全國團結一心,抵抗外侮,同時致力於戰時的醫藥救濟和兒童福利保障工作,是當之無愧的民主革命戰士。

三大戰役結束後,中國解放就在眼前,宋慶齡高興地表示國民黨的失敗是歷史必然,因為他們反對人民甚至壓迫人民,堅定和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並行電表示對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慶祝。

孫中山生前曾留下「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的勉勵,但 國民政府的高層領導機關中,由始至終堅持這一信念、堅定不移地和人民群眾站在同一立場的,只有宋慶齡一個人。

國民政府的官員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在日復一日的弄權中墮落腐敗,魚肉百姓,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特工郭汝瑰因太過清廉而被杜聿明舉報,生活簡樸的國學家範文瀾也因此被陳立夫抓捕。

宋慶齡緊跟時代思想,一生致力於人民解放事業,是偉大的女性領袖。而她在國民政府的特殊地位,也決定了,一旦宋慶齡出席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必將是對國民黨在台灣非法政權的一大打擊。

綜合以上種種,邀請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是一件意義非凡且必須的事情。

1949年1月21日,上海尚未解放,毛主席和周總理第一次秘密聯名發電邀請宋慶齡北上參加將要召開的政協會議,但宋慶齡以生病為由拒絕了,仍然留在上海。

拒絕了兩次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邀請後,毛主席準備讓周總理親自前往上海勸說宋慶齡北上。但是情報部這時收到了蔣介石陰謀破壞開國大典的情報,身為開國大典主要負責人的周總理只能留下應對,轉而安排鄧穎超前往上海。

鄧穎超和宋慶齡同為女性革命戰士,在身份和地位上都十分匹配,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但為保險起見,鄧穎超還是要求廖夢醒隨行,並由廖夢醒單獨拜訪,探聽宋慶齡的口風。

廖夢醒是廖仲愷和何香凝的女兒,曾擔任宋慶齡的英文秘書,關系十分親近。

即便如此, 宋慶齡還是拒絕了廖夢醒的勸說,直說北平是自己的傷心之地,此生都不願再到北平這塊地上。

孫中山1925年病逝於北平,宋慶齡失去了自己的靈魂伴侶和親密同誌。而孫中山的特殊身份,讓宋慶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孫中山遺體被擡走,而無法一直守在旁邊,給她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傷痛。

宋慶齡的顧慮不難理解,廖夢醒也不能強求。最後還是宋慶齡善解人意地表示自己會考慮,給了廖夢醒第二次登門的機會。

這一次,鄧穎超和廖夢醒一起拜訪,得到了宋慶齡的熱情招待,但是宋慶齡不肯提及北上參加開國大典的事,鄧穎超的首次拜訪也只得到了一個「會考慮」的答復。

1949年6月30日,鄧穎超帶著 毛主席和周總理兩人的親筆信 再度上門拜訪,兩封信的內容不同、體裁不同,但都 言辭懇切、情誼真摯 宋慶齡看後忍不住眼含熱淚,沈默良久才輕輕地點了點頭,同意參加開國大典

自從宋慶齡有可能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訊息傳出後,蔣介石就一直暗中籌謀破壞,先是公開宣稱「宋慶齡將擔任國民政府首腦」的訊息,蔣介石下野後,代總統李宗仁甚至親自出面邀請宋慶齡擔任國民政府重要職務。

而上海的恐怖勢力、特務都虎視眈眈, 所有出入宋宅的人員都遭到嚴密監視,宋慶齡的一舉一動都在國民黨的眼皮子底下,北上的行動很難展開

宋慶齡直接在【字林西報】上發表辟謠聲明,表示自己與國民政府沒有任何關系。周總理在北京遙控指揮從上海北上這一路所有的紅色特工,確保宋慶齡的人身安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宋慶齡卻提出了3個條件,經由鄧穎超傳遞到北京的毛主席和周總理手中。

前兩個條件分別是 不辦歡迎會,一切從簡 到京後與「和平將軍」張治中進行親密會談 ,這兩點無可厚非,毛主席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

然而第三個條件卻讓毛主席犯了難, 宋慶齡要求自己的北上行程嚴格保密,任何人都不能到車站迎 接。

宋慶齡對中國革命居功至偉,身份也很尊貴,在取消歡迎會的前提下,若不到車站迎接,顯得中國共產黨太過怠慢。

毛主席拿著信件去找周總理商量,周總理很快就想出妥善的處理辦法 :列出有資格前去車站迎接的備選名單,由宋慶齡挑選想要見那些人,並確定迎接人員

宋慶齡北上的問題全部解決,在中央的妥善安排下,她和鄧穎超、廖夢醒等人從上海乘火車前往北平,在8月28日上午抵達北京火車站。

毛主席、周總理和朱老總、劉少奇等50多位中央領導在清晨就已經抵達車站等候,在熱烈而歡欣的氛圍中等到了宋慶齡的身影。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宋慶齡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站在朱老總的身邊見證了新中國成立的偉大場面。

據【宋慶齡全傳】的作者陳廷一在采訪中說, 為了掩飾激動的淚水,宋慶齡特地挑選了墨鏡和配套的衣服

宋慶齡後來回到上海發表了廣播講話【華北之行的印象】,提及自己在沿途的風景中看到了中國迅速復興建設的另一個希望。

自中國革命浪潮興起以來,宋慶齡致力於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復興,堅定不移地在這條路上走了三十多年,她的身影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是對中國共產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就的偉大認可,也是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順應人民群眾的光榮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