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宋慶齡受邀開國大典,遲遲不動身:提出三個條件,毛主席作何答復

2024-01-31歷史

1949年下半年,開國大典正在緊鑼密鼓得籌備中,中央向宋慶齡發出邀請,希望她能在在大典當天登上天安門城樓,共襄盛舉。

宋慶齡委婉拒絕了。

中央的領導人們不屈不撓,再次發出邀請,毛主席還親自給宋慶齡寫了一封信,幾天過去,對方還是拒絕了。

此時距離開國大典已經沒有幾天時間了,而宋慶齡還是遲遲沒有答應,毛主席和周總理幾經商討,決定派鄧穎超同誌親自趕赴上海邀請,她找到宋慶齡的多年好友與秘書做中間人,多次登門。

宋慶齡看到了共產黨的一片赤誠,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下來,不過她順勢提出了三個條件……

盛情相邀

1949年4月,解放軍百萬雄師跨過長江天塹,擊落了國民黨軍隊最後的防線。蔣介石和他的心腹官員們帶著親信家眷連夜逃往台灣,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總統府,在沈默中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衰亡。

隨著解放軍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正面戰場上的敵人已經基本掃除,只剩下西南一隅還在拼死掙紮,但也是強弩之末,掀不起什麽風浪。

於是籌建新中國的相關事宜就被提上了議程。

其實毛主席是希望再晚一些的,等到西南也平定了,全國各地都得到完全解放了,老百姓們可以一同感受到新中國成立的喜悅。但當時的中國的處境十分艱難,不單是遠在台灣的蔣介石,還有一圈歐美國家想要把這個紅色政權扼殺在要看裏。

如果一直不建國,不辦開國大典,那就要一直處於「無政府」的狀態下,有心人想要借機發難,實在大有文章可做。

這麽看來還是先建國穩妥些,況且要籌備一個新的國家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成百上千件瑣碎的小事要一一處理好,時間估計也差不多了。

中央為此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請各個民主黨派人士集思廣益,還參考了古往今來各個國家的開國經驗,基本確定了整體流程。

在整個流程中意義最非凡最重要的,自然要數開國大典,這是海內外都能實實在在看得到的東西,既是尊嚴,也是象征。

典禮的地址選在天安門城樓上,氣派恢宏、巍峨高大。不過這地方站不下太多人,誰能登樓,誰不能登樓,每一個名額都得細細斟酌。

「孫夫人是一定要請的,」籌備小組遞交第一份名單的時候毛主席看了半晌,做出了重要批示:「她是國母,是孫中山先生遺誌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同時也是我們黨誌同道合的好朋友。」

周總理也很贊同地點了點頭:「宋慶齡女士為新中國居功至偉,一定要邀請的,不僅要請,位置還要靠前。」

根據兩位領導人的指示,籌備小組對名單做了細微的調整,隨後向上海發出邀請函,表達了中央想要與宋慶齡共襄盛舉的美意。

經辦的同誌們都以為,以宋慶齡與共產黨的友誼,邀請發出之後她當然會出席,沒想到幾天之後收到的是拒絕得答復。

毛主席知道之後沈思良久才緩緩說出一句:「她有她的顧慮和苦衷,是我們考慮不周了,這樣,恩來,讓小超去一趟上海,親自見一見孫夫人。」

第二天一早,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就坐上開往上海的列車。

一代國母

中央鐵了心要請宋慶齡女士出席大典,不僅因為她為中國的民主革命四處奔走,還因為她的身份本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1893年,宋慶齡出生於上海一個富裕的家庭,她的父親曾經是一位牧師,也對先進的民主思想十分擁護,宋家姐妹自小是在溫馨且輕松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

十幾歲的時候,她和妹妹美齡被送到美國去讀書,與妹妹喜好宴會交際不同,宋慶齡偏向安靜,喜歡獨處,父親的民主思想和美國的社會環境影響了她,讓她對自由和解放充滿了向往。

當從美國報紙上讀到辛亥革命爆發的訊息時,她激動到熱淚盈眶,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奮筆疾書,寫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一文。

此時的她,內心裏有一股革命的熾熱和沖動,並且在回國之後達到頂峰。

一次宴會上,她結識了父親的好友,也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先生。

聽他與父親討論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國革命的方向,宋慶齡的內心憧憬又激動,於是主動請纓,成為孫中山先生的助手。

得益於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宋慶齡很快勝任了這份工作,她不僅能夠將各類檔整理妥當,有時候還能簡單批復,或者給孫中山提建議。

閑暇的時候,她也會轉譯外文報紙和孫中山交流,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互生好感,後來結為夫婦。

他們也不單是夫妻,還是誌同道合的夥伴,並肩作戰的戰友,在之後的日子裏,孫中山為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宋慶齡也一直堅定不移地陪在他身邊,做他最堅強的後盾。

可惜好景不長,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離世,宋慶齡失去了丈夫、知己和同誌。

但悲傷並不能打倒這位堅韌的女士,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裏,她一直以奉行孫中山「三民主義」為己任,做中山先生遺誌的發言人。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宋慶齡曾經多次在國民黨黨代會上和他公然對抗,甚至指責他背棄「三民主義」,破壞國共合作。

第一次國共合作既是共產黨人努力的結果,也是她和孫中山先生極力促成的。

為此蔣介石將宋慶齡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更讓他惱火的是,宋慶齡憑借自身對民主的追求在其他黨派,甚至國民黨中都有著很高的威望,這嚴重阻礙了他大權獨攬的謀劃,於是他使用了一系列惡毒的詭計去攻擊宋慶齡。

他先是編造各種謠言汙蔑宋慶齡,想以此來削弱她在世人心中的威望,之後發現收效甚微,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派特務制造車禍暗殺。

萬幸的是,宋慶齡躲過一劫,蔣介石也因此暴露,在宋美齡的幹涉下,他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後來蔣介石轉變思路,他發現自己可以拉攏宋慶齡,用她來證明自己孫中山繼承者的合法性。

面對突然殷勤的蔣介石,宋慶齡並不買賬,能躲就躲,有時候聽到蔣介石也會出席,她連娘家家宴都不肯參與了。

與此同時,她和各個民主黨派的學者走得越來越近,還多次為他們提供庇護。

對於共產黨,宋慶齡也報有極大的善意,她為數不多幾次和蔣介石說話,也都是勸說他不要一意孤行,放下「攘外必先安內」的荒唐主張,聯共抗日才是正途。

西安事變爆發後,宋慶齡多次往返南京與西安之間,一直在為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牽線搭橋。

抗日戰爭期間,她一直在聯合各個黨派,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團結更多的愛國人士反抗侵略,同時也為抗戰前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這一點,與大發國難財的宋家有天壤之別。

重慶談判之後,蔣介石很快撕毀了【雙十協定】,解放戰爭爆發,對蔣介石失望透頂的宋慶齡依舊堅持在戰火中救援共產黨,並且傾斜和友善的態度越來越明顯。

三個條件

也正因宋慶齡之前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甚至還在危難時刻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很多幫助,很多同誌才沒有想到她會拒絕開國大典的邀請。

鄧穎超一行抵達上海後,她時刻牢記組織和毛主席交代的任務,沒有先回下榻的酒店去休息,而是第一時間驅車前往宋慶齡公館。

為了表示禮貌,鄧穎超在車上簡單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稍稍掩蓋住一路奔波的疲憊。

聽到汽車的喇叭聲,宋慶齡很熱情地出門迎候,見到鄧穎超之後喜笑顏開,兩個人有說有笑地進屋。

應鄧穎超的請求,宋慶齡帶她去向孫中山的遺像鞠躬致敬,鄧穎超站直身體的時候,宋慶齡看著她的背影,默默嘆了口氣。

兩個人回到客廳坐下,鄧穎超說明了自己此行的來意。

從始至終,宋慶齡都淺笑著傾聽,等鄧穎超說完之後,她盯著茶杯想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拒絕了。

「穎超,我有太多顧慮 」她說:「麻煩你替我向毛主席和周總理表達感謝,也提前預祝開國大典順利舉行。」

鄧穎超啞然,但這個結果本來就在意料之中,一次拒絕並沒有讓她就此放棄。

過了兩天,她再次敲響了宋慶齡家的大門,不過這次她不是孤身前來,還帶了一位幫手——廖夢醒。

廖夢醒曾經長期擔任宋慶齡的秘書,兩個人十分熟稔,雙方見面之後免去了客套的寒暄,直入主題。

「北平是我的傷心之地,我曾經說過,不再回去的。」宋慶齡望著孫中山的照片緩緩說道。

孫中山先生是在北京病逝的,宋慶齡不想觸景生情也是在所難免。

鄧穎超勸說道:「孫先生畢生宏誌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如今新中國成立,您何不代他去看看呢?」

「是啊,」廖夢醒跟著附和道:「孫中山先生要是還在,他也想見一見不一樣的中國。」

宋慶齡似乎有些被說動了,她的眼底有了一絲光亮,但很快,好像又被掩蓋住。

鄧穎超很快捕捉到了她的表情,她親切地問道:「您有什麽顧慮,可以直接和我們說。」

其實傷心之地的確是宋慶齡心裏的隱痛,但孫中山心心念念的就是中國,她作為知己最清楚,也不是沒有想過替他去親眼見證這一盛大的歷史性時刻。

「我在擔心台灣方面會不會有什麽出乎預料的舉動。」

宋慶齡指了指窗外,隔著半開的玻璃窗和柵欄向街上看去,靜謐的小路上時不時有幾個行人經過,他們是商人、是銀行職員、是賣貨郎、是報童……

但也有蔣介石派來的特務。

雖然敗退台灣了,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反攻大陸的幻想,他在很多重要人物身邊都安排了眼線,宋慶齡身邊也不例外。

想當年蔣介石派人汙蔑她,制造車禍暗殺用盡了手段,這一次還不知道要說些什麽,她不想給新中國帶來麻煩。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鄧穎超非常感動,勸解她無論去與不去,蔣介石都會借題發揮,如果宋慶齡真的不去北京,到時候蔣介石正可以借機抹黑新中國。

宋慶齡心裏最後一絲顧慮也沒了,她眼角帶著笑意,不過還是提出了三點要求。

「第一,儀式活動不要鋪張;第二,我想拜訪張治中將軍,煩請為我安排;第三,行程保密,不要接待。」

鄧穎超當即給中央打電話,把這三個要求告訴了毛主席和周總理。

宋慶齡女士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切都以新中國的建立為主,恰好這個時候百廢待興,毛主席也一再強調要盡量簡潔。

至於與張治中將軍見面,這自然沒有任何不妥之處,張將軍是抗日名將,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好朋友,兩位誌同道合的人會面,中央願意幫忙聯系。

而第三條,本來不少同誌有些猶豫,畢竟宋慶齡有著極高的社會威望,又從上海車馬勞頓趕過來,不去迎接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孫夫人的擔心不無道理,」毛主席卻很能理解:「畢竟誰也不知道蔣介石會不會做什麽,低調點也好。」

關於迎接的事情,他想出了一個主意:「中央不能派人接待,那就我、恩來和朱老總,我們幾個老朋友去接風總行吧。」

大家都贊同地鼓起掌來。

宋慶齡在鄧穎超等人的陪同下低調進京,列車駛入車站,月台上果然沒有太多迎接的人,只有三五個向這邊看過來,宋慶齡最初還以為是工作人員。

等列車停下,她慢慢走出車門,竟然看到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幾個人穿著低調地等候在這裏,一看到她,就迎上來親切地握手。

宋慶齡一瞬間濕潤了眼眶,中國共產黨用心如此,她感動不已。

1949年10月1日,宋慶齡登上天安門城樓,親眼見證了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而輝煌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