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伍子胥為何幫公子光刺殺吳王?逃亡吳國,說服吳王伐楚,卻遭制止

2024-04-29歷史

公元前522年,楚國太子建此時正在邊境鎮守城父,佞臣費無極誣陷太子建圖謀造反,而楚平王信以為真,便將太子太傅伍奢召回楚國都城郢都,並將其關押入獄。

不僅如此,費無極還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伍尚,一個叫伍員(伍子胥),若是這兩個人還在,將來一定會成為楚國的心腹大患。」

於是,費無極想出一個主意,以「赦免伍奢的死罪」為由,誘騙伍氏兄弟來到郢都,然後斬草除根。

楚平王采納費無極的建議,立即派出兩路人馬:

一路是由時任城父司馬的奮揚帶隊,前去誅殺太子建;

另一路士兵前往伍尚和伍子胥的住所,誘騙他們來郢都。

奮揚內心深知,太子建是被陷害的。

伍子胥

出於一顆同情之心,奮揚一邊故意拖延行軍速度,一邊秘密派人快馬加鞭趕往城父報信,太子建連忙逃往宋國避難。

當楚平王派出的另一路人馬來到伍氏兄弟的府邸,使者下馬說道:「大王已經調查清楚了,你們的父親確實是被冤枉的。為了表達歉意,特封你們二人為侯爵,請跟我們回郢都復命。」

伍氏兄弟當即就識破了其中的陰謀,為了年邁的父親,伍尚決定舍身赴死,並對弟弟伍子胥說:「盡孝容易,但復仇難,我們伍家的血海深仇,就靠你來報了,你趕快逃走吧!」

根據春秋時期的道德觀念,假如伍尚和伍子胥都逃走了,那就拋棄父親。若是他們兩人都去郢都赴死,那就拋棄責任。

因此,這兩者都不可取。

唯一的方法就是,兄弟兩人之中,一個去郢都赴死,另一個承擔報仇的使命。

果然不出所料,伍尚剛一走出大門,就被門外的士兵抓捕。

就在這個時候,伍子胥騎著一匹快馬,身穿盔甲,手握弓箭,對著使者高聲喊道:「你們回去告訴楚平王,若是不想讓楚國滅亡,就趕快釋放我的父親和兄長,要不然我一定讓郢都變成一片廢墟。」

說完,伍子胥騎馬揚長而去,過起了亡命天涯的生活。

在逃亡的途中,得知父親和兄長在郢都被處死,伍子胥深惡痛絕,他立下誓言說:「楚平王無道,濫殺忠良大臣,此仇不報,枉為人也!」

從這一刻起,伍子胥就與楚國結下了血海深仇。

其實,

在戰國時期公羊高所著的【春秋公羊傳】一書中,有著明確記載:

「如果父親無辜被君王誅殺,兒子有權利復仇。」

遭人利用,太子建臥底不成反被殺

為了完成復仇大計,伍子胥打聽到太子建身在宋國,他立馬前往宋國與太子建會合。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宋國又爆發了內亂,伍子胥和太子建只好逃到了鄭國。

春秋晚期的鄭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敢跟周朝天子叫板的國家,在春秋時期眾多諸侯國當中,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家。

伍子胥和太子建剛來到鄭國的時候,就受到鄭國國君子產的熱情招待。

但是,鄭國與楚國毗鄰,長期處於各大諸侯國爭霸的中心。伍子胥意識到,這裏並非是久留之地,於是又逃到了楚國的死對頭晉國那邊。

對於伍子胥和太子建的到來,雖然晉國國君晉頃公表面上非常友好,但背後卻包藏禍心。

晉頃公想要利用太子建與鄭國的友好關系,趁機滅掉鄭國,於是忽悠太子建說:「你總是這麽四處飄零,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最好是有一塊能夠讓自己安身的地方,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你跟鄭國君臣關系比較好,如果能夠回去做內應,裏應外合,將鄭國滅掉。只要是拿下了鄭國,寡人就把鄭國的境地封給你。」

面對晉頃公的許諾,太子建信以為真,竟然答應了!

這一次,太子建以晉國內應的身份,再次返回鄭國。

對於晉頃公的慫恿,史料中並沒有記載伍子胥的態度。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太子建就像一只喪家之犬,好不容易有一次翻身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即使伍子胥已經識破了晉頃公的陰謀,想要從中勸說太子建認清現實,太子建也未必聽得進去。

盡管太子建同意了做晉國的內應,但他想要實作翻身的概率非常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太子建逃到鄭國避難,鄭國以禮相待,吃著人家的飯,還想砸人家的鍋,從良知上就站不住腳。

二、太子建只是一個楚國的流亡太子,跑到鄭國的地盤上做內應,風險奇高,難以獲取鄭國的最高機密。

三、即使最後成功滅掉鄭國,誰又能保證晉頃公會遵守諾言,晉國辛苦打下的領土,憑什麽送給太子建?

很明顯,太子建是被晉頃公利用了。

接受任務以後,太子建帶著伍子胥和幾個隨從,重新回到鄭國,開始密謀襲擊鄭國的具體事宜。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卻發生了意外。

一個隨從由於犯了錯誤,太子建想要殺掉他。然而,這名隨從幹脆直接向鄭定公告發。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鄭定公將太子建等人殺害,徹底粉碎了晉頃公的陰謀。

伍子胥眼看大事不妙,趕緊帶著太子建的兒子羋勝逃離鄭國,直奔楚國東面的吳國。

從此,年幼的羋勝與鄭國結下了血海深仇,立誌要為父親復仇。

伍子胥逃往吳國,中途奇遇

「到昭關,昭關欲執之,伍子胥遂與羋勝獨身走步,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子胥之急,乃渡伍子胥。」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

昭關是當時連線吳國和楚國之間的交通要道,想要逃往吳國,伍子胥和羋勝就必須經過楚國的昭關(如今安徽含山的小峴山),才能安全抵達吳國。

然而,守衛昭關的楚軍防守嚴密,當他們兩人來到這裏時,還是被楚軍發現。

在形勢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伍子胥立刻帶著羋勝逃跑,楚軍在後面緊追不舍。跑到長江邊的時候,恰好有一個漁翁在江中劃船,於是將他們兩人送到長江對岸。

而到東漢文學家趙曄撰寫的【吳越春秋】一書中,這段故事就變得更加跌宕起伏了。

【吳越春秋】中這樣記載,伍子胥朝著江中的漁翁大喊了兩遍:「漁家渡我過江」。

伍子胥

漁翁劃著小船快到岸邊時,突然刮起一陣大風,旁邊的蘆葦叢裏傳來嘩啦啦的響聲,仿佛有人在窺視一樣。

這時,漁翁猶豫了一下,為了避免被人發現,他馬上調轉船頭,朝著遠方劃去。他一邊劃船,一邊嘴裏唱著:「太陽亮堂堂,不久向西斜,與你約定在蘆葦岸邊」。

從漁翁的歌聲裏,伍子胥聽懂了其中的暗示,於是躲進岸邊的蘆葦叢中,一直等到太陽下山。

太陽剛一落山,漁翁又劃著船回來了,嘴裏還唱道:「太陽下山了,我的心中也開始憂慮悲傷,月亮已經出來了,為什麽還不上船渡江。拖延下去事情越發緊急,已經可以渡江啦,為什麽還不現身。」

聽到歌聲,伍子胥和羋勝立刻從蘆葦叢中鉆出來,漁翁把他們一直送到對岸的於斧渡口,還拿出吃的給他們。

看到漁翁如此盛情,伍子胥連忙解下身上的佩劍遞給漁翁,說道:「這是我家祖傳的寶劍,價值百金,送給恩公作為酬勞,以報答您的救命之恩。」

漁翁笑著說道:「難道伍子胥就只值這麽多錢?」

聽完,伍子胥臉色大變,對眼前的這位老者十分好奇。

漁翁解釋說:「你不用驚慌,楚國人誰不知道伍家的事情,你的通緝令早已貼滿了楚國的大街小巷。上面說‘抓住伍子胥者,賜粟五萬石,賞爵執圭’,這個賞賜千金都不止,我會在乎你這把百金的寶劍嗎?」

漁翁繼續說:「你們吃完飯趕緊走吧,如果被追兵追上,那就前功盡棄了。」

伍子胥向漁翁施禮答謝,問道:「敢問老人家尊姓大名,日後定當重報。」

漁翁回答說:「放走楚國緝拿要犯的人,是我;將來要向楚國報仇泄恨的人,是你。咱們兩個都不是講仁義的人,還有必要知道對方的名字嗎?我是感念伍家一門忠烈,卻無辜受害,略盡一點薄力,表明我們楚國還是有天理的。」

伍子胥不再說話,隨即帶著羋勝轉身離去。

還沒走多遠,伍子胥再次回頭答謝的時候,卻發現漁翁已經跳進江裏,以死來表明自己絕不會泄露他們的行蹤。

「伍子胥行,即覆船,挾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無瀉也。」

——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

漁翁之所以選擇自殺明誌,這就是春秋時期普遍盛行的一種道德觀念——信,即誠信和信義。

關於「信」的解釋,【左傳】中這樣記載: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因此,既然漁翁答應伍子胥不會泄露他們的行蹤,就要信守承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死明誌。

見此情景,伍子胥徹底明白了漁翁的心意,他跪在岸邊,自言自語說:「伍員糊塗,竟使恩公喪命,此恩德將永生不忘。」

直到十七年之後,伍子胥還回憶起了這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經過後人的傳說和演繹,人們還給伍子胥的身上增添了不少離奇的故事,說明他在逃亡路上的兇險和艱難。從伍子胥的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不畏強暴,頑強不屈的精神品格,寄托了百姓在封建專制社會中渴求正義的理想。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曾經這樣評價他:「堅韌,剛毅,能成大事!」

後來,在民間傳說的影響下,伍子胥已經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而是成為了古代人民忠孝和抗暴的象征,不斷演繹著他的傳奇故事。

伍子胥

初到吳都,得到公子光的賞識

伍子胥帶著羋勝一刻也不敢耽擱,日夜趕路,朝著吳國的方向前進。

不幸的是,伍子胥在途中還患上一場重病,靠著沿街乞討,終於走到了吳國的都城吳都(如今的江蘇蘇州),此時的吳國國君是吳王僚。

伍子胥之所以選擇投奔吳國,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吳國與楚國是敵人。

2.吳國有能力抗衡楚國。

吳國和周朝王室屬於同宗同祖,都是姬姓家族,從春秋中期以後,晉國和楚國就發展成為了當時的超級大國,甚至還一度出現「晉楚爭霸」的局面。

在這種強國博弈的大背景之下,晉國想要拉攏吳國對抗楚國,並於公元前584年派出使者巫臣出使吳國,兩國結為友好同盟關系。

在晉國的大力扶持下,地處長江下遊的吳國開始變得強大起來,有效制衡了位於長江中遊的楚國,吳國也就成為了楚國的死敵。

伍子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才會千裏迢迢逃到吳國,借用吳國的力量幫助自己復仇。

直到這個時候,伍子胥才算完成了復仇之路的第一步。

根據【吳越春秋】一書中的記載,伍子胥帶著羋勝剛來到吳都的時候,狼狽不堪,披頭散發,臉上沾滿爛泥,光腳赤足,在市集上乞討,行為舉止瘋瘋癲癲。

由此可以看出,在當時那個交通極為不便的春秋時期,一路逃亡的伍子胥遭遇了什麽樣的艱難險阻。

「伍子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見吳王僚。」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

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中記載,伍子胥在吳都遇見了公子光,經過公子光的推薦,他才得以見到高高在上的吳國國君吳王僚。

在吳國的政治風雲中,公子光可是一個非常有分量的人物,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吳王闔閭。

這時的公子光正在招賢納士,廣收門客,尋找天下的奇人異士。

關於公子光是如何結識伍子胥的,在【呂氏春秋·首時】一書中,有著這樣的記載。

公子光的門客在街上看見了伍子胥,便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接見了伍子胥,非常厭惡他的長相,就沒有談下去的欲望了,於是將他請了出去。

門客十分不解,問公子光說:「這個人挺有能耐的,您怎麽還沒說話就把他打發出來了?」

公子光回答說:「他長得太醜了,他那個長相,正是我最討厭的模樣。我實在沒有心思再聽他說什麽了,還是讓他另覓高就吧!」

門客將公子光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伍子胥,伍子胥聽後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這個原因啊!您回去告訴公子光,請他再見我最後一次,這次請公子光坐在廳堂上,周圍掛上帷帳,不見我的面,只聽我的聲音。若是公子光聽完我說的話,依然不肯見面,我立馬就離開。」

公子光果然答應了伍子胥的要求。

伍子胥剛說完幾句話,公子光就挑開了帷帳,拉著伍子胥的手,說道:「今天聽了先生的一番宏論,令我茅塞頓開,上次我以貌取人,差點錯過先生,還望先生不要往心裏去。」

說完,公子光就向伍子胥躬身施禮。

當然,伍子胥身懷血海深仇,能夠被公子光接納,已經是三生有幸,又怎麽會在乎公子光上次的無禮呢!

就這樣,伍子胥憑借自己的智謀和膽識,最終與公子光結成了政治同盟。

勸說吳王伐楚,公子光為何制止?

吳國正是用人之際,公子光就將伍子胥引薦給吳王僚。

伍子胥抓住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他當面向吳王僚講述了攻伐楚國的好處:「吳國當前的國勢蒸蒸日上,但楚國是擋在吳國面前的一個巨大障礙,如果不擊敗楚國,吳國不僅不能崛起,還要時刻擔心楚國的反撲。楚國雖然是大國,但現在的君王昏庸無能,任用奸佞,國力日衰,正是吳國一展身手的大好良機。如果楚王死去,新上台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吳國就會喪失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到時候,楚國憑借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必將對吳國構成巨大的威肋。」

伍子胥雖然逃離了楚國,但他時刻關註著楚國的國情,透過他的一番遊說,把攻打楚國的利害關系分析地非常透徹。

果不其然,正如伍子胥所預料的那樣,吳王僚果然被打動了。

然而,就在吳王僚即將下令攻打楚國的時候,公子光站了出來表示反對,他對吳王僚說:「是宗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從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伍子胥的話表面上是為吳國著想,實際上是在替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報仇,完全是為了一己之私,企圖借用吳國的勢力復仇楚國。

吳王僚覺得有些道理,他沈思良久之後,轉身對伍子胥說道:「攻伐楚國的事情,事關重大,必須要好好思量,你先退下,容寡人與大臣們仔細商量一下再說。」

然後,吳王僚就沒有下文了,伍子胥勸說吳王僚伐楚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公子光之所以阻止吳王僚攻打楚國,是因為他正在盤算著自己的計劃,那就是奪取吳國的王位。

伍子胥極力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自然是有一部份私心在裏面,他想要替父親和兄長報仇。一旦吳王僚采取了伍子胥的建議,公子光預謀已久的「奪取王位」計劃, 勢必會被打亂。

在公子光的眼裏看來,吳國的王位本來就是應該屬於自己。

按照【史記·吳太伯世家】當中的記載,吳王壽夢共有四個兒子,長子叫諸樊,即是公子光的父親。二子叫餘祭(zhai),三子叫餘眜,即是吳王僚的父親,四子叫季劄。

老四季劄賢能有德,深受吳王壽夢的喜愛,多次想要傳位於他。

但是,季劄認為長幼有序,以幼代長不合禮制,堅決不肯接受父親的傳位。

無奈之下,吳王壽夢只好讓長子諸樊代理朝政,同時對諸樊講:「我本想傳位於季劄,但他不同意,你一定要按照兄終弟及的方式,將來把王位傳給季劄,千萬不要忘記我說的話。」

諸樊回答說:「父親請放心,我一定會做到的。當年周太王古公父知道西伯姬昌有聖德,廢長立幼,周王朝才得以興盛。現在您想把國家交給弟弟季劄,兒臣一定遵從父命。」

公元前561年,吳王壽夢去世,諸樊就以嫡長子的身份代理朝政。

而諸樊準備完成父親的遺願,將王位讓給季劄,說道:「從父王的內心來說,你是國君的最佳人選,父王只是擔心廢長立幼,破壞既有制度,影響政局穩定,所以才把國家托付給我。我不修即位之禮,就是要向國人表明我的心跡,我只是遵從父命暫時代理國政而已,現在我把國政奉還給你。」

聽完哥哥諸樊的一番話,季劄眼含淚水,再三推辭說:「嫡長子主持國政,這並不是父王個人的私意,而是國家既有的法度。哥哥繼承君位,是理所應當的,怎麽能夠依照個人的意願輕易變動呢。依據自己的心意變更國家的法度,這可不是吳國之福。況且國家的政務繁忙,壓抑個性,這並不是季劄的誌向!」

不管諸樊怎樣勸說,季劄就是不肯接受王位。

直到諸樊去世,他並沒有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光,而是依照「兄終弟及」傳給了二弟餘祭。並再三叮囑餘祭說:「一定要遵從父親的遺命,把王位傳給四弟季劄。」

餘祭去世後,又傳位給三弟餘眜。

餘眜臨死之前,想要把王位傳給季劄,但季劄還是不肯接受,便逃走了。

既然「兄終弟及」的方式已經行不通,那就只有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方式,擁立餘眜的兒子即位,這個人就是吳王僚。

隨著吳王僚的繼位,引起了諸樊的兒子公子光的強烈不滿。

公子光認為,如果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由季劄繼承王位,大家都沒有意見。但是,若是按照「父死子繼」的順序,也應該從老大諸樊那裏開始算起。

因此,公子光對吳王僚心存敵意,想方設法奪取王位。

為了實作這個蓄謀已久的計劃,公子光還暗中招募了很多死士,尋訪天下英才,意圖奪權。

在這種情況下,公子光自然不會同意吳國出兵攻打強大的楚國,這樣只會打亂自己的計劃,所以他才極力反對伍子胥伐楚的建議。

伍子胥幫助公子光奪取王位

關於公子光的身份,存在著很大爭議,在不同的史料上,則有著不同的記載。

根據孔子的第三十一代世孫、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一書中的考證記述:

「餘眜生光而廢之,僚者,餘眜之庶兄。」

這段記載的意思是說,公子光是餘眜的兒子,而吳王僚是餘眜的庶兄。

按照這種說法,吳王僚就變成了公子光的伯父,吳王僚的繼位則是「兄終弟及」,但公子光要求依據「父死子繼」的原則繼承王位。

自從殷商時期以來,王位的繼承主要有兩種方式:兄終弟及和父死子繼。

到了西周初期,才正式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也就是常說的「父死子繼」。

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這兩種繼承方式都普遍存在,以「父死子繼」為主,以「兄終弟及」為輔。

雖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認為,吳王僚與公子光是伯侄關系,但司馬遷在【史記】中則認為,他們兩人是堂兄弟關系。

其實,不管是吳王僚繼承王位,還是公子光繼承王位,在當時都是被認可的,而且合乎國家的法度。

總而言之,在公子光的眼裏看來,自己才是真正的王位繼承人。

伍子胥歷盡種種磨難,終於見到了吳國的國君吳王僚,眼看就要說服吳王僚出兵攻打楚國,卻因公子光的幾句話,讓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伍子胥感慨地說道:「公子光的誌向不在於伐楚,看來時機還不成熟啊!」

然而,伍子胥並沒有記恨公子光,也沒有一蹶不振。他很快就重新調整了策略,並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幫助公子光奪取王位。

伍子胥之所以要這麽做,是因為他根據對吳國政局的判斷,預感到公子光才是吳國未來的新國君。

伍子胥若是想要借助吳國的勢力攻打楚國,替父親和兄長報仇,就必須要得到公子光的器重。因此,他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幫助公子光實作這個目標,奪取吳國王位,以此來博取公子光的信任。

對於伍子胥借用吳國勢力復仇的行為,司馬遷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並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一書中稱贊他為「烈丈夫」。

司馬遷認為,若是伍子胥當初跟父親伍奢一起死了,那麽他就跟螻蟻沒什麽區別。但伍子胥選擇了替父兄復仇,憑借堅韌的意誌,最終兵破郢都,成就一世英名。

伍子胥墓

由此可見,司馬遷完全贊同伍子胥的這種復仇行為,並在【史記】中廣泛傳播,還專門為伍子胥寫了一篇列傳。

伍子胥看到公子光懷有遠大抱負,而且有智慧和謀略,具備成為一代明君的各項潛質。自己想要跟強大的楚國抗衡,就必須借助吳國的勢力,而公子光就是幫助自己完成復仇大業的最佳人選。

思考再三之下,伍子胥毅然決然將全部的希望都押在公子光的身上。

為此,伍子胥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助公子光尋找一位刺殺吳王僚的勇士,以便於公子光登基稱王。

接下來的日子裏,伍子胥在吳國各地四處遊走,廣交各色各樣的人士,暗中尋找合適的人選。

專諸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探尋,伍子胥找到了這麽一個人,他就是身為廚師的專諸。

根據【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記載:

「專諸,吳國堂邑人。」

於是,伍子胥第一時間就把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

而專諸這個人,也沒有辜負公子光和伍子胥的期望,他成功刺殺了吳王僚,成為了公子光奪權上位之路上的一個關鍵人物。

參考文獻

【史記·伍子胥列傳】西漢·司馬遷著

【吳越春秋】東漢·趙曄著

【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著

【春秋左傳正義】唐代·孔穎達著

【相關文章】

楚平王聽信費無極讒言,娶準兒媳,誅殺伍奢父子,伍子胥誓要復仇

楚莊王在邲之戰大敗晉軍,一度稱霸中原,晚年把馬以大夫之禮安葬

【友情提醒:原創不易,未經過創作者允許,禁止以任何形式復制抄襲釋出到其它平台,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