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鄉愁是一種情懷,用來理解的

2024-01-27生活

鄉愁是一種情懷,用來理解的。倘若必須用文字表達,永遠詞不達意,而這種情懷的存在又是古老的、永恒的、博大的,所以一言難盡。愛屋及烏,鄉愁便成為故鄉的一切,我所能表達的只能是只言片語!

我的老家位於山西臨汾下面的一個小鄉村,在我小的時候,村裏交通還是比較便利,距離縣城只有10公裏的路程,我們從小讀書的學校建在村子的中央,離我家只有500米的距離,通往縣城的主幹道就貼身而過,曾經來自周邊十裏八村的學生都匯集在這裏,上學和生活。

它的前身是有高中部的學校,在我上小學時便改為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所以我小學初中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在村裏度過,從小的玩伴都是一起長大,由此也承載了我的鄉愁的太多的記憶和情懷。

從學校演變到消落是村子衰敗的又一例證。

舊學校是用土墻圍堵起來,院內的數間瓦房又被一分為二,中間一堵圍墻,一半是小學部,另一半是初中部;初中部院內空出一大片操場地,操場的北面是教師樓;一排排高大的楊樹點綴在校內,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始終招展…。

後來,小學部的瓦房被平房替代,至今還在風中空蕩。

而初中部已不復存在,操場被建為"農村合作社"和村黨部,幾代人的母校就此終結。

就其學校消失的原因都是青年人離開家鄉帶走了家庭也帶走了生源。

現在母校已經不復存在,它已經只是存在記憶中,過去的老師、學生、教學樓、操場也只是在記憶中了,我們也早已經離開了家鄉到大城市生活,從農村學校的消失,可以看到中國城鎮化的行程,農村人口的減少和大量的農民工進城。

你的母校還在嗎?

同齡人在農村走出了人們,你的母校還在嗎?

母校也只活在記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