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掃興」的父母和「斷親」的子女

2024-04-05育兒

過年期間,「斷親」一詞成了熱議話題,頻頻登上熱搜。

疏於與非直系親屬發生過多交往,表現為年輕人不願意與親戚有過多來往,甚至與父母疏遠,這一現象被部份學者稱為「斷親」。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家長對「斷親」現象十分苦惱,孩子長大之後就不願意和自己交流了:

「總是對我們愛搭不理。」

「心裏有什麽事也不跟我們講了。」

「總是一個人悶在一邊玩手機。」

⋯⋯

由於生長環境、接觸的事物不一樣,如今的年輕人與老一輩家庭成員之間,思維處事方式已有了很大不同。

一些網友表示,「家長們有一種魔力,跟他們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跟他們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他們嘴上說著,有什麽困難不開心要和爸爸媽媽說,但你說了後,他們只會打壓你否定你,還會把他們的經歷擺出來,說你這點困難這點苦根本算不了什麽。」


「他們還問我為什麽不跟他們講日常生活,有什麽好說的呢?無論說什麽都得不到正向反饋,算了,沒必要。他們所能提供的情緒價值,甚至還不如微博。」

「每次找父母傾訴時,都會得到‘肯定是你自己有問題’這樣的回答,昨天連被蚊子咬了也會被說‘還不是怪你太招蚊子’,所以我不想跟他們交流,因為無論說什麽都要遭受打擊。」

事實上,年輕人們反感的不是親緣關系本身,而是偽裝的善意。反感的是以「為了你好」為名義頤指氣使,說掃興的話、行涼薄的事。

掃興的父母和「斷親」的子女之間折射出的是年輕人與父母相處之間的矛盾,也暴露了一些家庭裏彌漫著傷痛與無奈的親子關系。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家庭的本質是自然內容和社會內容有機的統一體。


就家庭的自然內容來說,人與自然具有親密的關系,人類離不開自然,只有在自然界才能很好地生活。


就家庭的社會內容而言,馬克思認為: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在家庭中與親屬的關系就是一種自然關系的社會形式,反映一種社會關系,再加上人生活在社會中,除了人與人的關系之外,與社會的各個方面息息相關,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總之,家庭的雙重內容是由人的雙重內容決定的。


作為社會的「縮影」,家庭的產生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家庭和諧健康地發展能夠映像在社會中,家庭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關系是兒童能量的來源,是家庭教育的根基。高質素的親子關系使孩子會尊重父母,聽從父母的教育和指導。在日常生活中,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有以下四個原則。


第一,定時溝通,耐心交流。


父母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對話,全身心地投入與孩子的交流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也使孩子了解父母的生活;


同時善於運用溝通表達的技巧表達自己的感情,也鼓勵孩子表達真實的情感;


除此之外,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對話的過程,做到耐心傾聽,理解孩子希望傾訴、渴望分享的心情。


第二,贊賞孩子,鼓勵表達。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的說明和認可,只有父母認可、贊賞他,才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和贊賞的能力;


除此之外,父母也需要鼓勵孩子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態度、情感等,將孩子內心的認知與父母溝通,這樣才能避免父母與孩子的單向交流,使得親子溝通真正成為雙向溝通。


第三,共同玩耍,制定規則。


在玩耍時需要孩子擔任領導者的角色,引導孩子從中學會對自我的認可,也學到與他人合作的方式,間接地促進了孩子人際優勢的發展。


同時,遊戲也是與孩子共同制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範的好時機。不論是基本的生活規範,還是在日常中觀察到的特殊問題,都可以在遊戲之中向孩子解釋內涵,一起制定規則。


第四,尊重人格,理解差異。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父母在孩子早期的成長過程中處於幫助與指導的支配性地位,很容易忽視孩子作為個體時的獨立人格,進而造成雙方溝通上的矛盾與心理上的疏離、不信任或畏懼等問題,不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要時常提醒自己註意維護與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


當孩子表現出天馬行空的想法或與眾不同的行為時,父母要持寬容的態度,首先做到嘗試理解,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之後再以合適的方式與孩子交換意見,而不是武斷地懲罰或禁止。

(文本來源:【社會心理學新編(第三版)】,有刪減)

【社會心理學新編(第三版)

王曉楠 雷開春 主編

戚雅斯 責編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社會心理學理論和實踐套用,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問題、經典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涵蓋個體在社會情境中的心理過程與行為、 人際互動機制以及群體的心理與行為;課程內容以案例匯入、活動設計、實驗嵌入等方式加以呈現,每個章節均配備了課程影片、電子教案PPT和鮮活案例,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

本教材共分為十三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和第二章「社會學的主要流派」,系統梳理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脈絡,為後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第三章至第十章內容涵蓋社會化、社會中的自我、社會認知、社會動機與行為、社會態度、人際關系、社會影響、群體心理。第十一章「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集中探討中國人的社會態度、社會關系和社會自我(面子),對中國獨特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群體心理與行為進行了重點介紹。第十二章 「大眾心理」對信任與寬容、風俗、時尚與流行、傳言、流言和謠言等進行探討,更貼近生活,反映新時期公眾心理的變化。第十三章「家庭社會心理」闡述家庭中社會觀念、人際關系和個體發展,為個體心理健康、家庭關系和諧、青少年成長提供理論指導。本教材更加偏重社會心理學的套用,透過大量案例分析,由淺入深將理論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為培育積極社會心態,形成良好社會氛圍提供堅實基礎。

本期編輯 | 楊夢瑤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或在私信、評論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