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活水故事(十二)| 宣恩:一個關於阿尼阿茲和成長的故事

2023-12-13育兒

宣恩縣義工協會會長張瓊在宣恩縣高羅鎮歌樂城社區看望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困境兒童,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宣恩縣義工協會供圖

「阿尼阿茲」在土家語中意為「我愛你」,與它背後的土家文化一起構成了宣恩這座小城的文化基因, 被冠以「浪漫宣恩」的美名。在這座被「愛」包圍的浪漫之城,宣恩縣義工協會發起人張瓊和她的團隊用行動進一步拓展了「愛」的內涵,用「愛」陪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的孩子們成長;同時,透過在活水計劃下的自我成長,讓這份「愛」傳播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從2003年起,張瓊和幾位朋友在工作之余一起做公益活動。10年積累,團結了一批誌同道合的公益好友。用業余時間參與公益讓張瓊倍感欣慰和充實,但每每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她總感覺力量還太過弱小。2014年8月,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到宣恩的公益事業中來,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連結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愛心資源,實作公益活動的長效化、常態化,張瓊牽頭組織成立了宣恩縣義工協會。

事情發展遠沒有張瓊想象的順利。2014年至2020年,盡管有獨立註冊的組織身份,有來自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但宣恩縣義工協會仍無法實作專業化營運。協會主要資金全部來自會費收入和單個活動的愛心眾籌,每年總經費不到20萬元,舉辦活動後剩下一點勉強能夠支付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和代理財務記賬的費用。「自己盡量不往裏貼錢已經是最好的情況,根本沒有多余資金去請人幹活。」張瓊這樣形容道。

就在機構發展躊躇不前之時,2020年7月,經宣恩縣人民政府推薦,宣恩縣義工協會加入活水計劃,成為活水計劃第一批試點專案縣社會組織之一,自此迎來了專業化、規範化發展的機遇。

利用活水計劃完成專業化轉型

逐步補齊組織規範化建設短板

首先,依托活水計劃提供的機構發展資金,宣恩縣義工協會從2021年開始逐步組建了一個6人全職團隊,除了設立辦公室、財務2個崗位外,還有4人專門負責活水計劃的專案落地執行工作。協會也在珠山鎮人民政府、縣鄉村振興局的支持下搬進縣城兩處辦公場地。資金、團隊、場地就位後,協會很快走上專業化發展的軌域。

為盡快提升團隊成員的能力水平,協會積極參與了活水計劃組織的幾乎所有的交流活動,接受專案、籌款、財務等方面的培訓;前往北京、山東、湖南等地交流走訪,近距離全面了解其他社會組織的工作,吸收經驗、學習借鑒。同時,活水計劃的社群也成為團隊學習成長的一個重要渠道,「在微信群裏看到各個機構發出的工作動態,經常能給我們新的啟發。」張瓊在訪談中反饋道。

在團隊能力持續提升的基礎上,協會也在不斷提升組織的規範化建設水平,形成完善的組織架構,制定完善協會的慈善專案管理制度、執行團隊內部日常管理制度、資訊公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辦法、報銷管理制度、會費管理辦法、積分管理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

「2021年,我們的節奏一直很緊,像上緊的發條,一刻也不曾松懈過!這一年,我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有了專職工作人員、有了在工作上指引我們的強大‘導師’——中國扶貧基金會,也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支持!可以說,宣恩縣義工協會在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摘自【宣恩縣義工協2021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宣恩縣義工協會的專業化發展很快就得到了來自政府和社會的認可,在宣恩縣2020年度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出彩」評選活動表彰大會上,宣恩縣義工協會榮獲「出彩集體」。宣恩縣義工協會供圖

有效的專業化、規範化建設不僅直接提升了協會的營運效率和專案管理質素,年度業務和資金量也得到顯著提升,除活水計劃外還獲得參與「童伴媽媽」和「愛心包裹」等品牌專案的機會。同時,協會的公信力和社會評價也同步得到提升,獲得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宣恩縣文明辦等單位頒發的多項獎勵。

借力活水計劃互聯網平台

搭建縣域公益籌資平台

慈善資源匱乏一直是困擾縣域公益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長期以來制約宣恩縣義工協會發展的主要原因。實作專業化轉型發展後不久,宣恩縣義工協會就在活水計劃支持下第一次嘗試了互聯網籌款。在2020年活水計劃公益日聯合行動中,協會在騰訊公益上發起「搬遷貧困戶安置計劃」專案,在宣恩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動員了10.56萬人次參與,募集資金2362507.89元。2021年,協會再接再勵,發起「振興家園公益行動」專案,共獲得8.3萬人次支持,籌集善款3254069.14元。截至2022年底,協會連續三年參與活水計劃鄉村振興專場活動,共籌集資金5969007.14元。

透過活水計劃搭建的互聯網平台,宣恩縣義工協會拓寬了籌資渠道,為自己的品牌專案籌集了豐富的資金,進一步提升了機構影響力。但協會的目標並不僅限於此,為了長效解決縣域公益資源不足的問題,協會希望以活水計劃為契機,透過盤活縣內外資源,建設一個支持宣恩公益事業發展的縣域公益籌資平台。為此,三年多來,協會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充分挖掘縣域資源,激發鄉鎮內生動力。 宣恩縣義工協會牢牢抓住縣域資源這個基本盤,從專案調研、設計到專場活動的動員方案,主動與縣委縣政府做了大量溝通工作,得到宣恩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縣教育局、團縣委、城管等縣直機關單位及亞麥食品、臻業地產等本地企業的響應支持,並在協會義工的服務下組建一起捐團隊,連續四年參與專場籌款活動。此外,協會還透過深入鄉鎮開展宣講動員、組織籌款培訓、手把手建立一起捐戰隊等方式,激勵各個鄉鎮發動自身資源參與到受助專案中來,並透過專案的持續開展得到各鄉鎮的信任,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

二是,積極開拓商會資源,號召鄉賢回報桑梓。 除了充分挖掘縣域資源外,協會還透過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的聯系渠道,積極與外地的宣恩商會和宣恩籍企業家進行聯系,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向他們推薦公益專案,邀請他們參與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幾年來,得到浙江樂清宣恩商會、廣東宣恩商會、武漢宣恩商會等商會和宣恩籍企業家的長期支持。

三是,大量開展線下活動,加強公益情感聯系。 宣恩義工協會延續了過去愛心團隊的優良傳統,在日常工作中開展一系列參與式、體驗式活動,將參與捐贈的單位、企業、家長等各方匯入公益專案中,如長期開展的「生存訓練營」「兒童平安小課堂」「兒童防拐」以及定期的助學、物資捐贈活動等,透過親身參與這些公益活動,進一步加強捐贈人與協會、公益專案之間的情感聯系。

2022年活水計劃鄉村振興專場活動期間,宣恩縣義工協會招募了99位小朋友擔任「公益小花」形象大使,在縣城商業中心開展線下勸募活動,「公益小花」也成為了每年宣恩縣義工協會開展專場籌款活動期間的特色活動。宣恩縣義工協會供圖

四是,線上線下廣泛宣傳,活躍本地公益氛圍。 公益日活動期間,宣恩縣義工協會依托全縣互聯網媒體、社區展示墻、城區公交站牌等宣傳渠道和資源,透過釋出倡議書、電子影片廣告等形式全方位宣傳推廣公益專案。除此之外,協會還在縣城內組織公益義賣、樂隊表演等各種線下勸募活動,特別是組織招募了99 位「公益小花」,在公益日活動期間開展街頭募捐行動,被作為線下勸募活動案例收錄在活水計劃的籌款培訓課程中。

從活動思維向專案思維、品牌思維轉變

打造「阿尼阿茲伴飛1+N計劃」品牌專案

成長往往源於思維的轉變。活水計劃對宣恩縣義工協會帶來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觸發了團隊思維的轉變,這一點在品牌專案的打造中體現得尤其明顯。

從活動思維向專案思維轉變。這個轉變開始於加入活水計劃後不久。過去,由於沒有全職工作人員,沒有渠道去系統學習和實踐專案管理,單憑一腔熱情做公益,而沒有思考這些活動具體要解決什麽社會問題,活動之間的關聯以及長期規劃是什麽。「典型的場景一是有愛心單位或企業捐了一筆錢,我們就會為他們設計一個針對性的活動;二是幾個義工一起想到了一個不錯的活動點子,然後去找愛心企業籌款或者大家眾籌去開展一個活動。活動結束之後就翻篇了,然後做下一次活動。當時也覺得沒什麽不妥的,還特別滿足。」張瓊在訪談中說道。

加入活水計劃後,團隊才第一次接受系統培訓學習專案管理,第一次在專案申請、專案執行和結項中完整實踐了需求調研、專案設計、計劃制定、預算管理等工作。從最初的「搬遷貧困戶安置計劃」到「振興家園公益行動」再到「脫離困境公益計劃」,團隊在學習培訓和專案歷練中逐步具備了專案思維,制定了協會的專案管理制度,掌握了專案管理的基礎方法。

宣恩縣義工協會的義工們身著統一的制服在易地扶貧安置點高羅鎮歌樂城社區開展社區活動。宣恩縣義工協會供圖

從專案思維向品牌思維轉變。這個轉變發生在近一年多以來。隨著協會專業化、規範化水平的提升,團隊逐漸意識到從「搬遷貧困戶安置計劃」到「振興家園公益行動」再到「脫離困境公益計劃」,雖然專案逐步在聚焦,但針對的問題仍然太過寬泛,很難對社會問題產生顯著影響,也阻礙了專案影響力的提升。此外,由於缺少形式上的包裝和宣傳提煉,協會開展的專案經常被誤認為是政府專案,媒體報道裏也會出現諸如「99公益日活水計劃專案」這類沒有品牌標識的專案名稱,制約專案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因為在活水計劃中進步比較大,2021年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獎勵了宣恩‘童伴媽媽’和‘愛心包裹’兩個專案,近距離接觸了這兩個專案,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好的品牌專案的一些特點,比如聚焦在一個精準的問題上,有一套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還有一個好聽好記的名字,等等。」

—張瓊訪談記錄

結合協會多年來在兒童發展議題上的積累以及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工作經驗,宣恩縣義工協會發起「阿尼阿茲伴飛1+N成長計劃」,針對宣恩縣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陷入困境的孩子,透過賦能紮根社區的「伴飛媽媽」和「伴飛團隊」,開展針對性的專案活動,為孩子成長提供陪伴支持。

第一,針對性——聚焦一個具體的本地社會問題。 針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十三五」期間,宣恩縣共建成56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集中安置33945人。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的後續扶持問題,成為宣恩縣的重要工作議程。在過去幾年開展的誌願活動與公益專案中,宣恩縣義工協會發現易地扶貧搬遷社區裏留守兒童家庭特別多,由於缺少家長的陪伴、關愛,在新的環境中這些孩子相對其他孩子普遍更加內向和不自信,更有甚者,部份孩子因為缺乏正確的引導而走上犯罪道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孩子的家庭因為遭遇突發變故,造成家庭不健全、甚至面臨事實無人撫養的困境,盡管在政府的托底幫扶下解決基本的生存、學習問題,但由於缺乏社會支持網絡,面臨著比留守兒童更糟糕的成長環境。如何給予這些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陪伴,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新生活,支持他們健康成長,成為專案所針對的核心問題。

得知一位困境家庭的孩子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吃過生日蛋糕,沒有正式慶祝過生日,宣恩縣義工協會組織誌願者帶著生日蛋糕一同前往萬寨鄉板場村為孩子補過了生日。宣恩縣義工協會供圖

第二,專業性——為孩子們的「問題」提供針對性支持。 團隊在調研中發現,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身上,雖然存在著共性的家庭陪伴缺失問題,但具體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家庭情況的孩子,面臨的問題也不同。例如,一些困境家庭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在高中畢業後就不得不外出打工。這些孩子最主要的問題是缺少資源、缺乏人生規劃。專案為這些孩子設計了助學補貼,保障他們能夠平等獲取上大學的機會,為他們提供專業、職業規劃上的指導。一些年級較小的留守兒童最主要的問題是缺少家庭陪伴和課外活動,對此,專案和伴飛媽媽、伴飛團隊一起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

第三,可持續性——重點培育社區支持網絡。 易地扶貧搬遷社區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有巨大的陪伴需求,團隊隨著專案經驗的積累也逐漸認識到,光靠發資助金只能幫助一時,僅憑一些義工參與和幾個固定單位的捐贈是不可持續的。為了實作對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孩子的持續支持,必須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培育一支紮根社區的誌願者隊伍,建設社區支持網絡。由此,在「阿尼阿茲伴飛1+N成長計劃」中,協會計劃未來五年內在全縣22個社區140個村培養至少162個「伴飛媽媽」、162支「伴飛團隊」,打造一批「土專家」、制定一套「土教材」,實作每個村/社區都有一支專業隊伍服務於所屬區域內的6—18周歲青少年兒童。同時,協會將繼續充分利用活水計劃搭建的互聯網平台,建設縣域公益籌資平台為專案籌資的同時,嘗試打通社區已有商業資源,以誌願服務積分為載體,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推動社區支持網絡的發展。

第四,品牌性——有了一個有吸重力的品牌名稱。 一個好的品牌名稱是展示品牌特點的形象視窗,便於積累品牌資產、形成專案的長期競爭力,更重要的是能夠減小與公眾之間溝通的阻力,幫助公眾在接觸專案的第一時間理解專案價值。「阿尼阿茲」是土家語中「愛」的意思,與專案主題相契合;「伴飛」喻意陪伴成長,希望青少年兒童能夠健康成長,自由翺翔在理想的天空;「1」是指一個留守兒童、困境青少年兒童、一個「伴飛媽媽」、一支「伴飛團隊」;「N」是指對應「1」針對性實施的專案內容: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陪伴、助學等等。

如果說有什麽關鍵詞能夠概括宣恩縣義工協會在活水計劃下的成長經歷,那一定是「愛與成長」。一方面,張瓊和宣恩縣義工協會團隊數十年「愛」的堅守,不斷動員、吸引、感召父老鄉親一起用愛守護兒童,陪伴他們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我們也在此過程中見證了協會的不斷成長,成為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一股重要力量,把愛播撒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活水計劃專案介紹

針對欠發達地區社會組織發展薄弱、資源動員不足的問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於2020年發起活水計劃。活水計劃透過機構賦能和平台搭建,專項支持欠發達地區社會組織發展以及社會資源引入,助力欠發達地區建立起社會力量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2022年,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活水計劃-鄉村振興重點縣基層社會組織賦能行動,為欠發達地區培育一支紮根原生的規範化、專業化發展的基層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