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當了媽後為什麽跟自己的媽媽親昵不起來呢?說到心坎上了!

2024-09-09育兒

文 | uxhsbnjxh

編輯 | uxhsbnjxh

想要財神爺天天光顧?那就關註我吧!點贊關註,日進鬥金,心想事成!

翻看朋友圈,鋪天蓋地的曬娃日常,閨蜜小A又雙叒叕和婆婆因為育兒問題了,評論區裏, 大家紛紛吐槽著自家「難搞」的婆婆 ,仿佛天下婆婆皆「惡人」, 可我卻默默放下了手機 ,心裏泛起一絲難以言說的苦澀, 自從當了媽 ,我好像和自己的親媽也親近不起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曾經, 我和媽媽無話不談 ,親密無間,可自從孩子出生, 我們之間的距離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 看得見彼此 ,卻怎麽也觸摸不到對方的真心,以前,媽媽總愛粘著我,恨不得時時刻刻知道我的動向,現在,我主動和她分享孩子的照片、影片,她卻只是淡淡地回復一句「挺好的」,仿佛隔著螢幕的不是她的寶貝外孫,而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

難道,當了媽就註定要和上一輩漸行漸遠嗎?難道親情真的抵不過「婆媳關系」這個千古難題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 仔細想想 這其中的微妙變化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身份的轉變 ,讓我們對彼此的期待、對愛的理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成為母親,意味著我們從此多了一重身份,肩上多了一份責任, 我們不再是那個可以肆意撒嬌、依賴父母的小女孩 而是要獨當一面、為孩子遮風擋雨的「超人媽媽」 ,我們開始事無巨細地操心著孩子的吃喝拉撒, 開始為孩子的未來殫精竭慮 ,這種身份的轉變,讓我們變得更加敏感、脆弱,也更加渴望被理解、被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我們的媽媽, 她們也同樣經歷著角色的轉變 ,從「女兒奴」到「姥姥/奶奶」,她們對我們的愛並沒有減少, 只是表達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她們或許不再像以前那樣事事親力親為,但她們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 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她們或許不善於表達情感,但她們對我們的關心和牽掛卻一點也不少

除了角色的轉變,兩代人之間不同的成長背景、生活經歷、價值觀念,也為這段親情增添了一絲微妙的「隔閡」, 我們這一代 ,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相對獨立自主,也更註重自我感受, 而我們的媽媽 ,她們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更註重勤儉節約、吃苦耐勞,也更習慣於用傳統的觀念來教育下一代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種觀念上的差異,在育兒問題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我們會為了孩子的早教課程花費巨資 ,而媽媽們卻認為「孩子就應該在玩耍中長大」;我們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 而媽媽們卻覺得「孩子玩什麽都一樣 ,重要的是開心」,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分歧,卻像一根根刺, 紮在我們和媽媽的心頭 ,讓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除了心理和情感上的因素

,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客觀因素,也為這段親情增添了一絲無奈, 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壓力 ,讓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忙於工作、忙於照顧孩子, 常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 ,忘記了他們也需要陪伴、需要關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在親情中似乎並不適用,長時間的缺乏溝通, 讓我們和父母之間產生了無形的隔閡 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無話不談 ,取而代之的是客套的寒暄和敷衍的回應,我們和父母之間,仿佛隔著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彼此渴望靠近,卻又無從下手

那麽

當了媽之後 ,我們該如何與媽媽相處,才能重拾往日的親密呢?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

試著理解和包容媽媽,我們要明白, 媽媽的愛不會因為我們身份的轉變而減少 ,只是表達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她們或許不善言辭 ,但她們的行動卻充滿了愛意,我們要學會用心去感受媽媽的愛,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抱怨

積極主動地與媽媽溝通

,不要總是等著媽媽主動來找我們,我們也要主動去關心媽媽的生活,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 我們可以經常給媽媽打打電話 ,聊聊家常,也可以抽空回去看看媽媽,陪她聊聊天、散散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

嘗試找到共同話題, 創造共同回憶 我們可以和媽媽一起做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 ,例如:逛街、旅行、看電影等,透過這些共同的經歷, 可以拉近我們和媽媽之間的距離 ,增進彼此的感情

當了媽,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和媽媽漸行漸遠,只要我們用心經營,用愛呵護,這段親情依然可以像從前一樣溫暖而美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分享正能量,無侵權意圖,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