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歲孩子打激素長高後頻繁生病#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受到廣泛關註。
在國內青少年平均身高不斷增長的時代,身材矮小者容易缺乏自信,影響交友,甚至在就業時碰壁,這讓不少家長感到焦慮。若自家小孩在發育過程中身高不及同齡人,家長們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難安。
「打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長高」,在聽到這樣的說法後,許多家長湧入醫院要求醫生為孩子註射生長激素,但也有不少孩子在打針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案例。
生長激素到底能不能打?副作用都有哪些?孩子想要追高,有什麽途徑?
生長激素需求暴漲
在大多數家長眼中,對孩子身高發育情況的重視程度,不比學習能力低。同齡人中,若自家孩子的身高偏低,或是想孩子長得更高,家長們便會想方設法四處打聽長高「秘訣」。
在搜尋引擎輸入「兒童增高」,可看到多項相關廣告,其中就有不少廣告暗示家長可透過打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高。
社交平台上,亦可看到眾多關於「生長激素」的話題、發帖等。其中,不乏家長分享註射生長激素後孩子確實長高一些,同時也有家長求助咨詢相關問題,如打了生長激素是否會有副作用,什麽情況下可以帶孩子去打生長激素等。
這都反映出,生長激素的關註度較高,同時,也折射出市場對生長激素的需求度較高。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的人生長激素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6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1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9.3%。2022年,中國在全球的人生長激素市場占據最大份額,達34%。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人生長激素市場規模將達到48億美元。
隨著市場需求及規模的大幅增長,國內人生長激素龍頭企業金賽藥業(長春高新000661.SZ控股子公司)在近年的業績亦呈穩步上升趨勢。
據長春高新年報披露,子公司金賽藥業作為國內第一家重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長期致力於兒童矮小癥治療藥物重組人生長激素的研發、生產。1998年,金賽藥業上市了國產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2005年上市了亞洲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水針劑;2014年,上市了全球第一支PEG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水針劑。
目前,金賽藥業作為全球少數擁有全產品線的人生長激素廠家,國內市占率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18—2023年,金賽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96億元、48.22億元、58.03億元、81.98億元、102.17億元、110.84億元,6年間營收規模已翻2倍有余。
身材矮小不是打生長激素的唯一指標
人生長激素究竟為何物?打了生長激素就能長高嗎?
資料顯示,人生長激素,是由腦垂體前葉生長素細胞分泌的一種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人體軟組織及骨骼的生長、調節機體代謝和生長發育。缺乏生長激素,會導致患者生長速度減慢,身高低於同年齡兒童,且多數會出現青春期發育延遲。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具備與人體分泌的天然生長激素同等作用,透過臨床試驗證實,生長激素可顯著改善身高增長速率,已廣泛套用於治療PGHD(生長激素缺乏癥)。
也就是說,註射生長激素可使兒童身高有所改善。那所有的兒童都能註射生長激素嗎?
據【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範套用的建議】,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慢性腎功能不全、特發性矮身材、短腸症候群等可能導致兒童身材矮小,上述適應證的兒童身材矮小可透過生長激素改善,但具體診治方案需經醫生的全面評估。
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釋出的相關檔,通常應進行兩項不同的生長激素刺激試驗,生長激素峰值水平≤10ng/ml,表明兒童可能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
此外,兒童身高比同年齡、同種族、同性別的正常人群的平均身高至少低2個標準差;身高增長速率低於同齡、同種族、同性別兒童的正常範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水平異常降低等,都可能表明存在生長激素缺乏癥。
國外的相關文獻對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亦給出指引。據美國知名制藥企業默沙東的醫學專業人士版診療手冊,生長激素缺乏癥的通常表現為生長衰竭,有時會伴有牙齒發育延遲。具體表現為身高低於第3個百分位數,生長速度4歲前<6cm年,4~8歲<5cm/年,青春期前<4cm/年。
該手冊還指出,目前,公認的生長激素缺乏癥診斷指南需要整合生長標準、病史、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測結果。
換句話說,兒童註射生長激素需要指標,不能單憑小孩身高矮就判定要去打生長激素。
丁香醫生平台上,對生長激素不良反應的說明主要包括良性顱高壓、血糖影響、甲狀腺功能低下、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誘發原有腫瘤可能、色素痣、手腳變大、註射部位紅腫皮疹、中耳炎、胰腺炎、男性乳腺發育等,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3%以下。
此外,符合註射指標但患有糖尿病兒童、骨骺已經閉合的兒童、顱腦損傷患兒、伴有嚴重肥胖或是嚴重呼吸功能受損的小胖威廉症候群患兒等,都不適宜使用生長激素。
需註意的是,註射生長激素有可能出現副作用。社交平台及新聞報道,很多孩子不缺生長激素,但家長因「身高焦慮」仍執意帶娃去打針促長身高,打完之後孩子身高的確長了一些,但同時也出現肌肉酸痛、體質變差經常感冒發燒、頭暈嘔吐等副作用。最後家長不敢繼續冒險,讓孩子停止打針。
代購亂象叢生,專家建議正視身材矮小
在身高競賽面前,帶孩子打生長激素就像是一場「賭博」,幸運兒可以順利「追高」免受副作用困擾,很多家長便是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跑到醫院找醫生開單要求給娃打生長激素。
那麽,生長激素的價格如何?各類生長激素是否存在差異?
廣醫三院的兒科主任醫師陳耀勇在接受【消費者報道】的采訪時稱,目前生長激素主要有三種劑型,粉劑(短效)、水劑(短效)及長效制劑。從治療效果看,在劑量相同的情況下,三者治療效果無明顯區別。不過,在價格上三者存在較大差異。其中,粉劑價格每毫克21元~35元,水劑價格每毫克105元左右,長效制劑每毫克約350元。
按註射周期看,短效制劑需要每天註射,長效制劑需每周打一次。在使用便利性及患兒依從性方面,陳主任表示,長效制劑好於水劑(短效),水劑(短效)好於粉劑(短效)。這主要系,短效制劑為提高患兒依從性,常常采用打六天停一天,甚至打五天停兩天的策略,給患兒放假的感覺和心理調整的機會。而長效制劑相當於每天使用的效果。
經計算,每月註射生長激素的費用大約在504元~2520元。而公開資料顯示,兒童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部份孩子可能1至3個月可看到一定成效,部份孩子見效時間晚,可能需要6個月至1年,若想獲得最佳生長效果,治療可持續數年時間。這從側面反映出,註射生長激素的費用不低。
但如前文所述,對於指標正常的孩子,不具備註射生長激素的條件,而該類藥物屬於處方藥,沒有醫生開具的處方,即便家長想帶孩子「追高」也只能被擋在門外。
一邊是需求快速增長,另一邊是高利潤回報,這就催生了代購群體。
據法制日報,為了讓孩子長高,家長們在網絡上尋求拿藥渠道,並組建了社交群。該報記者透過社交群聯系上群主,並請求代購生長激素,對方展示了從醫藥代表處購得的藥劑,並稱藥劑均為醫藥代表實名購買。該報道還指出,群內可看到群友發訊息稱藥劑已收到,打完跟醫院的效果一樣好。
針對代購現象,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任戰敏表示,對於兒童使用生長激素,目前僅有醫學層面的規範,缺乏法律層面的規定。想要遏制兒童生長激素隨意註射的問題,還需加強法律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從根源上規範生長激素的使用,切斷兒童生長激素的利益鏈條,杜絕一切損害兒童權益的藥物濫用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思智稱,很多長不高的孩子,並不一定是缺乏生長激素導致。遺傳因素、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因素也會導致孩子長不高。此外,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對孩子身高有重要作用,日常註意營養補充、加強運動、規律作息等可促進孩子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