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為啥老人付出所有,卻得不到兒女的感恩?

2024-02-10育兒

文/越越爸育兒

老人疼愛兒女是本能,兒女疼愛老人靠良心。

從生兒育女那刻開始,中國式父母活著的方式大多是以兒女為中心,要麽生活上盡心呵護,要麽經濟上苦苦扶持,要麽精神上竭力滿足。

縱然虐待了自己,也深怕虧欠了兒女……

如此嘔心瀝血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將孩子拉扯長大,原本想著就算沒有功勞,但憑借多年以來的苦勞應該能在晚年挺直腰桿,或多或少都能有些指望。

可回到現實,在兒女面前,不僅說話要看臉色,做事要挑場合,一舉一動還得觀摩神態,再三權衡後依然一副畏畏縮縮的模樣。

這一切,只因被刁難多了,只因被嫌棄慣了,只因被斥責怕了……

其中心酸與無奈的程度,恰如莎士比亞所說: 「不知感恩的兒女,比毒蛇的利齒更刺痛人心,比毒液更致命。」

作為老人,很難想通的是,明明已然把兒女放在心尖,已經為他們付出了所有,為何到頭來卻得不到感恩,反而是以怨報德呢?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既有老人的問題,也有兒女的責任,簡單歸納一下,大致就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01 索取面前,良知是一種考驗。

索取是順應人性,感恩需考驗良心

曾經聽過一句話: 「我們對人性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只要是個人,都會有良心和良知。」

這樣的誤解,也同時帶來了許多困惑,讓我們容易在越是親近的關系中,越篤定人性美好的一面。可一旦遭遇到自私和沒良心時,要麽因措手不及而狼狽不堪,要麽因無從應對而傷痕累累。

就拿部份老人和兒女的關系來說,多年相處下來,前者兢兢業業的付出和犧牲,後者坦坦蕩蕩的索取和依賴。

在某個階段,這種方式能維持一定的平衡,可久而久之,必然會面臨被打破的命運。

當老人的付出和犧牲沒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之時,當兒女的索取和貪婪到了令人發指之時,雙方都會呈現愈發難受的現象,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情感上的炸裂,後者是價值上的不滿足。

老人的有求必應,讓兒女習慣了索取,沈浸在這種不勞而獲的快樂之中,就如同開啟了潘朵拉魔盒,將人性劣根的一面全都釋放出來。

於是,在兒女身上,良知與自私會進行一場殊死搏鬥,但從通常來看,前者往往會敗下陣來,屈服在後者的陰影之下。

此情此景,老人再要求兒女感恩,本身無異於癡人說夢。

越越爸就曾說過: 「人老了,不要掏心掏肺的對兒女,因為你能得到的多半有限,還可能是一個個慘不忍睹的教訓。」

所以,一味索取的兒女大多都不知道感恩,其背後的邏輯只有理所當然和理直氣壯,而老人需要反省的是,若不是自己一步步的縱容,如今又怎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02 感動了自己,卻打動不了兒女。

不在同一頻道,任何付出都產生不了共振。

演員陳數曾說: 「遲早一天你會明白,任何長久的人際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和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多讀兩遍,或許你也會被這句話驚醒……

提到老人給兒女的付出,簡直是數不勝數,從吃穿住行到言傳身教,哪裏沒有為人父母的身影?

翻開那些塵封的歲月,細數那些歷歷在目的過往,太多老人都會把自己感動的潸然淚下,對兒女的情分也好,本分也罷,雖談不上完美無缺,也算得上俯首甘為孺子牛了。

可細掰這些付出,除了給兒女帶來足夠的便利,除了給兒女帶來更多的安逸之外,又有多少能直擊他們的內心,引起情感上的震動呢?

事實證明,老人越是自我感動式付出,兒女越會辜負和背叛這份情感:

你包攬的責任大了,兒女就多推諉;

你吞下的苦果多了,兒女就常欺負;

你忍耐的時間久了,兒女就更貪婪。

長此以往,當兒女習慣了這種自我感動式付出之後,也就忘記了為人子女也應該給老人一點啥,哪怕是些許情感上的溫暖。

越越爸就曾說過: 「所有自我感動式的付出,都將背負命運的審判,要麽窒息他人,要麽扼殺自己。」

所以,當老人的付出打動不了堅如鐵石的兒女之時,就不要一遍遍感動自己而擁有一顆菩薩心腸,這樣只會被架在火上炙烤。

03 靈魂跪的太久,蹲著也會恐高。

踮起腳尖和卑微入塵的愛,既站不穩,又扶不起。

曾聽過一句話: 「修行一輩子,與其卑微的乞求,不如高傲的轉身。」

這般淺顯的道理,其實大多數老人都懂,也憧憬能如此活著,可真要用到跟兒女的關系之上,思想的巨人和行動的矮子,這兩種角色會在彈指間完成轉變。

畢竟在兒女面前,大多數老人已然適應了把自己的主意當意見,習慣了把自己的要求當乞求。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換過來理解,伸手可能也不會打可憐人。

於是:

忍耐嘛,反正尊嚴也不算個啥;

退讓嘛,反正底線也不知在哪;

妥協嘛,反正原則也不需捍衛。

久而久之,尊嚴喪失殆盡,靈魂也跟著無限趨近於卑微,甚至偶爾在兒女面前強勢一把,要麽怕這怕那,要麽首鼠兩端。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你若是一個卑微到極點的弱者,那想和人平靜相處都是一種奢求,只因欺負和拿捏你都不用承擔代價,只因弱本身就是一種錯。

這一點,用在兒女身上也不例外,就更別談感恩了。

作家米蘭·昆德拉就曾說過: 「人一旦沈迷於自己的卑微,便會一直卑微下去,最後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所以,對老人來說,在兒女面前偶爾的忍耐和退讓,是對自身品質的修煉,可一旦尊嚴喪盡而靈魂跪著,那麽這片卑微的土地上連空氣都飄滿了有毒的花香。

04 我想說的是。

越越爸曾說過: 「父母是兒女的一面鏡子,兒女是父母的一段影子。」

老了以後,你最大的失敗不是少賺了多少錢,也不是沒過上想要的日子,而是傾盡一生心血,卻養不出一個感恩的兒女。 你需要明白,付出是為人父母的天職,教會兒女感恩也是為人父母的本分。

為啥兒女不感恩?因為良知考驗不過關;

為啥兒女不感恩?因為老人犧牲感太強;

為啥兒女不感恩?因為靈魂跪著太卑微。

人生如修行,在走的路上,你可能會迷茫,也可能會是非難分,那就感恩和善待老人吧,畢竟這是為人子女閉著眼唯一能做正確的事。

看到這裏,你知道兒女為啥不感恩了嗎?

歡迎關註【越越爸育兒】,一個專註為帶娃老人理智發聲的原創陣地,為你深度解析各類家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