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黃芪傷腎,長期喝黃芪水危害多?提醒:真正傷腎其實是這4種中藥

2024-10-03養生

張阿姨可是咱們小區裏出了名的養生達人,每天都精神煥發,那杯 黃芪水 就像她的養生秘訣一樣,從不離手,她總說,黃芪可是個好東西, 能補氣養血,讓身體更健康

可是最近,張阿姨卻像變了個人似的,整天愁眉苦臉的,就連那杯寶貝黃芪水都不見她喝了。

李叔好奇地問她怎麽了,她嘆了口氣,說:「唉,老李, 你是不知道啊,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黃芪水會傷腎,長期喝對身體不好 ,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這黃芪水還能不能喝啊?」

看著張阿姨一臉擔憂的樣子,老李心裏也跟著犯起了嘀咕, 這黃芪水真的會傷腎嗎?如果對身體不好,那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推薦呢?

黃芪作為傳統中藥備受推崇,然而關於其是否傷腎的爭議也屢見不鮮。

那麽, 黃芪究竟是否安全?長期喝到底有沒有隱患呢?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中藥呢?

01 黃芪長期泡水喝傷腎,是真的嗎?

黃芪,這種在中醫處方中常見的藥材, 已經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 ,其在多種中醫配方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對於廣泛流傳的「黃芪傷腎」的說法,我們應該理性看待,中醫典籍記載 黃芪性平、味甘,通常認為其無毒 現代科學研究也也沒有發現黃芪具有腎毒性

在中醫實踐中,黃芪不僅不傷腎,反而 常用於治療腎病引起的水腫

黃芪能夠 降低致炎因子 ,比如IL-1、IL-6、TNF-α的活性, 減輕腎臟的免疫炎癥反應 ,從而幫助降低蛋白尿和延緩腎臟纖維化,有效保護腎功能。

使用黃芪時,尤其需要註意的是, 對於特定體質的患者,黃芪可能會帶來不良反應:

1、陰虛者

這類人群常常表現為 口幹欲飲、手腳心發熱、潮熱盜汗 等癥狀,由於黃芪性甘溫,能助熱,可能會加重陰虛癥狀。

建議 和滋陰藥物如玉竹、麥冬或石斛等一起使用 ,以中和其熱性。

2、濕熱者

這部份患者可能表現為 口幹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幹燥或粘滯、面紅耳赤,舌象多為紅色,舌苔黃膩

由於黃芪的溫性特點,可能會加劇濕熱癥狀。

3、熱毒者

患有急性膿毒性感染的人群,比如 急性闌尾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腹膜炎或初起的皮膚瘡瘍 等,如果使用黃芪可能會加重熱毒癥狀,從而延緩疾病的康復過程。

02 黃芪和人參有何區別?長期喝有4個好處

黃芪與人參都是中醫中非常重要的補氣藥材,但是 它們的套用和效果有所不同

人參 作為「 補氣第一藥 」,適用於 急重癥狀 ,比如休克或虛脫,其強大的生命力復蘇作用非常顯著。

黃芪 主要用於 慢性病或體質虛弱 的補益,比如長期病後體虛、語音低弱等。

長期適量食用黃芪,可以帶來 多種好處

1、益氣固表

黃芪可以 增強體力,減少自汗和盜汗 ,適用於體虛多汗的人群。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特別適合 血虛、氣虛 的人,可以幫助 改善體質,增加血液迴圈

3、養顏美容

黃芪還有 改善皮膚血液迴圈和營養狀況 的作用,長期使用可以 讓皮膚光澤有活力

4、增強免疫力

黃芪含有豐富的 微量元素和胺基酸 ,適量服用可以 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03 黃芪不會傷腎,真正傷腎的是這4種中藥

雖然黃芪在正確使用下對腎健康是安全的,但 確實存在一些中藥因其成分和藥性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

1、含生物堿類中藥

比如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這些藥物含有的 三萜類化合物 可以 引起腎小管壞死及腎間質纖維化 ,可能會導致急性或慢性腎衰竭。

2、礦物類中藥

比如朱砂和雄黃,含有 重金屬元素(比如砷、汞)可以在腎臟累積,引起腎臟氧化應激反應和細胞雕亡 ,導致腎功能衰退。

3、動物類中藥

比如魚膽、水蛭、蜂毒和蜈蚣,含有 毒蛋白和神經毒素 ,可能會 引起腎小管和腎小球損傷 ,進而導致腎衰竭。

4、植物類中藥

比如巴豆、檳榔、牽牛子和山豆根,含生物堿,比如馬錢子堿可能會 抑制體內酶的活性,影響電解質平衡 ,導致腎功能問題。

中藥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其療效和安全性需要我們科學看待。

在使用中藥時,務必遵循醫囑,切勿盲目跟風或自行用藥,讓我們珍愛健康,從科學用藥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