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這27個訊號暗示你可能會「過勞死」,你占了幾個?

2023-12-24養生

很多人太累總會把「累死了」掛在嘴邊,生病的時候醫生都會叮囑你要多休,不要太過操勞。

因為太過勞累真的會讓我們「累死」、「猝死」,或者說會讓我們「死得太快」,即「過勞死」。

而所謂的「過勞死」就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

怎麽知道自己是否「過勞」呢?

日本公眾衛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曾對日本「過勞死」高發現象做過詳細研究,從預防角度,他們列舉了27種過勞癥狀和因素,這27項癥狀和因素分別是:

(1)經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飲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頸部發木發僵。

(5)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6)有一點小事也煩躁和生氣。

(7)經常頭痛和胸悶。

(8)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電圖測試結果不正常。

(9)體重突然變化大,出現「將軍肚」。

(10)幾乎每天晚上聚餐飲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經常不吃早飯或吃飯時間不固定。

(13)喜歡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煙30支以上。

(15)晚上10時也不回家或者12時以後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單程占2小時以上。

(17)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經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兩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律。

(23)最近有工作調動或工作變化。

(24)升職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來加班時間突然增加。

(26)人際關系突然變壞。

(27)最近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研究者認為,在這27項癥狀和因素中占有7項以上,即是有過度疲勞危險者,占10項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過勞死」。同時,在第1項到第9項中占兩項以上或者在第10項到18項中占3項以上者也要特別註意。

何為疲勞?

很多人對於疲勞很能主要認為就是幹各種體力勞動,其實,疲勞也分兩種:

  • 一種就是我們普遍認為的幹體力活動,滿頭大汗的疲勞,確實勞累,這種是我們身體上的勞累;
  •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需要思慮、思考、需要耗腦力、消耗精神、操心擔心的勞累,這種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 心太累 」,這樣也是一種勞累一種疲憊。
  • 很多人生病了,可能身體在休息什麽也做了,但是心思停不下來,依舊在萬分思慮,這樣並不利於身體健康恢復。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有的時候運動也是一種休息,比如現在很多人的工作都是久坐辦公為主的,身體保持久坐的姿勢也會覺得疲勞,這個時候你需要起身活動活動或者運動一會兒,這個時候的運動對於身體來說也是一種休息放松。

    很多人對於休息的理解可能就存在這樣的偏差,比如大多數人覺得躺著玩手機應該算得上最為愜意的休息方式了,但是躺著玩手機的你真的得到休息了嗎?

    休息的目的是讓你的疲勞得到緩解,但是躺著玩手機似乎並不能讓你的疲勞得到緩解,反而可能讓你覺得更加疲憊吧!

    所以以上我們列舉的27條關於「過勞死」的高危現象,想要表達的是我們要懂得適當的勞逸結合,學會自我調節休息放松,如何去避免「過勞」呢?

    其實就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而已,需要我們勞逸結合,既要保證合理的休息,也要維持有適當的運動活動。同時像熬夜、久坐、飲酒、飲食不規律等這些也是值得我們去關註避免可能導致過勞的問題。

    而就我來說,避免「過勞」就是:

    如果你是一個體力勞動者,那麽你應該舍得花些時間坐下來偶爾搞一些腦力活動,比如下棋智益遊戲;

    如果你是一個腦力勞動者,那麽久坐應該屬於你的日常,建議你應該抽時間讓自己的大腦放空,適當的運動活動身體,比如跑步、打球、爬山,散步等,讓你的大腦得到休息,也讓你的身體得以活動。

    這一總結不就是四個字「 勞逸結合 」?此外還得加上保證充足睡眠,規律飲食,那麽基本就能避免絕大部份的過勞問題了。

    參考來源:【越活越健康】柟紫菁主編,企業管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