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俯仰之間,中醫撲面而來!

2023-12-08養生

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 俯仰文化 」,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詩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古詩中有著「俯仰」視角的詩句更是比比皆是,就連李白的【靜夜思】中膾炙人口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都脫不開這個痕跡,【孟子】也說過「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

美學大師 宗白華先生就曾指出:「(中國人善於)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 俯仰往還,遠近取與,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也是詩人的觀照法」。

這可說是中國人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這既是一種藝術、情感、感性的視角,更多的是一種觀照事物的理性的視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中國人獨到的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即「 仰觀俯察 」。

這種傳統來源於【周易】,相傳當年伏羲氏治理天下,「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畫八卦,定人倫,規天矩地,率先開創了中國法天而治、仰觀俯察的傳統。具體講就是透過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遠悟萬物之理,近取身心感受,形成一套中國式的致知途徑與思維模式。

作為發源於易學的中醫同樣處處秉承了「俯仰」的特質和精神。

仰觀

「天人合一」觀對中醫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流入血脈,滲入骨髓」。

【素問·寶命全形論】日:「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呂氏春秋·貴生】日:「人之與天地也同……其情一體也。」

這就是說人的生命是由「天」(大自然)的「氣」合「地」的「氣」而形成的。而人體的構造與自然界的構成也有相應性。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最終概括為「人身一小天地也」。

人法則天地,合約於道,必益壽而盡終其天年。那麽,人體如何法則天地呢?那就是透過兩條通道:一是神機,一是氣立。其根源於外、根源於天的,名日氣立;根源於內、根源於人的,名日神機。

氣立的實質是什麽呢?是指宇宙間的三陰三陽,即中醫所說之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六種存在。神機的實質是什麽呢?是指與天之氣立息息通應的臟腑經絡。

說到這裏,五運六氣就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與天地日月星辰(天幹地支來表述)息息相關,天生的體質已然形成,後天的疾病源於先天。他的生長壯老已、他的疾病、個性,乃至壽命都會受到這個初始狀態的影響。 所以慢性病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先天稟賦。

此是中醫裏人之健康與天地關聯的最強註解。

平視

中國自古有「天、地、人」三才之說,為醫者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道不遠人,聖人近取諸身。 陰陽者血氣之男女。身體發膚,汗便咳喘,煩滿痞痛,腫脹靜躁,淡語癲狂,行住坐臥等都是中醫辨證的重要標誌物。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份,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沈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醫門法律】言:「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

其中又首重望診,望診被稱為四診之首,其特點是直觀、快捷、易被醫生察覺,古語有雲:「望而知之謂之神」。【丹溪心法】言:「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望診除神、色之外,辨別舌之小象亦可明整體之大象。

「望以目察,聞以耳占,問以言審,切以指參。明斯診道,識病根源,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四診認知其實也是對機體體癥的形(聲)之 進行 抽「象」 ,並將抽出來的癥「象」放在陰陽之象的邏輯之網中加以比類,從而得出癥狀的病理意義。所以,中醫四診相參的邏輯內涵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彰顯中醫特色。

俯察

所謂「天地賦形, 不離陰陽,形色自然,皆有法象」 。草木藥材皆是如此,秉天地之氣而生,因天地、四時、陰陽、五行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象」,「 溫涼寒熱,四氣是也,皆象於天」 。大自然除了賦予人們谷物果實之外,林林總總的藥材之豐亦足當「品類之盛」了。

【素問·示從容論】︰「援物比類,化之冥冥...…..不引比類,是知不明」,取象比類思維是傳統中醫的固有思維方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大千世界,無處不是象。

中國古代的中醫大家們,根據中藥的外形、質地、顏色、氣味、潤燥、習性、 生成環境等物象,透過比較、歸納、類推、聯想等方法, 套用象思維,取象比類,逐漸形成了中醫特色的藥性法象理論, 用於闡釋中藥之功效及作用機理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除了嘗藥之外,在辨藥識藥的過程中,古人也運用了獨特的藥象思維,「物有其性,性有其用」,用藥就是在體察萬物,每味藥的氣、味、色、形、質、性情、部位、所生之時、所成之地等等,無一不可為象。

正如清代徐靈胎【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所說: 「凡藥之用,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質,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臟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如【本草備要】對於龜板與鹿膠的功效論述頗為形象生動,其中日:「龜、鹿皆靈而有壽。龜首長藏向腹,能通任脈,故取以補心、補腎、補血,以養陰也。鹿鼻長反向尾,能通督脈,故取以補命門、補精、補氣,以養陽也」。正是「取象比類」思維之運用。

總之,【周易】中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仰觀與俯察代表了中華民族祖先觀察世界的方式,並由此演繹衍生出了中華文明的一系列特質,中醫是特殊的載體。有「觀」,有「取」——仰觀俯察,近取遠取。中醫五運六氣、辨證施治、藥性歸經理論,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概括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