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BMI是一個往往廣受女性朋友們關註的數據,它是一個能向女性們傳達自身身體健康情況的數據,這也說明BMI是和健康息息相關的。
一般來說,女性會頻繁地關註這個數據,而BMI指數適合男性還是女性呢?
什麽樣的人BMI差?
什麽樣的人BMI好?
女性的BMI到底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呢?
什麽是BMI?
BMI是「Body mass index」的縮寫,轉譯過來就是身體質素指數,是一個用於評估體重和健康之間相關性的指標。
BMI數值根據身高和體重來計算,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透過這項簡單的計算,個體就可以獲得一個BMI值,該值可以用來判斷其體重是否處於健康範圍。
BMI值的範圍被劃分為五個類別,以便於判斷個體的健康狀況:
- 1. BMI < 18.5: 體重過低
- 2. BMI 18.5-24.9: 健康體重
- 3. BMI 25.0-29.9: 超重
- 4. BMI ≥ 30: 肥胖
- 5. BMI 35-39.9: 中度肥胖
- 6. BMI ≥ 40: 重度肥胖
此分類方法有助於更好地評估個體的健康風險。
然而,僅僅依靠BMI值並不能完全令人滿意地判斷個體的健康狀況,因為BMI並沒有考慮到其他重要因素,如年齡、性別、肌肉量和身體組成。
因此,在判斷個體是否健康時,還需要結合其他數據進行判斷。
比如,老年人較年輕人更容易超重或肥胖,部份老年人即便BMI偏高,但也可能並未引發相關疾病,這是因為老年人肌肉量相較年輕人減少,導致脂肪比例在身體總重中的比例增加,所以BMI也隨之升高。
理想的BMI數值範圍。
2002年,中國慢性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中國人的情況制定了一個新的BMI標準,只不過結果和國際公認標準極為相似:
- 1. BMI < 18.5: 體重過低
- 2. BMI 18.5-23.9: 健康體重
- 3. BMI > 23.9: 超重
- 4. BMI ≥ 30: 肥胖
- 5. BMI <20: 危險因素較小中等肥胖
- 6. BMI 30-35: 危險因素較大中度肥胖
- 7. BMI ≥ 35: 危險因素居高不下重度肥胖
所以,如果一個女性朋友的BMI在18.5到23.9之間,基本上就可以認為該女性的身體比較健康。
但是,許多女性朋友都還是會非常關註自己這個數值及這個數值所帶來的影響。
這又是為什麽呢?
女性比較關註自己的BMI。
這都和社會對女性體型的認知有關,不得不說,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大家會覺得長相好看、身材好的女性是更受歡迎,而有些人就是看不慣女人胖一點,這部份人的觀點往往會影響到一些不太自信以及長期以來就存在身體形象焦慮的女性,加上媒體如今也普遍喜歡把瘦身材當做美,導致許多女性朋友不得不好好關註起自己的BMI數值,以確保自己的身體和身材始終都是好看的。
這可能會導致許多女性朋友面臨一個兩難選擇。
比如,生育後孕育著光芒萬丈,當她們準媽媽的時候,所遇到的一切美好都會覺得無比開心,同時伴隨著生育的還有自己不斷發福的身體。
生育對於女性來說本身就是一件體力活,並且生完子才能將身體發福帶來的很多問題解決,所以不少女性就將自己發福視為有別於其他人的驕傲,並且會在生育後的漫長歲月中比較自信地面對自己的身材。
但是,也有一些人,甚至是她們的家人會始終將這個問題放在心上,所以,這些女性朋友就只能在享受生育快樂的時候也面臨著身材走樣的問題,這不僅給她們的自信帶來了問題,有時候甚至還會讓丈夫覺得她們非常醜惡,這讓許多女性朋友同時面對著生育帶來的快樂與憂愁。
而且,一些女性還可能因為生育過多孩子導致自己沒辦法完全恢復到原來的模樣,一些女性可能會選擇減肥來減去多余的肉,而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歲數大了不想再折騰身體,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理自己,但是又會面臨著子女期望自己的身材越來越緊張,這種時候,她們可能都會拿自己的BMI作為杠桿,一方面還要求自己減肥、管理自己,一方面為了不傷心情,也會選擇放寬標準,不再追求自己的BMI一定要在18.5到23.9之間。
結語
所以,女性們,你們覺得自己的BMI是越大越好嗎?
還是越小越好?
其實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無論自己的BMI如何,都要努力讓自己的身體保持一個健康範圍內,其次就是個體所需,只要能夠接受自己,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美學呢?
然而,把目標設定得太嚴格會導致沮喪和焦慮,因為實作這些目標可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時間。
因此,與其將目標設定得太遠,不如將其設定得適度合理,具體而言,可以設定更小的目標,例如每周減掉0.5到1公斤,而不是一下子就要求減掉20公斤。
其次,在醫療管理方面,醫療機構可以考慮引入更個人化的方法,為每位患者設計一套適合其身體狀況和需求的改善方案。例如,如果患者由於工作壓力而感到疲憊,公司可以提供心理咨詢,以幫助其應對焦慮情緒,同時建議健身房提供私人教練指導,幫助患者獲得更有效的鍛煉效果。
最後,應該倡導社會更加開放、包容和理解的態度,以減輕患者應該給他人帶來快樂這種觀念所造成的壓力。健康應該是每個人都享有的權利,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你的體態並不能決定你的價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