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體內濕氣大怎麽辦?健脾祛濕,試試按揉這四穴

2024-07-01養生

身邊一朋友總是苦惱每天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膩且多便,還身體困重、頭發油膩、疲倦無力,照鏡子發現舌頭邊緣猶如鋸齒一般,遇到陰天下雨,上述癥狀就會加重。他透過查詢資料、咨詢醫生,得知是體內濕氣大的原因,便向我求助有無簡便、易操作的穴位按揉方法,可以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我向他介紹了太白、章門、脾俞和陰陵泉等四穴。

中醫對濕的認識

濕,本為自然界六氣之一,當濕氣過勝,傷人致病,便成為濕邪,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的致病特點。濕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之邪為病,長夏居多,但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由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水中作業等環境中感受濕邪所致。濕濁內生,即為內濕,是由於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功能障礙,引起濕濁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又稱為脾虛生濕。內濕的產生多因過食肥甘、嗜煙好酒、恣食生冷等,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所致;或情誌抑郁,肝失疏泄,氣機不利,使脾輸布津液出現障礙,聚而成濕所致;同時脾主運化也有賴於腎陽的溫煦氣化。濕濁可以聚而成痰,留而為飲,積而成水,變生多種病患。

濕性重濁黏滯,易傷陽氣,多阻遏氣機,阻滯部位不同可表現為不同的癥狀,如濕邪留滯經脈之間,可見頭悶重如裹,肢體重著或屈伸不利;濕犯上焦,可見胸悶咳嗽;濕阻中焦,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黏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可見腹脹便溏、小便不利;水濕泛溢於皮膚肌腠,則發為濕疹、水腫。

外濕和內濕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濕邪外襲易傷脾,脾失健運又滋生內濕;內濕素盛之體,易感受外濕而發病。外濕致病,重在驅邪;內濕致病,重在健運脾胃。濕邪還會與熱邪、寒邪、風邪、暑邪相兼為病。

腧穴調理

太白

太白,足太陰脾經腧穴,在足內側緣,當第1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處。太,大之意;白,指五行中金的顏色,脾屬土,能生金,金氣隱伏之意。太白具有健脾化濕、理氣和胃的功效。太白為脾經輸穴,「輸主體重節痛」,可以治療濕困脾土導致的肢體沈重和關節疼痛;太白又為原穴,是脾的原氣留止的部位,可調節脾臟及脾經的急、慢、虛、實諸癥。故選取太白穴按揉,能有效健脾益氣、除濕化痰。

章門

章門,足厥陰肝經腧穴,在側腹部,當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簡便取穴為屈肘合腋時肘尖正對的地方。章,有彰盛之義;門,指出入要地,本穴為章身之衣與屏障內臟的門戶,故名,具有健脾消脹、和胃利膽的功效。章門為脾的募穴,是脾氣結聚的地方;因五臟皆秉氣於脾,本穴為八會穴中的臟會,故可治療五臟疾患。拍打該穴,可疏肝理氣、利膽助消化,對脾虛濕聚引起的腹型肥胖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脾俞

脾俞,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本穴位近脾臟,是脾氣輸註之處,主治脾的疾患,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的功效。脾俞為脾的背俞穴,不僅主治腹脹、腹瀉等脾的慢性虛弱性病癥,還可治療脾虛引起的濕邪諸癥,故日常按揉脾俞可增強脾的運化功能,亦可采取刮痧、拔罐等方法,增強療效。

陰陵泉

陰陵泉,足太陰脾經輸穴,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膝之內側為陰,脛骨內側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如泉,故名陰陵泉。由穴名可知穴位功能,穴內經氣如泉水之外流,具有健脾滲濕、益腎固精的功效,是臨床上治療脾虛濕邪為患的常用穴位。按揉本穴,可有效健脾益氣除濕,緩解濕痰諸癥。

中醫認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氣引百病。日常調養身體,可結合體質,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山藥、冬瓜、薏米等健脾祛濕的食物;適當運動,促進氣血迴圈,加速體內濕氣代謝;若再配合按揉上述穴位,可有效起到健脾益氣、祛濕化痰的效果,亦可加用足三裏、三陰交、腎俞、胃俞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