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於無聲處讀【傷寒】1——太陽病的精髓

2024-02-02養生

【傷寒論】是醫聖仲景繼前人之絕學,集湯液之大成而創,為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著名學者章太炎,曾贊嘆說「余於方書,獨信【傷寒論】」、 「 中醫之勝於西醫者,大抵【傷寒論】獨甚!

自 【傷寒論】出世之後, 研究、闡發【傷寒論】的病、機、論、治為主的歷代醫家 ,不知凡幾, 論著達上千種,光宋金時期研究該書並成一家之言的,就不下80余家,著名的有龐安時、韓祗和、朱肱、許叔微、郭雍、成無己、王好古等人。有人形象地稱為「 一部傷寒論,半部中醫史 」。

被譽為「中國現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之一——胡希恕先生就說過:「這一生,經方是我做到最好的事」。

胡希恕先生謹守「六經、八綱、方證」三個層次的病機,通解【傷寒】、【金匱】,以臨床療效卓著而廣受贊譽。其「立方遣藥,雖寥寥幾味,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於仲景之學也。」

在【 胡希恕傷寒論講座 】中就多次提到: 只有通讀【傷寒論】多遍,仲景之意才能明了 ,才庶幾可至仲景告誡的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筆者學習【傷寒論】多年,深深體會到要讀懂【傷寒論】一書,「會通全書」 是最根本的途徑,殊不知,很多原意都隱在字裏行間, 必須於「無聲處」讀【傷寒】!

太陽病真義

【傷寒論】中以太陽病為抓手,其篇幅占六經病篇條文的44%以上。王肯堂說:「由太陽為三陽之首,凡陽明、少陽之病皆自太陽傳來。」可以說,【傷寒論】的太陽病篇是「傷寒」證治全過程的一個縮影。的確如前賢所說:「能否學好太陽病篇,是能否學好其他各篇的前提和關鍵」。

在五運六氣裏,太陽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胱。合起來就是「太陽寒水」,太陽以寒水主令,其中有三層含義:1. 太陽經是主水的。2. 太陽篇實際講的就是水的迴圈過程——水被陽蒸成氣,這個氣遇到高處的寒,就又復凝結為水,重新降下來,太陽經與水密不可分;水的蒸散或下降的過程發生障礙,就是太陽病,前者用汗法,後者用利水法。3.治太陽病就是「治水」。

利水解表法

太陽為諸經之藩籬,太陽病為邪在表,以發汗解表為正法,具體體現在以麻黃湯、桂枝湯為代表的解表諸方的運用中。而縱觀【傷寒論】太陽病表證中,亦有諸多非以發汗之法祛邪病愈的證治,如 利尿解表即為解表之變法,卻不為一般人所知

這也就是為什麽太陽病篇講了那麽多的利水方劑的原因,如苓桂術甘湯、苓桂棗甘湯、茯苓甘草湯、真武湯、五苓散、小青龍等等,五苓散就是其中的代表,是治療水蓄於膀胱的。胡希恕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 解表需利小便 」!

仲景在【金匱要略】中透過利尿而解除表證者不乏其例。如「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醫宗金鑒】釋:「脈浮,病生於外也,脈浮微熱,熱在表也。」可見本條表證較著,表證不解,在於膀胱氣化不利,熱不得泄,故仲景治療時,重在利水滲濕,而輕於直接解表,僅桂枝一味,在內助膀胱氣化時,微微解表。可見仲景旨在透過利尿而解表。

太陽與膀胱的關系

由於膀胱透過它的經脈與皮表聯系甚密,因此【黃帝內經】認為膀胱也是主表的,【靈樞·本臟】說「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足太陽經脈循行於頭背腰脊等陽位,太陽經陽氣透過足太陽膀胱經輸布於體表皮毛,並統攝營衛,具有顧護體表、溫陽肌膚、調節腠理開合、布散津液之功。

【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為水府,貯藏津液,為氣化之所,其氣化所出濁者為尿液排出體外,清者隨太陽經氣布散,上至臟腑,外至體表皮毛,停而為津液,而後又在營衛功能作用下布散以濡養周身,在體表代謝後化為汗液排出體外。

如此,足太陽膀胱經、腑相連,經氣周而復始。故太陽經氣調和,則太陽腑氣通暢;反之,若太陽經氣受阻,致經腑之氣不相順接,繼而影響膀胱氣化,津液凝聚而為水,即為膀胱蓄水證來路之一。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太陽經腑受邪,易從寒化。太陽經表受寒,邪氣循經入腑,郁阻腑之陽氣,內藏之津液無以氣化則易寒化為水,水性為寒且郁阻於內,氣化不出,因此可見小便量少難出、小腹脹滿等癥。

由於機體的正氣不夠充足,病邪可沿著太陽經脈到達膀胱臟腑,幹擾膀胱的功能,主要是它的氣化功能,導致膀胱對水液代謝的終端過程不能進行很好地處理,從而使水液得不到充分的氣化、布散,小便不通暢,水液就逐漸在膀胱蓄積起來,形成蓄水證。

所以,蓄水證和感冒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人一感冒就會小便不通暢,甚至幾天後一點也尿不出來,全身水腫,就是這個道理。隨著水蓄漸多,小便愈發不利,小肚子也跟著會脹滿疼痛。機體的水液蓄積在膀胱,還會造成全身水液分布失於均衡,下面的水多了,上面自然就會缺水,所以膀胱蓄水的患者還會有明顯的口渴癥狀。

常見變證

小便不利為氣化不利,水邪內停之反映,水邪內停則必然影響太陽腑氣不利、氣化失司。正如柯韻伯所說「若小便利,病為在表,仍當發汗,若小便不利,病為在裏,是太陽之本病,而非桂枝證為罷也,故去桂枝而居以苓術,……。」

臨床常表現為翕翕發熱,小便不利等證,其辨證為蓄水發熱,病機在膀胱,所謂「邪去而正安」,病位在下焦,當以通利小便為治療大法。正所謂「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也 。」

表不解兼水停有以下兩種證候:

外邪內飲證 ——外感風寒,表邪不解,引動蓄飲;或風寒犯肺,水道不利,致水飲內停,故證以咳喘發熱為主,但水飲病變化多端。又見水蓄影響下焦膀胱氣化不行,則小便不利,少腹滿等,治宜用小青龍湯解表發汗,溫化水飲。

內外水飲證—— 太陽表邪循經入腑,膀胱氣化不利,邪與水結於下焦;水飲停聚不能化生、輸布津液,則證以口渴、小便不利為主。或伴有惡風,發熱,汗出,脈浮或浮數等治宜化氣行水,兼以解表,用五苓散。

五苓散為表裏雙解的代表方

五苓散由五味藥物組成: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方中的茯苓、豬苓都是菌類的東西,滲濕利水的效果特別好,尤其是豬苓利水效果最佳。澤瀉也是一味非常好的利水藥,且可以保護腎臟和膀胱,【藥性賦】上記載它利水而不傷陰,就是具有護腎的作用。這三個藥物配合在一起,能明顯促進小便量的增加,以排出膀胱內多余的邪水。

五苓散證是以口渴、小便不利為主證,其因太陽表邪未解,隨經入腑,致使水蓄膀胱,氣化不利,證屬表裏同病,以膀胱氣化不利為主要病機。其病因中必有表寒之邪,核心病機為太陽經腑之氣不相順接,津液寒化為水。

桂枝在這裏起溫陽化氣的作用,蒸發膀胱內殘余的水分。白朮健脾補土,起到一個築堤攔壩的作用,以防止膀胱蓄積之水上沖淩心。藥物雖不多,但分工明晰,各司其職,從三個方面遏制蓄水的泛濫,組方不可以說不嚴謹。

正如柯琴在【傷寒來蘇集】中所說:「必藉桂枝之辛溫,入心而化液;更仗暖水之多服,推陳而致新。斯水精四布而煩渴解,輸精皮毛而汗自出……五苓因水氣不舒而設,是小發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氣,不是利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