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健康|胡藝源:以養心促養身,獲取安靜的力量

2023-12-27養生

有人將胡藝源形容為「說話聲音很輕柔,一個充滿溫暖且優雅的女性」。

在南京,胡藝源是健康養生領域的一個符號。她在容閣健康養生會館從容應對「生活方式病」已有10年之久,堅持理療、心療融合之道,幫助不計其數的人在這個顛簸的世界,找到一片寧靜的修身養性的港灣,邁過生活中的重重難關。

容閣會館位於河西樂基廣場1號樓四層,胡藝源每天在這裏做著「從心」「從容」的工作,這不僅僅是理念的實踐,也是身體力行的生命體驗。

「生活方式病」是已開發國家在對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了大量的流行病調查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就是人們的不良生活方式。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由於人們衣、食、住、行、娛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以及普遍存在的精神壓力,導致人的軀體或心理的不適。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胡藝源開始創業,但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北上京城,南下深圳,用幾年時間探究健康養生奧秘,先後考取中醫傳承非遺技師(高級)、高級中醫健康管理師、二級心理咨詢師等資質。並獲任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慢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

「現代人的時髦生活正在慢慢侵蝕健康,但是人們依舊麻木不覺。所以,只有養生生活化、生活養生化,才能與健康和美麗同行。」胡藝源秉持這樣的健康養生理念,面對接踵而至的「尋路人」。

一場疾病讓她覺醒

20年前,胡藝源生了一場病,刻骨銘心。

當時,連續高燒10多天,住院治療20多天查不出原因,身體像散了架似的難受。輸液、服藥,再輸液、再服藥,頭孢類抗生素每天周而復始地使用。經歷了反復拉扯之後,燒降下來了一些,但沒有完全治愈,醫藥費卻花了10000多元。並且人也陷入無盡的焦慮之中。這時,有朋友給她介紹了一位遠在泰州的資深老中醫,建議她去問診。

「後來回想起來當時的選擇,似乎冥冥之中註定我會走上健康養生的道路。」 胡藝源若有所思地說。

胡藝源

彼時,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了泰州,經過中醫的調理,花了沒有路費多的費用,讓她得以康復。那一刻起,她深刻地感受到中醫養生的博大精深,萌發了涉足這個領域的念頭。在家人的支持下,她踏上了學習深造之路。

這是她人近中年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疾病,讓理智在瞬間覺醒,並沒有被擊垮。她反思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習慣,雖然非常小心翼翼,微波爐怕輻射,不吃復合食品,定期體檢,但還是會被疾病盯上。這又是為什麽呢?

為了找尋答案,她多處求學,聆聽專家的課程,精勤研修,請教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創會會長郁德水、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慢康委姚金生會長、名老中醫等業界人士。認識到當今健康管理的主題是慢性生活方式的預防與控制,透過健康管理阻斷亞健康的自然行程,實施「飲食、身體運動與健康的全球戰略」,是預防控制代謝紊亂,促進健康的有效方法。

胡藝源認為,「生活方式病」也稱亞健康,其範圍很廣,現代白領階層普遍患有頸椎病、肩周炎、心理焦慮等問題,這與長時間伏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身體活動、工作和生活壓力有關。「生活方式病」正在以快速蔓延的方式侵襲著我們,它真正的危害不是來自疾病本身,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對危害健康的因素認識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腦子裏還沒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這才是它對人類真正的威脅所在。

「藝術滋養身心」的實踐

容閣是胡藝源始創的「健康管理」養生平台,具有豐厚的專業技術儲備和專家團隊支持,為各項預防康養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堅實基礎。

這個平台具有獨特的開創性意味。10年來,容閣以個人化客製服務,精研傳統古法養生,圍繞筋骨、慢病預防康養,開辦了養身養心沙龍、傳統文化和家庭養生及藝養文旅專案。

胡藝源參與旗袍會文化活動

胡藝源說:「我們的服務物件中,很多人熱愛傳統文化。我們就從這裏切入,滿足認知健康、身心兼修、防治結合、藝術滋養的需求。」

由於對國風服飾和旗袍的熱衷,胡藝源參與很多弘揚服飾和旗袍文化的活動。2018年8—12月,在南京電視台首屆「尋找南京城優雅女士」暨「九五禦帛」旗袍服飾大賽總決賽中,榮獲「最具魅力獎」,美得自信、坦率。

數月後,胡藝源又受邀參與「精彩江蘇——一帶一路·中國絲瓷藝術生活展」(英國站),以蘇派旗袍文化傳播交流身份遠赴英國倫敦,將旗袍之美呈現於倫敦。

容閣借助於各種文化活動平台,向人們傳達著健康管理中「藝術滋養身心」的理念。

2019年5月9日下午,「禪茶禪花養生•清涼茶語」雅集在南京名人城市酒店舉辦。胡藝源圍繞「容閣九雅」藝趣,以養身養心為主題,整場活動集古琴演奏、詩詞吟誦、插花藝術、禪茶語錄 ——【清涼茶語】、養身心得、家庭自我養護和急救措施等內容於一體,詮釋「以養心促養身,未病先治」的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那一天,山水畫名家張爾賓、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副秘書長茅國俊、澄和古琴館館主遊雪陽、江蘇格冠美術館館長王長才、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金純、紅學專家鄭立德、禪茶文化專家葛長森、文化學者劉傳俊等濟濟一堂,暢談融傳統古法養身與「九雅藝趣」(琴、棋、書、畫、詩、酒、歌、花、茶)養心於一爐的健康美學。

書法家在容閣寫春聯

胡藝源說,社會在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養生模式也隨之轉變,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和心理健康是大勢所趨。以「能量平衡,有效運動,量化管理」為核心,對有需求者進行健康資訊收集,危險因素評估,制定和實施健康促進方案,也是一種公共需求。

「讓每個家庭擁有一位健康管理師,將養生推廣套用於實踐,為更多的人送去優質的健康服務,是我和團隊矢誌不渝的方向。」胡藝源說這番話時,眼神是凝重的,存在感很強烈。

恍若昨日的拜師儀式

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著「沈香續命」之說。作為一味名貴中藥,沈香的主要效能,歸納起來主要是為人體「袪除惡氣、調節體內氣的執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眾逐步熟知,沈香被健康愛好者廣為使用。歌手張傑、張靚穎也曾演唱過膾炙人口的歌曲【沈香】,讓人感悟到健康的無比珍貴。

胡藝源每天來到容閣會館,首先做的是開窗通風,然後在案台上點上香,再沏茶,動作行雲流水般嫻熟。不忙時,她會制作花籃,送給當天來做理療的客人。

容閣會館的文案上,放著老子著【道德經】等書籍。兩面墻壁上,掛著鑲嵌在畫框中的資質證書、與導師的合影等照片,其中她與南京中醫藥大學毛俊同教授的師徒合影尤為清晰,兩個人笑容可掬,滿面春風。

胡藝源成為毛俊同教授(右)的徒弟

聊到師承關系,胡藝源說,那是她的健康養生事業邁上新台階的一個動力。

2021年10月19日,由南京鐘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戴中禮推薦,毛俊同教授經過嚴格考察,決定收胡藝源為徒。是日,她向毛教授行拜師禮:「師道大矣哉,從師而求傳道授業,乃大醫精誠之本。有幸結緣先生,實乃幸事。」

各界人士林偉明、劉傳俊、遊雪陽、譚燕等見證拜師儀式。戴中禮題贈書法【紫氣東來】【乘風破浪】於師徒二人,劉傳俊吹奏【我愛你中國】,遊雪陽彈奏古琴曲【高山流水】……

10多年來,她始終在習慣一個新身份,適應一種新生活。

她與人交流時,的確聲音很輕,但溫和又堅定。但凡接觸過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身上有一種安靜的力量。

胡藝源說,如果把身體比作一個系統,臟器無時無刻不受到環境、飲食、生活方式的影響,藥物治療疾病是一方面,更多時候配合健康調理和家庭養護也不可或缺。

可是,改變的過程並不容易。

健康調理很大程度上在於觀念的改變,自我行為意識的改變——感知到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的行為模式和背後的原因,才會真正有效果。

胡藝源說,健康中國的核心:立足於每個人的全面健康,以倡導健身、促進健康、提高生命質素為核心目標,以健康社會文化為紐帶,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健康風險管理。倡導共建全民健身,健康生活養生,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幫助人們從透支健康、治療為主的生活方式轉向人人健身、預防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胡藝源以中國民族衛生協會慢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的身份呼籲,當下很多「老年病」盯上了年輕人,原因除遺傳因素外,也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著緊密聯系。很多年輕人對健康養生從未重視過,因為已經習慣了對藥物的依賴。這種現狀必須改變。

詩人、江蘇格冠美術館館長王長才賦詩曰:會館生蓮,茶香淡淡傳雅。錦弦軸把,誰與成新社。善養身心,艾灸輕調也。思歸那,意如天馬,曲賦悠悠寫。

對胡藝源而言,她追尋中國傳統文化的路遠未停止,並將走得更遠。

撰文/梁平 (被采訪人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