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話說針灸的那些事兒

2024-05-13養生

當代年輕人的養生熱情不斷高漲,繼「保溫杯裏泡枸杞」「蹦迪不如來泡腳」後,推拿針灸又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心頭好。扶腰進門、直腰出門讓不少人大呼推拿針灸「真香」。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針灸的那些事兒。

針灸有啥用?

針灸,是透過外在的刺激,來調動我們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作為有著千年悠久傳承的醫療方法,它具體有啥用?我們可以從3點來簡單理解:

1.改善生理機能:透過對經絡腧穴的刺激,調整人體的氣血津液的執行,達到調整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的目的。

2.調整病理狀態:對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如頸肩腰腿痛、慢性胃脹、胃痛等內科疾病,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小兒腹瀉、腹痛等兒科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3.疾病預防保健: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也可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達到保健目的。

不過,如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血液系統相關疾病及抗凝用藥史等情況,或女性經期、備孕、懷孕、哺乳期等情況,應提前告知醫師。

針灸要註意啥?

1.針灸前的註意事項:

註意皮膚清潔,避免針口感染;

不宜空腹、過饑、過飽、過勞、過虛弱。研究表明,在上述情況下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脈亂氣散,可推遲針灸時間;

不要憋尿。針灸腹部時會刺激膀胱導致不適,建議針灸前先去一次廁所;

註意放松心情。有些患者看到針會感到緊張,這時機體會處於脈亂氣散狀態,容易出現暈針等反應,可等情緒平穩後再針灸;

衣服便於穿脫。針灸需在裸露的皮膚上進行,因此來做針灸時需著寬松合適的衣服。

2.針灸時的註意事項:

施針過程可能有酸、麻、脹、痛、放射感等感覺,此為正常針感,不必擔心;

施針過程及留針期間,如出現頭暈眼花、心悸、胸悶、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情況,別緊張,此為暈針反應,可及時告知醫生,取針後平臥半小時一般即可恢復;

留針期間,少與人交談,少使用手機,盡量做到閉目養神、凝神靜氣,使自己專註於病處,心到神到,則療效更佳;

留針期間,身體自然放松,盡量保持舒適姿勢,以免肌肉緊張,導致針灸針移位而出現疼痛;

使用紅外線燈時,若感溫度過高,可及時告知醫師。

3.針灸後的註意事項:

針灸後應註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

註意健康飲食,不要飲酒,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註意防風保暖。中醫角度來講,經脈打通後,如果受涼,外邪會侵入更深的部份,引發局部疼痛;

不要立刻洗澡。一般毫針針灸完2-3小時以上可以洗溫水澡,火針或小針刀治療後24小時後洗澡;

針灸後,針刺部位仍有可能遺留1-3天的酸、麻、脹、痛、放射感等,屬於遺留針感,不必緊張。針刺局部若出現淤青、腫塊、疼痛等情況,也屬於正常現象,此為皮下出血或皮下血腫,一般1-2周即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