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的護膚品多了,有時候也是個麻煩。
到了保質期,扔了覺得可惜,塗臉上又擔心有問題,著實讓人難辦。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護膚品過了保質期到底還能用嗎?
正確理解保質期的含義
第一,我們要正確理解保質期的含義。
保質期是 生產廠商或品牌商對該產品提供品質保證的責任期限。 換句話說,如果這款產品在保質期三年內,出現了質素問題,廠商是要負責任的。也就是說:保質期之後,產品再出現任何問題,就與廠商沒有關系了。
一般來說,大家會認為在保質期之內,產品質素是好的,過了保質期後,產品就變質了。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很多產品過了保質期之後,品質仍然是穩定的, 甚至有的產品是永久穩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食鹽和糖如果用足夠密封的容器保存,哪怕放上千年,品質會都是穩定。
我們看到的食鹽和糖的包裝上寫的「保質期兩年」,是指包裝材料的質素保證期, 不是食鹽和糖本身的質素保證期。
因為鹽(氯化鈉)是非常穩定的物質,只要用鹽罐子密封保存好,不要受潮,哪怕是從爺爺奶奶那輩傳下來的,這個鹽都是可以吃的。
不同產品/配方/包裝的質素穩定性不同
第二,不同配方和不同產品有著不同的質素穩定性。
有些產品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保持其物質穩定性和活性, 比如一些精油類產品、香皂/肥皂等。
而有些產品的保質期非常短, 比如維生素C,如果制成水溶液,它的質素保證可能只在在一到兩個周之間,因為每過一個月,維生素C水溶液的活性就會損失50%。
但如果把維生素C做成真空安瓿,放在陰涼避光之處,則可能在幾十年裏都保持穩定。
所以沒有絕對的普適的質素穩定性,不同的配方和產品有著不同的質素穩定性,而且穩定性還隨著包裝形式和儲存條件的變化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因國家法規和制度而異
第三,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法規和制度下,標註保質期長度可能不一樣。
有些產品在中國可能只允許標註3年保質期,但是在美國可能可以標5年。
此時,保質期更是一個法律概念,而不僅是技術概念。
因此,我們在確認手上過了保質期的產品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時,可以觀察 它的性狀、氣味、顏色、使用感、效果、安全衛生指標。
如果這些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那麽這款產品很可能是可以繼續正常使用的。
反之,如果發現有些產品顏色發生明顯的變化,味道變得奇怪,或者出現絮凝沈澱、層析結塊等現象,那就肯定不能再用了。
當然保險起見,我還是推薦大家理性消費,避免過度囤貨,同時,買了就要勤用,不要偷懶,盡可能在產品的保質期之前把它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