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身體發出這些訊號,趁早就醫,年輕人也不能忽視

2024-06-25推薦

近期,42歲的朱先生玩手機時突發頭暈,之後癥狀愈發嚴重,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竟是「中風」了。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和出血性腦卒中(腦溢血)兩種,中國大約12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中風,每21秒就有人死於中風。

專家提醒,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年(18-50歲)缺血性卒中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約占所有缺血性腦卒中的10%~15%。

中風早期癥狀及發病因素

「缺血性卒中(中風)在發病早期常表現為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隨著病情進展,可見肢體活動不利、視物模糊、言語不清等。」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紅權說:「其發病因素多樣,常見的病因有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癥等,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專家強調,心房顫動、炎性血管病變、動脈夾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為青年卒中的罪魁禍首。因此在卒中發生後應進行系統的病因篩查,除了血糖、血脂等指標外,還需進行頭頸部血管成像、心臟彩超、心電圖、免疫指標等相關檢查,及時明確發病原因,以降低再發風險。

哪些不良習慣會導致一些年輕人更容易中風?

研究發現,年輕人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酗酒、抽煙,這些都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不均衡的飲食、久坐不動的生活、連續加班的工作模式,還有被忽視的充足睡眠,這些都可能使中風悄悄逼近。還有難以言說的壓力、徘徊心頭的焦慮、陰霾中的抑郁。它們就像無形的重負,間接影響著年輕人腦血管的健康。

遺傳和家族史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生命密碼,它們在不為我們所知的地方,也影響著中風的風險。

因此,要想降低中風的風險,需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做到均衡飲食、少油少鹽、戒煙戒酒,同時需要控制好基礎疾病,比如血壓、血糖、血脂;定期做好篩查。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中風?

在中風危機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了解如何判斷中風的跡象,就像掌握了救援生命的密碼。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BE FAST 口訣」來迅速辨識中風的征兆。

「B」——Balance 是指平衡,平衡或協調能力喪失,突然出現行走困難、步態不穩;

「E」——Eyes 是指眼睛,突發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

「F」——Face 是指面部,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A」——Arms 是指手臂,手臂突然無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一側;

「S」——Speech 是指語言,說話含混、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

「T」——Time 是指時間,上述癥狀提示可能出現卒中,請勿等待癥狀自行消失,立即撥打 120 獲得醫療救助。

除了「BE FAST 口訣」,還有其他癥狀值得我們警惕:比如那種突如其來的、難以忍受的嚴重頭痛,它可能是腦部有血管破裂的訊號。

中風多半都是「拖」出來的!

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癥狀,小中風又被醫生稱為「暫時性缺血中風」,其常常發生於中風前的幾天之內,因為小中風的癥狀較輕,病發短暫且癥狀常見,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個月內中風概率可達30%至50%。因此,及時發現中風的前兆訊號,對於預防中風來說至關重要。

身體4處發出訊號,趁早就醫

第一處:手指

很多人都會有手指發麻的情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發麻,還伴有合不攏的情況,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短暫腦缺血發作的征兆。

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腳失去感覺,然後是一只胳膊、一條腿、半邊臉或半邊身體變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幾根手指隱隱刺痛、手不聽使喚、手指攥拳無力等。

第二處:舌根

患者若是出現腦動脈供血不足時,就會感覺舌根發硬,說話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現語言障礙,這多是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且還會表現為喝水容易嗆水、吃飯容易嗆著、易咬到舌頭等等,這時,一定要謹慎,及早去醫院檢查。

第三處:面部

由於腦中風是發生在腦血管處的病變,所以,當病變累及到了神經時,就會導致人體出現面癱等癥狀,這時就會表現出睡覺單側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現。

甚至還會有短暫性黑蒙,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可恢復,有的人還會伴有惡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等。

第四處:下肢

雙腿或單腿軟弱無力,即使在平地也會摔角。因為不論在大腦的哪個半球出現病變,都會導致病變對側偏癱,其程度有輕有重。

這時,肢體感覺會出現異常,如腿腳不靈活、無力,這時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腦卒中的訊號。

預防中風生活中要做好幾件事

控制血壓

低鹽飲食

戒煙限酒

適當運動

勞逸結合

睡眠充足

控制體重

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