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同一視角、兩張照片看東莞四十六年

2024-06-24推薦

不變的是依舊矗立的弧形樓房,變了的是嶄新時尚的外墻,多了鱗次櫛比的店面,彼時小樹現已參天成蔭。近日,東莞市以城之名,面向全國釋出「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活動,向曾經和現在的城市建設者征集到了超過300張改革開放46年以來的珍貴老照片。其中便有羅文龍2000年在厚街鎮湧口社區海月公園拍下的一張。二十四年過去,海月公園裏商業發達,業態多樣,老照片裏的廣場也重新進行了升級改造,充滿了藝術氣息。來到同一處再次將廣場定格的羅文龍,在兩張照片的變與不變間,感慨萬千。

羅文龍是四川南充人,1993年他在成都大學畢業,踏上了南下廣東的列車。當時交通不發達,火車班次不多,從四川到東莞需先坐綠皮車到廣州,再換長途大巴。照片是7年後在厚街鎮湧口社區中達鞋業工作的羅文龍,給從老家前來探望他的母親和女兒拍下的。

彼時,「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名頭響亮,東莞工業萌芽發展,無數工廠推動東莞加工制造業迅猛壯大,繁榮程度到了「村村都有工業區」的地步。可以說,當年任何一個來到東莞的人,都必然會和這三個關鍵詞產生聯系——乘坐某種交通工具,穿過某條主幹道(東莞有多條國道省道過境),來到某個工業區的某個工廠。而厚街鎮位於廣莞深經濟黃金通道中段,北接東莞市區,南鄰虎門港,東倚大嶺山,西南毗連沙田,又有256省道貫穿,憑借著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成為東莞西南部的核心重鎮。改革開放初期,厚街成為外資鞋企代工生產的集結地,制鞋業的發展自然也吸引了眾多打工者,羅文龍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有著龐大產業集群和相對完整產業鏈的厚街制鞋業正走在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上。

兩張照片的變與不變,呈現著時代更叠的刻痕,折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如今,走進湧口社區的海月街,入目是風格統一的紅墻,兩側綠植成行,綠意盎然。海月巖是東莞的舊八景之一,近年來,湧口社區依托海月公園的地理優勢,對海月公園進行重點升級改造,閑置地改造成為大草坪,閑置物業改建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湧口村史館」,湖心島打造為黨建文化主題公園。這樣的變化讓湧口社區一改往日的寂寥,年輕人紛紛回流,在社區內開辟屬於自己的生存奮鬥之地,湧口社區也因此變得年輕有活力。

「東莞是一座充滿機會和選擇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溫度和包容的城市。」羅文龍身在東莞31年,作為外地人,他的家人也能享受東莞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在這裏工作,孩子和老人無需在老家留守。「我覺得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座城市。」羅文龍說。

東莞站、東莞東站、東莞南站、虎門站......現在羅文龍和家人回老家,已不再需要辛苦乘坐長途汽車和綠皮火車,發達的立體交通網和各類交通方式總能連結東莞與家鄉,讓他的回鄉之路盡是坦途。

改革開放46年來,有2億人像羅文龍一樣,既是東莞建設的參與者,也是東莞發展的見證者。歲月流逝,他們或在東莞紮根,或是離開去別的城市尋找新的機會,但他們奮鬥的身影一直被這座城銘記,這座城的記憶和光影也長存於他們內心。對於東莞而言,這座城的脈搏始終與2億人的心跳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