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葉國富63億入主永輝,名創優品「傾家蕩產」給京東解套?

2024-09-25推薦

文 | 觀潮新消費,作者 | 沃特爾‍‍,編輯 | 杜仲

「大家看不懂就對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沒有機會了。」

2024年7月,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葉國富走進了永輝超市鄭州信萬廣場店,這家店經過胖東來的爆改實作了客流量、營業額的翻倍增長,看著擁擠的人潮,葉國富仿佛穿越回了九十年代,他滿腦子裏只有一個想法——如果這個店是我的該多好。

在看過兩家「胖東來版永輝店」後,短短兩個月內,葉國富將想法付諸實踐,名創優品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對於這筆突如其來的交易,葉國富信心滿滿,他認為這是別人尚未看懂的機會,因為現在是永輝價格的最低點,作為一個放眼全球零售業的人不可能誤判。

走遍全球之後,葉國富發現比Costco和山姆更優秀的零售業態一直在中國,而且是中國超市的唯一出路。然而,這個模式的名字不是永輝,而是胖東來。

名創優品牽過永輝的手,滿眼都是胖東來的模樣。

「第一股東」

9月23日晚,名創優品在港交所釋出公告稱,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

具體而言,永輝超市公司股東牛奶公司、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擬透過協定轉讓的方式向廣東駿才國際商貿有限公司分別轉讓其所持有的19.13億股股份、3.67億股股份和3.87億股股份,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21.08%、4.05%和4.27%。

駿才國際是名創優品全資附屬公司,上述交易完成後,名創優品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

永輝公告中提到,本次權益變動不構成關聯交易,不觸及要約收購。此外,本次權益變動的資金來源為駿才國際及駿才國際股東的自有及自籌資金。從公告披露的【股份購買協定】看,股份對應的每股價格為2.35元。

名創優品也在公告中表示,代價將以現金支付,並由集團的內部財務資源及外部融資撥付。於交易完成後,目標集團的財務業績將不會於公司賬目內綜合入賬,而目標集團的財務業績將於集團的財務賬目內入賬計作於聯營公司的投資。

23日晚間,名創優品財務長張靖京在電話會上進一步解釋稱,「(名創優品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但我們預計不會控制董事會的多數席位,因此,我們不會作為永輝超市的控股股東、實控人,也不會合並財務報表,這是根據目前的情況做出的判斷。預計交易2025年上半年完成,在此期間每一個重要節點會向大家披露。」

雙方的言論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點:這不是一筆單純的資本運作,而是為了進一步的合作。

2014年8月,牛奶公司宣布將斥資56.9億元認購永輝超市增發的19.99%的股份,其目標也是借此開拓中國大陸的零售市場。

牛奶公司是牛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由蘇格蘭醫生文遜(Patrick Manson)與5位香港商人聯合創辦於1886年,發展至1970年代,由香港華人豪門周氏家族掌控。同期,英資怡和集團旗下香港置地公司以一起經典的狗熊擁抱式收購拿下了牛奶公司的控制權,華資世家的公司無奈換上了英資財團的旗幟。

在收購永輝股權的交易中,時任牛奶國際CEO格雷漢姆·艾倫(Graham Allan)在公告中表示:「一段時期以來,牛奶國際一直在尋找機會參與龐大並且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與永輝的這一戰略合作關系為實作這一目標提供了一條有吸重力的途徑。」

這筆交易,是牛奶國際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也是永輝超市自2010年A股上市後的最大規模融資。當時,牛奶國際在亞洲營運5800家門店,而永輝超市的門店數量為288家。

「現代化食品零售在中國是一個不斷增長中的類別,潛在的消費趨勢將會在未來多年保持這種增長。」牛奶國際的判斷準確而樂觀,此後約10年的周期內,牛奶公司一直手握永輝超市約20%的股權。

2015年8月,京東釋出二季報,單季度交易額首次突破千億元,但這則喜訊被另一項公告搶走了風頭:京東將以9元/股的價格認購永輝超市定增股份,交易總金額為43.1億元。交易完成後,京東將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並獲得2個董事會席位。

京東對永輝的投資同樣是出於戰略合作的考慮。正如劉強東所說,O2O是他的「二次創業」。時任京東CFO黃宣德曾進一步解釋稱,(雙方合作)可以創造一種商業模式,給兩家公司都帶來好處。永輝超市在全國有超過350家連鎖店,但還不足以覆蓋全國。在永輝實體店覆蓋不到的區域,京東可以采用O2O的模式來提供這種服務,因為永輝超市已經有采購、產品、倉庫等條件,而京東有遞送網絡,所以雙方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不過,劉強東的「二次創業」不止一次,京東與永輝的合作專案推進緩慢,並未達到雙方預期,其間還曾多次減持。2023年8月,「京東洽談收購永輝」的傳聞持續發酵,京東也曾多次堅定地辟謠。

2024年3月,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公布減持計劃,從此次交易前的持股情況來看,京東在交易前已經實施過減持。截至2023年末,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合計持有永輝超市13.39%股份,而在3月份的交易前,二者持有的股份已減少至11.25%。

不過,此次名創優品入股,多年來未曾減持過的牛奶公司選擇一次性出清,而不止一次減持的京東依然透過京東世貿保留了永輝超市2.94%的股份。不僅如此,京東還隨手點了個贊:看好永輝超市與名創優品未來協同發展的可能性。

2017年,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過這兩筆交易。他提到,第一圈引資是為了供應鏈協調,所以引入了香港怡和集團;第二輪引資是為了達成科技上的共識,所以引入了京東,京東的角色定位於財務投資者。另外,公司所有的對外投資都不是為了所謂的「資本運作」,而是為了最終構建全球供應鏈。

根據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後,駿才國際及其實控方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攜手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

「永輝優品」

在被胖東來爆改之前,永輝也曾輝煌過。

1997年,張軒寧、張軒松兄弟將經營兩年的「古樂微利超市」改名為永輝,在「微利」的底色上加了一層「永遠輝煌」的保護色,這個「永遠」的第一個周期長達20年。

2010年,永輝超市登陸上交所主機板,成為「生鮮第一股」;2017年,永輝超市18.17億元的歸母凈利潤達到峰值,次年又以1179億元的市值登頂中國超市行業。

但自2018年以來,永輝跌入低谷,2021年由盈轉虧,直到2023年底仍未扭虧。2021年—2023年,永輝超市累計虧損超過80億元,超過了2016年—2020年的盈利總和。

令超市龍頭擱淺的險灘名為新零售,那裏仿佛豎立著中國零售的「嘆息之墻」。

自2014年左右「數碼零售」被首次提出之後,阿裏、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就相繼瞄準傳統零售業務秣馬厲兵,而後以盒馬為代表的零售新物種成為中國零售業在後互聯網時代的最大變量。

值此變革期,永輝加入戰局。先是在2015年就和京東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而後前店後倉、30分鐘配送團隊、供應鏈數碼化悉數上馬,甚至孵化出試圖對標盒馬的「超級物種」。

京東入股永輝時,雙方都保留了對於未來零售模式的理解,但在永輝內部,這種理解並未形成統一。哥哥張軒寧孵化出「永輝雲創」,聚焦「新零售」,並衍生出超級物種、永輝生活APP、永輝小店的鏈條,意在對抗「阿裏+大潤發+盒馬」的模式。而弟弟張軒松認為傳統模式+雲超才是正軌,發展的重點也應該是送貨「到家」服務。

2018年,聯手創業近30年的親兄弟宣布「解除一致行動關系」,盡管雙方明確表示這對兄弟感情沒有影響,但業務分歧嚴重影響了永輝的發展。盡管二人在永輝最困難的時候重歸於好,可永輝在新零售時代走過的彎路依然清晰地體現在了財報上。

當然,這也給了名創優品抄底的機會。

客觀來講,在中國傳統商超普遍身患「船大難掉頭」絕癥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永輝超市在變革方面的執行力和收效一直拿的出手。從供應鏈改革到數碼化轉型,再到聯手胖東來,永輝是中國超市中「求變」色彩最濃郁的一家。

站在事後視角來看,超級物種伴隨生鮮領域的系統性失敗成為永輝的最大敗筆之一,但永輝的變革成就不應該被全部抹殺。

數據顯示,2017—2020年,永輝以營收翻倍的業績持續領跑中國線下零售,進入繼上市之後的第二個高速增長期;疫情期間,在中國實體商超全員下行的振蕩期,永輝的區域到家業務曾一度拿下450%的訂單同比增量以及高達600%的銷售額增量;2023年,永輝超市的線上營收超過160億元,占當期公司總營收的20.5%,且處於持續增長狀態。

今天活躍在抖音直播間、小程式、私域購物社群裏,具備全域運作能力的永輝,證明了自己最大限度繼承了新零售時期的遺產。而加入胖東來的「爆改」名單,也為時下的永輝帶來了新故事。

胖東來以服務和產品質素見長,對永輝的改造也以商品、場景、服務為切口,並在前置倉模式回溫的當下幫助永輝強化生鮮供應鏈。目前來看,「胖東來模式」的引入已經為永輝帶來了明顯的流量變化。

比如胖東來調改的首家試點「永輝鄭州信萬廣場店」在調改完成後的7月,日均銷售額躍升至187萬元,相比調改前增長近14倍;緊隨其後的「永輝鄭州瀚海海尚店」,在調改後的8月迎來日均銷售額108萬元的戰績,是調改前日均業績的8.2倍,客流量增近10倍。

在財務角度之外,「永輝的體量+胖東來的模式」即為本次葉國富入手永輝的重要原因。而在名創優品加入後,「永輝優品」至少在理論上充滿想象張力。

正如葉國富在公告當晚的電話會上所言,中國線下超市正面臨著20年一遇的結構性機會,線下超市正面臨著結構性的供給側出清。而自己在參觀了胖東來以及其對永輝超市的調改後認為,以胖東來為主要代表的一批國內超市掀起的變革將重塑線下超市格局,而永輝有巨大的潛力在這場變革中脫穎而出。

「2013年,我創辦名創優品,2014年我就帶高管到美國拜訪了Costco、開始研究Costco。過去十幾年我走遍了全球,看過了各種各樣的零售業態和模式之後,發現比Costco、山姆更優秀的零售模式在中國,就是胖東來模式。」

為了抓住這次機會,葉國富展現出的「勇氣和魄力」連永輝的老對手——盒馬創始人侯毅都忍不住點贊。這筆交易的金額為62.7億元,而名創優品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的現金余額為62.33億元。

「掏空家底」的大手筆得到了CFO的認可。張靖京在電話會上表示,名創優品150多億資產中現金占比較高,賬面現金接近70億元,一直拉低公司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新投資以後產生收益的話,能提升公司的整體ROIC(資金回報率)。

「永輝超市目前的估值具有吸重力,投資成本的溢價低,安全邊際較高,名創優品進入之後,能夠幫助永輝超市最佳化現在的股東結構和治理結構,支持它現有的業務方向,更好地發揮雙方在渠道升級和供應鏈上的整合優勢。」

葉國富則補充道,永輝超市是被市場低估的投資標的,它可能成為名創優品利潤增長的引擎。

「目前,胖東來已經幫助永輝超市調改了5家店,永輝超市接近800家店,未來一定會自己加快調改,快速扭轉業務局面。」

「戰略協同」‍

不過,無論葉國富以怎樣的理由來描繪這筆交易的想象空間,他也同樣理解高調入股永輝所引發的爭議,無論是在朋友圈提到的「大家看不懂」,還是開盤後名創優品大跌的股價,都表明市場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這次聯手。

歸根結底,名創優品與永輝超市身處零售行業的不同細分賽道,在保持獨立運作的同時能夠實作多大程度的戰略協同,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觀察的重點環節。

而外界普遍偏消極的態度,根源在於大賣場日漸勢微的行業背景。盡管線下零售行業已經看到了低價零售與特色零售這兩條模糊的前路,但這更像是時代對於後來者的偏愛,大賣場的轉向並非一兩家門店的爆改就能實作的,籠罩在大賣場頭上揮之不去的陰霾並沒有針對永輝。

當然,也有一部份人看懂了,比如侯毅。他在朋友圈發文肯定了這筆交易:「中國傳統零售業積重難返,需要靠外力來破局,需要有世界格和眼光的企業家來推動變革。」

在電話會上,名創優品也提到了與永輝超市的戰略協同,主要體現在渠道升級和供應鏈方面。名創優品計劃借助永輝在全國的良好位置來升級其渠道,以提高在商業地產中的覆蓋率。此外,永輝的擴張將有助於名創優品在更多商業地產中獲得最佳位置,從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業績。

對於名創優品而言,永輝約850家門店的商圈覆蓋代表著線下零售更為優質的點位,名創優品希望借此完成渠道升級。但這種戰略協同建立在一個大背景上——永輝調改成功,成為商業地產吸引客流最重要的品牌。

名創優品是從本土「白牌集合店」進階全球「特色零售」的成功案例。起盤期,名創優品憑借極致供應鏈效率帶來超高性價比,再佐以強大的情緒營造能力,楞是「用C級價格把B級貨色賣出了A級產品的優越感」。在被詬病抄襲無印良品後,名創優品在原有模式基礎上前進演化出了借助IP聯名不斷打造爆款單品的能力——新晉因為聯名大火的Chiikawa,一度引發了淩晨排隊、到店限購的商業奇觀。

如今名創優品在孵化潮玩品牌「TOP TOY」之後親自下場,著手嘗試圍繞IP大單品開設玩具專門店,且不僅限於在國內點位試水。今年8月31日,名創優品全球最大門店「印尼耶加逹Central Park旗艦店」開業,即延續「超級IP」+「超級門店」路線,夯實「全球IP聯名集合店」的品牌定位。公開數據顯示,開業首日,Central Park旗艦店銷售額突破118萬元,創下名創優品全球門店單日銷售新高。

上一次以此路徑完成轉型飛升的,是至今活躍在全球潮玩頭部的泡泡瑪特。

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名創優品營收同比增長25.0%至77.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7.8%至12.4億元,增長的主要來源是門店數量與同店銷售的增長。

截至2024年6月,名創優品近六成門店位於中國內地,達到4115家,海外門店數為2753家。不過,上半年中國內地凈新開門店數為189家,海外凈新開266家。

門店結構變化,收入結構也隨之變化。2024年上半年,名創優品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為50.3億元,同比增長17.2%;海外市場的收入為27.3億元,同比增速達到42.6%,占總收入的比例也從去年同期的30.9%上升至35.2%。

此外,名創優品預計,在未來15年可以實作30%到40%的海外增長,並且不需要過多的資本性投入。

海外市場的增長或許也是葉國富下定決心的關鍵因素。他在電話會上提到,現在所有中國企業都在說出海,出海很快就會變成紅海,我們資產本來就很輕,堅定看多中國線下零售業的機會。

因此,名創優品與永輝超市實作戰略協同的另一個背景,是名創優品能夠保持自身的穩定增速。無論是中國式山姆,還是永輝優品,雙方的合作終將深入產品體系與供應鏈建設,這是京東未竟的事業,也是名創優品將要拓荒的環節。

以名創優品的開店速度,在永輝超市裏設一個「名創優品專櫃」或許不是這次交易的目標之一,相比於產品在對方門店中的互相滲透,一個爆款聯名可能更具出圈效果。

葉國富也提到,「我們計劃協助永輝進行自有產品的創新和開發,利用我們的經驗幫助他們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和毛利率。名創優品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包括1400多個高質素的供應商和1000多名產品開發人員。我們相信透過合作,可以顯著提升永輝的自有品牌和整體毛利率。此外,永輝在國內有很多優質渠道,名創優品的門店與永輝的門店在地理上有協同效應,這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

由此不妨大膽預測,名創優品入局後,永輝超市將在聯名上深度投入,並孵化出獨具辨識度的爆款單品,這也是永輝在歷次零售變革中尚未達成的成就。

此外,永輝也將共享名創優品的供應鏈能力,達到效率和成本的極限,從而在價格方面做進一步的最佳化與讓利。

在沃爾瑪中國躋身中國商超營收頭把交椅的今天,永輝或將借助名創優品成為「中國山姆」的又一個有力競爭者。而且這個兼具性價比和特色經營能力的零售樣本,大概率是不要會員費的。

當然,「中國零售變革」從來不是一日之功,戰略與執行的罅隙,跨界整合的分歧,模式創新與供應體系變革之間的齟齬一個都不會少。名創優品至今綠得人發慌的股價,證明了這些都是明擺著的問題。

只是在中國零售業全行業倒伏的當下,不變等於溫水煮青蛙。值此之際,財務和增長包容性的壓力暫時給到名創優品,永輝則需要像合作京東一樣,從「新東家」身上專心吸食新的增長金鑰。

收購既成,那就只問收獲。

中國零售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