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新質生產力一線觀察|中國建材集團:以創新驅動打造「國之大材」

2024-06-26推薦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題:中國建材集團:以創新驅動打造「國之大材」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自主研發新材料,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國產大飛機等提供保障;打造世界一流水準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生產123米長的風電葉片、0.12毫米厚的觸控玻璃等「世界之最」……

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和中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領域的「國家隊」,中國建材集團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創新驅動打造「國之大材」,助力中國建設具有先進性、完整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大創新基礎研發,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將高純度氮化矽粉末壓制成陶坯,再經過2000個大氣壓的高壓和2000攝氏度高溫的鍛造……新一批氮化矽陶瓷球在中國建材集團高效能氮化矽陶瓷生產線工廠出爐,其硬度僅次於金剛石,重量只有同體積鋼材的40%。

「用它們制成的陶瓷軸承,轉速每分鐘可達60萬轉,耐高溫1200攝氏度,還有自潤滑等特性。」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峰說,氮化矽陶瓷球可廣泛套用於航天發動機、月球車、風力發電機、電動汽車等方面。

材料是制造業的基礎。中國在材料研發領域曾面臨起步晚、無經驗可借鑒、關鍵核心材料技術被西方封鎖的困境。

厚積薄發、後來居上,中國建材集團高度重視「從0到1」的基礎科研創新突破,不斷加大基礎研發投入強度,圍繞原創性引領性技術供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加強保障機制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

2016年至2023年,中國建材集團在研發經費投入上年均達100億元以上,復合增長率達到12.3%。近兩年,新增核心發明專利307項,成功攻克大飛機碳纖維復材、大尺寸紅外光學材料、高效發電玻璃等一批「卡脖子」技術,眾多新材料套用於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等「大國重器」。

在基礎建材領域,自主研發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智能化技術和裝備,研發低熱水泥、油井水泥、核電水泥等8大類110余種特種水泥。同時,發揮基礎建材和「雙碳」技術等領域領先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實作從「技術領先」向「標準領先」轉變。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說,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要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要依靠科技創新。

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打造現代化材料產業體系

一束筷子粗的SYT65(T1000級)碳纖維,足以拉動兩架C919國產大飛機。世界上具備碳纖維研發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復神鷹建設的全球單體最大、年產2.5萬噸高效能碳纖維專案在西寧全面投產。目前,中復神鷹連雲港總部已實作T1100級碳纖維的成功制備。

十年磨一劍,為打破海外封鎖,中復神鷹開啟碳纖維自主研發,走出了原材料企業攻克核心技術、下遊各類生產企業拿著新材料做新產品的「一家創新」帶動「N家更新」的成果轉化套用模式。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連線科研和生產的重要橋梁,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環節,也是實作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創新的必過關卡。」周育先說。

從實驗室原始創新,到加速成果轉化、促成「揭榜掛帥」、建立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體系……中國建材集團推動科研與生產協同創新,讓創新活動「產出」形成「幾何效應」。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中國建材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推動高效能碳纖維、鋰電池隔膜、耐火材料、先進陶瓷、發電玻璃、人工晶體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支撐形成10億元級別—50億元級別—100億元級別梯次布局的新材料產業體系。

推動綠色轉型,促進材料產業高質素發展

年產400萬噸、坐落在山坳中的中國建材山亞南方水泥,沒有塵土飛揚、整個廠區被植被裝點得像花園,一改水泥行業高汙染的刻板印象。

以水泥為代表的基礎建材是中國建材集團的壓艙石業務。當前,中國建材集團在基礎建材的碳排放領域持續發力,加大節能技改力度,增加新能源使用比例。

數智化套用和低碳技術落地,為傳統水泥行業點燃綠色發展新引擎。2023年,中國建材新型低碳水泥熟料一次燒成技術實作碳減排25%。此外,中國建材集團全力打造「數碼中國建材」,建成以泰安中聯為代表的20條水泥智能化示範線。

一手抓基礎建材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中國建材集團「創」在基礎建材領域,「闖」在新材料無人區。

——「先行區」探路,發起設立150億元新材料產業基金,前瞻布局半導體大矽片、光伏、光刻膠等新賽道;

——聚焦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前景,提前布局儲氫氣瓶、柔性玻璃、發電玻璃等新能源產業套用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周育先說,中國建材集團要著力以科技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以產業創新增強核心功能,加快從傳統建材領域向新材料產業轉型,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助力建設具有先進性、完整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