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國樓市將面臨巨變!懂行人預測:樓市可能會出現這4個變化!

2024-03-28推薦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來到了2023年的4月份,國內樓市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度的調整。在這一年中,我們見證了政策的不斷調整,市場的起伏波動,以及購房者心態的變化。而在未來的幾年裏,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趨勢仍將持續。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進入2024年後的兩個月,全國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5173元/平方米,環比下跌已連續22個月。這顯示出市場調整的深度和廣度。

與此同時,二手住宅市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有99個城市環比下跌,僅有三亞一城房價小幅上漲。這樣的趨勢表明,二手房市場的調整已不再是局部現象,而是蔓延到了更多的城市。

而面對當前這樣低迷的房產市場行情,有業內懂行人士提出:從2024年起,中國樓市或將面臨巨變,其中最有可能的是會出現這4個變化,這是怎麽回事呢?

第一個變化:樓市救市政策將進一步放開

回顧過去一年,為了應對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不少城市紛紛放開了限購、限售政策,尤其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也在非核心區域解除了限購。 這一舉措旨在釋放購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與此同時,銀行系統也積極響應,下調了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目前已在4%以內),進一步減輕了購房者的經濟壓力。

展望2024年,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樓市調控的需要,預計中國將繼續放開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釋放更多的購房需求,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房地產市場正逐步進入「穩中有降」的新常態。這一趨勢的形成,既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也是房地產市場自身調整的結果,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意味著購房成本的降低和購房壓力的減輕。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與樓市救市政策並進的是預售制的變革。受到恒大、碧桂園、融創等大型房企債務違約和爛尾樓事件的影響,預售制的問題被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預售房制度作為一種特殊的銷售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但也存在著諸多風險和問題。 預售制容易導致房企過度依賴預售款項進行開發,而忽視了產品質素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一旦市場出現波動或房企資金鏈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爛尾樓等風險事件。

同時,預售制也容易導致購房者的權益受損。由於購房者在購買期房時無法看到實際的產品,一旦房產企業出現問題,購房者的權益往往難以得到保障。

因此,逐步取消預售制成為了當前房地產市場變革的重要方向。雖然從短期來看,完全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的可能性並不大,但現在已經逐步推動減少預售制帶來的風險和問題,比如要求房地產企業提高現房銷售比例,同時降低期房比例等,以此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第二個變化: 一線城市房價或將繼續下跌

在多數人的固有觀念中,房價的波動似乎總與二三線城市緊密相連,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仿佛總是房地產市場的避風港,房價只漲不跌。然而,近年來,市場走勢卻給這一觀點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特別是自去年開始,國內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的調整趨勢。 以經濟中心上海為例,其市中心區域的房價已經由2021年的歷史高位10多萬元/平米,滑落至現今的6-7萬元/平米,跌幅高達30-40%。

而導致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下跌的原因,一方面,一線城市的房價本來就很高,泡沫巨大,這些城市集聚了國家最優質的資源,包括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就業機會等,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土地供應變得日益緊張,房價自然水漲船高。然而,任何市場的繁榮都建立在供需平衡的基礎之上,當房價高到一定程度,超出了當地居民和企業的承受能力,市場的調整便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疫情影響也不容忽視。 過去的幾年裏,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大城市中,許多行業遭受了嚴重打擊,居民收入普遍減少,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失業現象。

這樣的經濟環境下,人們購房的意願和能力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即便是一些原本有意購房的家庭,也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財務安排,對購房計劃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因此,在購房時,他們開始更加註重自身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房產的增值潛力。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一線城市房價的下跌趨勢或將繼續。

第三個變化:城中村改造和預制板將被拆遷

自2013年至2019年,中國實施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棚戶區改造(棚改)政策。這場政策不僅改變了無數棚改居民的命運,更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這一時期,眾多棚改居民透過拆遷補償,實作了財富的快速積累,一時間,「一夜暴富」的故事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方向悄然改變,從2020年開始,中國進入到了舊城區改造(舊改)時代。這意味著,過去的全面拆除重建,轉變為對現有建築和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

舊改時代的來臨,預示著一種更為精細、更為人性化的城市更新方式。在這一階段,各地更加註重保留城市的歷史風貌和文化記憶,同時也更加註重提升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素。

然而,就在我們以為拆遷將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時候,一個新的訊息引起了廣泛關註:從2024年起,中國將再次迎來「拆遷潮」,這次拆遷潮的主要目標是城中村和預制板房。

這些建築由於年久失修、主體結構損壞等原因,已經成為危房,嚴重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各地決定對這些建築進行全面拆遷,以消除安全隱患,提升居民的居住條件。

拆遷潮的重新開機,無疑將為相關居民帶來重大的影響。 首先,對於那些居住在城中村和預制板房中的居民來說,他們將有機會告別破舊危險的居住環境,搬入新建的安全舒適的住房,這將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其次,拆遷潮的重新開機也將對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大量危房的拆除和新建住房的建設,市場上的商品房供應將得到有效補充,這不僅能夠緩解當前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還能穩定房價,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同時,拆遷也將為開發商提供更多的土地資源,有助於他們去庫存、降低資金壓力,從而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第四個變化:將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

去年10月份,中國透過了【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未來5年將有600萬套保障房上市,這被外界稱之為「新一輪房改」, 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在住房問題上的新思路,即透過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引導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實作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場的有效銜接。

我們需要理解新一輪房改的主要目的,不再幹預商品房市場的波動,而是負責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保障房。 這不僅是各地職責的體現,更是對社會公平糊正義的追求。透過這種方式,各地致力於構建一個更為公平、合理的住房體系,使更多低收入家庭能夠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預計到未來,商品房市場在住房市場中的占比將降至40%,而保障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將占據60%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商品房市場將逐漸從主流地位轉變為「小眾市場」,而保障房市場則將逐漸成為主流。

值得註意的是,保障房的價格將低於周邊的商品房價,這將大大減輕低收入家庭的購房壓力。同時,由於保障房的價格有優勢,低收入家庭購房的成本也將大幅下降。 這將進一步推動保障房建設的發展,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能夠享受到保障房帶來的福利。

然而,保障房的建設並不僅僅是地方上的事務,它需要全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一方面,我們需要引導開發商、投資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保障房的建設中來,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保障房的分配和使用過程中來,只有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實作保障房建設的長遠目標。

總的來看,中國將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引領新一輪房改。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更是為了推動中國住房市場的健康發展,實作社會公平糊正義。未來,保障房的價格優勢將大幅降低購房成本,使更多低收入家庭能夠分享到社會發展的成果。這不僅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