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廣深:第二機場,為何美夢難圓

2024-04-19推薦

原創 劉曉博

由於不能擁有嚴格意義上的第二民航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正被「逼上梁山」——

白雲機場坐穩全國最大民航機場的位置,寶安機場則有望超越浦東機場成為全國第二。

1、每個超級都市,都有「第二機場夢」

每個超級都市,都夢想擁有兩個大型民航機場,以鞏固自己的交通樞紐地位。

截至目前,擁有兩座大型民航機場的中國城市只有上海、北京、成都。兩個機場都是最高等級——4F級的,只有北京和成都。

最早擁有兩座大型民航機場的上海,反而落後了:浦東機場是4F等級的機場,虹橋機場只是4E級的。由於發展空間的限制,虹橋很難升格為4F機場了。

第四個擁有兩個大型民航機場的城市將是重慶,重慶的兩個機場也將超越上海,都是4F級的。

根據公開資料,重慶的第二機場選址在中心城區西略偏南的璧山正興,與朝天門的直線距離大約48公裏。新機場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占地約37平方公裏。

中國超過1500萬人口的超級都市一共有6個: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和深圳。

現在北京、上海、成都都已經是雙機場城市,重慶正在擁有雙機場。剩下的只有廣州和深圳了。

很早的時候,廣州和深圳就開始謀劃自己的第二機場了。但珠三角的情況跟長三角、京津冀都不一樣,珠三角地方小、空域緊張、人口密度高。

比如「香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的總面積,也不過跟北京或杭州的面積相當,但這個區域的人口總量要比北京或杭州大很多倍。

上圖是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的地均GDP、地均金融機構存款、地均小學生人數(2022年數據),橙色是大灣區的數據,都數倍於長三角、京津冀。

廣東省官方最近宣布,「即時在粵人口」已經超過1.5億。這意味著, 每天生活在大灣區的人口超過了1億人。而大灣區的總面積,才5.6萬平方公裏。

在這個區域裏,分布著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珠海金灣機場。此外,還有惠州平潭機場、佛山沙堤機場。

由於空域狹小、騰挪余地有限,廣州和深圳的第二機場選址一直比較困難,很難達成共識。

而廣東又是全國最特殊的省份:經濟和人口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但全省發展極不平衡,內部差距巨大。雖然廣東實施過多輪均衡發展的策略,但效果都不太明顯,資源人口進一步向大灣區集中的態勢非常明顯。

這倒逼著廣東省做出了一個令人感到意外的選擇:廣州、深圳都可以有定位上、功能上的第二機場,但都不選址在本市的土地上,而是要「跳出去」,發揮帶動作用。

位於惠州市區東部的平潭機場,被定位為「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廣州第二機場,則選址到了佛山和肇慶交界處,距離肇慶市區反而更近一些,相當於佛山沙堤機場向西遷建。

「廣州第二機場」的專案名稱為「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距離廣州天河CBD的直線距離超過80公裏,這將是一個完全新建的機場,直接定位是4F級。

根據公開資料,這個機場的航站樓面積37萬平方米,民航站坪設128個機位;西跑道長3800米、寬50米,東跑道長3600米、寬45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量26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惠州平潭機場,只是一個軍民合用的4C級機場,距離深圳福田中心區直線距離83公裏左右。

所以,廣深所謂的第二機場,都沒有在「本土」。80公裏左右的直線距離,轉換為實際交通距離,都超過了100公裏。

2、異地的「第二機場」,別太當真

根據中國機場命名的慣例,無論是「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還是「惠州平潭機場」,未來都不可能冠名廣州或深圳。

對於「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未來的名稱,廣東省新聞辦官微——「廣東釋出」近日做了一番分析:

中國運輸機場營運機構一般采用運輸機場的名稱進行命名,不少新建運輸機場在申報命名前會成立以運輸機場擬定的名稱為名字的營運管理企業。

因此,上文提到的專案單位——廣東機場集團佛山高明機場有限公司或許就是以運輸機場擬定名而命名的營運管理企業,這意味著 「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極有可能命名為「佛山高明國際機場」 ,而這也是目前網絡上呼聲比較高的名字。中國民航高質素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綦琦也認為,該名字最有可能入選。

既然如此,為何不少媒體的報道,都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稱為「廣州第二機場」?或者表示「廣州也將進入‘雙機場’營運模式」?因為上述表述,主要是從新機場的定位和作用去考慮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廣州第二機場」未來的名稱大概率是「佛山高明國際機場」,它只是發揮廣州第二機場的作用,但不是嚴格意義的廣州第二機場。

如果機場最終定名為「佛山高明國際機場」,那麽 出差去廣州人大概率不會用這個機場,因為它不在廣州,距離廣州的實際交通距離超過100公裏 。即便有快軌連線,仍然耗時較久、效率不高。

從天河CBD開車到佛山高明國際機場,跟從上海虹橋機場開車穿過蘇州、到無錫的碩放機場差不多。

而廣州南部、東部的居民去深圳機場,也不過70到90公裏,南沙區南部未來走深中通道只有30來公裏。與其去廣州第二機場,不如去深圳機場。

從股東關系上看,佛山高明機場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是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占股64%),第二大股東是佛山市機場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占股36%)。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第一大股東也是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占股57.19%)。

也就是說,佛山高明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是兄弟單位,第一大股東都是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而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是廣東省人民政府(51%),第二大股東是廣州市人民政府(49%)。

惠州平潭機場,被確定為「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屬於「假設的深圳第二機場」。它不僅距離深圳核心區非常遠,距離東莞中心城區也非常遠,開車實際距離多在100到11公裏左右。

中國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中,只有東莞和蘇州沒有機場。蘇州未來或許還能建民航機場,但東莞基本不可能,因為面積太小。

東莞這1000多萬人口要麽去深圳機場,要麽去白雲機場,如果去平潭機場就太遠了。惠州財政力量偏弱,擴建機場、修建城際上的巨大投資從哪裏來,還不知道。

所以,廣州、深圳的第二機場都只是名義上的,而不是真正的第二機場。

這就好比所謂上海第三機場,它將來還是要叫「南通XX國際機場」的。鑒於它的名稱和位置,你去上海或者蘇州旅遊、出差的時候,會先飛到長江以北的南通嗎?

建設在異地的第二、第三機場,是很難分擔客流的,最多分擔一些貨運,或者做備降機場、應急機場。

看懂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廣州、深圳都沒有真正的第二機場,唯一能做的是擴建原有的機場,增大容量。

而上海也沒有真正的第三機場,無限擴大浦東機場規模才是正解。

3、被逼成冠亞軍的廣深機場

由於沒有第二機場的分流,白雲機場已經躍居為全國第一大單體機場。

2023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6326.8萬人次,比浦東機場多了近900多萬人次,比首都機場多了1000萬人次。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也躍居到全國第四,僅次於白雲、浦東和首都。

深圳機場2023年的客運量,已經非常接近首都機場和浦東機場。跟首都機場的差距只有10多萬人次,跟浦東機場的差距不到200萬人次,這對於一個5200萬量級的機場來說,趕超是隨時的。

從城市的總航空客運量上看,上海、北京、成都名列前三。成都擁有雙機場之後,客運量出現了一次大爆發,成都作為西部、西南空運中心的地位得到了強化。

但從長遠看,廣深兩大機場的優勢將得到不斷強化。 這個優勢就是:因為沒有第二機場,所以唯一的機場會不斷擴建,在全國機場中排序穩定上升。

比如白雲機場,正在營運的T1+T2設計容量為8000萬人次,當前客流量已經逼近設計容量。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進行中,有望於2025年建成投用。到那時,後白雲機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擁有5條跑道,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1.2億人次。

下面是深圳寶安機場的衛星圖。第三跑道已經填海完成,計劃在2026年初啟用。深圳機場還將在T3航站樓對面,建設T4航站樓。這些工程完成後,深圳機場客運吞吐能力有望達到8000萬人次。

深圳機場周邊空間比較有限,至於能否繼續填海修建第四跑道(沿江高速下沈為隧道),甚至拆除原有T1和T2航站樓修建第五跑道,這些都還沒有看到公開討論,估計難度不小,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未來中國客流量第二的單體機場,將在深圳機場和浦東機場之間產生,深圳機場有較大機會獲勝。

占地面積、跑道數量、航站樓體量,浦東機場肯定會一直領先,深圳機場因為發展空間的原因無法超越。但我們比的是實際客流,比如深圳北站從規模上只能算中等高鐵站,但客運量卻是天王級的。深圳地鐵也是這樣,裏程雖然不如北上廣多,但客運強度超過北上廣。

浦東機場正在擴建,興建第三座航站樓以及第五跑道,據說到2030年要達到1.3億人次甚至1.6億人次的吞吐能力。如果未來有必要,建設第六第七跑道都有空間。看起來,浦東機場比白雲機場的胃口還大。

但鑒於有虹橋的分流,浦東機場不僅無法跟白雲比拼實際吞吐量第一了,就連跟深圳機場拼第二,也將越來越難。

北京大興機場也是一個超級機場,短期目標就是四條跑道和每年1億人次客運量,未來更是要建設7條跑道、實作1.3億人次以上的年客運量。

但2023年,大興機場只實作了3940萬人次的年客運量,位居全國內地民航機場第11位。

理想和現實不能直接畫等號。設計規模和實際使用量,也是兩回事。中國民航機場的「產能過剩」時代正在到來,機場越修越大,但乘機人數卻難創新高。目前各機場的客流,絕大多數沒有超過2019年,甚至沒超過2018年。

隨著人口紅利終結、高鐵不斷擴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超級機場「產能閑置」將成為常態。

順便交代一句:2023年香港機場客運量為3950萬人次(2018年為7470萬人次),如果參加內地機場排名,2023年可以列第11名。如果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則可以跟白雲機場爭奪第一。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的最高紀錄是2019年,達到了7338.6萬人次。

中國單個機場年客運量突破1億人次的,歷史上只有首都機場達到過,時間是2018年和2019年。不過隨著大興機場的投入使用,北京沒有那麽多客流分配給首都機場了。而香港機場,大概率也很難超過白雲機場了。

展望未來,難道廣深永遠不可能有第二機場了嗎?其實也未必。

如果需要,未來廣州是可以在東部的增城修建真正第二機場的。至於深圳,可以考慮在東部大鵬半島南側填海,跟香港聯合修建一個「深港第二機場」,這裏距離深圳、香港市中心都不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