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國內首次!在青海獲得巨大成功

2024-05-28推薦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國內首次:青海在重度鹽堿地試種蕨麻成功

大片蕨麻地開出小黃花。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中國首次實作重度鹽堿地成功種植蕨麻!近日,記者從青海民族大學青藏高原蕨麻產業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從68份蕨麻種質資源中篩選出63份高耐鹽堿資源,將其種植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部份重度鹽堿地區。從種植效果來看,蕨麻成活率達92%以上,生長狀況良好,這意味著在重度鹽堿地試種蕨麻獲得巨大成功。

蕨麻,是鵝絨委陵菜變種,是青藏高原極富特色和營養的資源植物。2009年中國首個人工栽培的蕨麻品種——青海蕨麻1號被審定透過。青海蕨麻1號的誕生結束了蕨麻產品一直依賴於野生采挖的歷史,為蕨麻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使人工栽培成為一種可能。2015年,青海蕨麻2號和青海蕨麻3號兩個新品種相繼誕生,這是中國獨有的3個蕨麻新品種,為蕨麻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數據顯示,審定透過的這3個新品種,推廣種植9年來,累計種植面積達19萬余畝,累計產值近30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鹽堿地茁壯生長的蕨麻種子。

鹽堿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當前,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近幾年,相關領域和行業的專家學者在柴達木盆地鹽堿地開展植物適應力研究,如「海水稻」、青稞、谷子等作物,由於這些作物越冬性差,耐鹽堿能力弱,不能萌發或無法抽穗結實等原因,均沒能篩選出適宜的耐鹽堿植物資源。為持續發揮蕨麻的巨大效益,近年來,青海民族大學青藏高原蕨麻產業研究院院長李軍喬和她的團隊將目光瞄準在柴達木盆地一帶的鹽堿地。透過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讓鹽堿地成為蕨麻成長的沃野良田。

李軍喬介紹,此次篩選出的蕨麻種質資源在重度鹽堿地種植5個月後,各項數據顯示,蕨麻對鹽堿地土壤改良效果明顯,在含鹽量達1.56%的土壤中種植蕨麻,土壤含鹽量明顯降低。得益於蕨麻地下根系的分泌物和根際微生物,在鹽堿地種植蕨麻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容積比重及鹽分含量,對鹽堿地土壤改良效果顯著,可解決蕨麻與糧爭地的問題。

行走在蕨麻地的李軍喬。

從小花盆嘗試種植,到上百畝地裏做試驗,對於李軍喬和她的團隊來說,在鹽堿地種植蕨麻可謂一波三折。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有的困難與挫折都指向結果:蕨麻在鹽堿地找到適宜成長的土壤。

第一次種植:鹽堿花盆長苗了

想在鹽堿地裏種植蕨麻的念頭,李軍喬很早之前就有了。她與蕨麻的關系,可以用「不解之緣」這四個字形容。

1972年,3歲的李軍喬跟隨父母從河北來到青海,而河北人愛吃粥的習慣讓剛到青海的她就認識了蕨麻。這個看似不起眼、黑褐色、小小圓圓的東西吃起來卻又甜又糯,香醇可口,淡淡的奶香回味悠長。自那以後,蕨麻便在年幼的李軍喬心裏紮了根。1998年開始,李軍喬便系統性研究蕨麻。

2001年,李軍喬在攻讀博士時,論文研究的一個內容就是蕨麻的耐鹽堿性。盡管當時李軍喬做過無土栽培的試驗,但卻沒有在真正的鹽堿地裏種植過。2020年,李軍喬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農牧局的邀請去做講座,當講到蕨麻耐鹽堿的特性時,引起海西州農牧局相關人士的註意。

「講座結束後,海西州農牧局的一名負責人對我說海西鹽堿地多,要不要試著種下蕨麻?於是,二話不說,我跟著他們去了德令哈市的蓄集鄉實地看看。從那邊的鹽堿地挖了些土過來,先試著種在了幾個花盆裏。」李軍喬說。

種在花盆裏一個多月,種子卻沒有一絲動靜,這讓李軍喬有些疑惑。當時正值假期,李軍喬也沒有過多在意那些蕨麻花盆。直到假期一次回學校時,李軍喬驚奇地發現,一盆試種蕨麻的花盆裏竟然長出了兩株小苗。這讓她欣喜若狂,一有空,她便趕到學校去觀察鹽堿土裏種植的蕨麻。

第二次種植:一畝鹽堿地也能種出果

既然花盆中的鹽堿土能長苗,說明蕨麻確實可以在鹽堿地種植。2022年6月中旬,李軍喬在蓄集鄉附近的鹽堿地裏種植了約一畝的蕨麻。

為了對比不同的肥料及不同蕨麻種子的生長情況,李軍喬和團隊在一畝鹽堿地裏打了八十多個小格。這是李軍喬第一次在真正的鹽堿地大田種植,對這一畝地格外上心,不僅鋪上了遮陰網,還專門請人除草澆水,所幸種下去的苗生長情況都不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當時並沒有采集到蕨麻生長的相關數據。

為了查驗鹽堿地裏有沒有結果,以及產量如何等問題?2023年4月初,李軍喬再次前往蓄集鄉。高原的4月,地還沒有解凍,無法翻看地底的情況。等到4月底再過去時,被翻過的地裏找到了結了果的蕨麻,嘗了嘗,味道還不錯。李軍喬得出結論:蕨麻可以在鹽堿地種植,既能結果,而且味道還不錯。

第三次種植:蕨麻可改良鹽堿地土壤

在蓄集鄉種植蕨麻的那一畝地屬中度鹽堿地,而如果種在重度鹽堿地裏,蕨麻的情況又是如何?2023年5月,李軍喬和她的團隊在德令哈市尕海鎮郭裏木村舊址的部份重度鹽堿地上又開始種植蕨麻。

「郭裏木村遺留的宅基地鹽堿化程度嚴重,無法種田,也住不了人。政府修建了郭裏木新村後,原先的村子及土地就荒廢了。此前,村民們試著種過莊稼,但都無法生長。」李軍喬說,六十多畝的鹽堿地能做的試驗顯然比一畝地要多得多,但困難可想而知,得要有堅定的信心。

「此次種植面積相對較大,我們委托了當地一家牧草企業幫忙澆水。由於試驗要求,只能采用噴灌方式灌溉,為此要求該企業客製不同規格的水管澆地。種子種下去四十多天,客製的水管還沒到貨,大家都非常著急。」李軍喬說,當時她預感不妙,抽出時間去地裏看了看,發現堿地的蕨麻成活情況確實不好,但種在鹽地裏的蕨麻長勢卻不錯。這說明,蕨麻耐鹽的能力很好,而耐堿的能力稍弱。水管到貨,澆上了水,種下去的蕨麻生長情況保持穩定。

這次也讓李軍喬發現,蕨麻不光能在鹽堿地裏生長結果,還能改良鹽堿地的土壤,降低鹽分。

第N次種植:對蕨麻的研究不會停止

從1998年到現在,李軍喬研究了27年的蕨麻。對於她來說,蕨麻就像她的孩子一樣。和朋友開玩笑時,李軍喬也會說,她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完成兩個任務:一個是把孩子養大,把家人照顧好;另一個就是把蕨麻培育出來。

「我覺得蕨麻是一種‘神奇果’,不僅能吃,能修復草坪,改良鹽堿地土壤,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李軍喬說,蕨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種在地裏長出來的苗叫基株,基株會長出很多匍匐莖,而匍匐莖上又會長出很多分株。正常來說,匍匐莖都是直直向外延伸生長,但神奇的是,蕨麻的基株就像母親一樣,托著自己的分株往前送。如果基株覺得這處區域沒有水分,土壤肥力也不行,那它不會把這分株放在這裏,而會四處轉彎探尋適合生長的區域。所以也有人把蕨麻稱作遊擊掠奪型植物,它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分株存活結果。

李軍喬說,這樣一種聰明、神奇的植物能在青藏高原紮根,對於青海意義非凡。青海鹽堿地面積大,蕨麻在鹽堿地種植成功,發展潛力巨大。2021年,蕨麻進入青海省食品目錄,青海民族大學青藏高原蕨麻產業研究院也相繼研發出蕨麻果酥、飲料、蕨麻粉等系列產品,目前正在攻克研究成果轉化工作。

「做優做精冬蟲夏草、黃菇、蕨麻等特色產業……」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將蕨麻寫入其中。李軍喬感嘆,蕨麻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證明蕨麻產業發展潛力大,對青海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農牧民增收、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具有深遠影響。青海民族大學青藏高原蕨麻產業研究院將以申報蕨麻國家質素標準試驗室為契機,持續做好蕨麻精深研發,為助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素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