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市場全天震蕩分化,深成指、創業板指反彈,滬指盤中一度跌破2800點,銀行等高位紅利股集體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29%,深成指漲1.17%,創業板指漲1.26%。
板塊方面,中船系、華為歐拉、電子煙、ST板塊等板塊漲幅居前,銀行、保險、油氣、高速公路等板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9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5806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251億元。
繼昨日大跌後,今天A股似乎復刻了上周四(8月29日)的盤面,來了一出「負負得正」。
你知道今天和上周四有多像嗎?
當天,我們推播的標題叫,一度認為這是市場轉變風格、開啟反彈的契機。
而今天 銀行股再度領跌, 全A成交額也與當天相仿,在6000億元上下。
更巧合的是,這兩個交易日, 市場上大多數個股其實表現都不錯。
這不禁引人猜想——
昨天的大跌,難道只是市場在拉扯中「測試拋壓」?
明天能否復刻上周五的大漲?「金九銀十」的行情,是否仍然可期?
銀行股再度領跌,滬指盤中失守2800點早上一開盤,滬指走勢就與深指、創指等明顯分離。原因在於,銀行板塊再度走弱。而跟隨銀行股殺跌的,還有昨天表現出色的中國石化等大盤藍籌股。
可以說,滬指盤中失守2800點,和此前一段時間逆勢抗跌的表現,都與這些「高股息+權重」的板塊走勢密切相關, 堪稱「盈虧同源」。
銀行跌,則輪到市場上其他個股表演。早盤市場上漲個股一度超過4500家,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中證1000ETF漲幅明顯。
但今天的主角並不完全是小盤股, 從下方分時圖可以看到,盤初執行於白線上方的黃線(領先指數),於10:20左右逐漸回落,讓位於相關指數中的權重股。
僅今天而言,新能源賽道正是那個支撐起深指和創指的「權重」板塊。
回到銀行板塊,有觀點認為,盡管昨天銀行股還試圖表現, 但市場風格的切換是肉眼可見的, 這或許與降息預期有關。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考慮到9月美聯儲開啟降息已基本確認,同時國內出口商結匯需求的順周期釋放也在推動匯率走強,內外部宏觀環境共振意味國內二次降息的概率大增。 從此前的市場走勢來看,若降息預期出現,銀行股基本上都會有一段調整。 相應地,個股表現則有起色。
國金證券張馳認為,9月若能明顯降息,將「吹響」市場進攻「號角」。
消費電子概念活躍,有個股14天13板午後盤初,深圳華強再度漲停,錄得14天13板,區間漲幅高達258%。
8月15日以來,該股唯一沒有漲停的交易日,就是上周四「10進11」失敗。
如今來看,該股的斷板並不慘烈,與上周不少走出「天地板」的個股相比,算是非常溫柔了。
而這,可能既有運氣成分,也與消費電子概念持續火熱有關。 除深圳華強外,今日同一板塊的科森科技,也強勢錄得7連板,為當前短線最高板。
訊息面上,華為三折疊屏手機正在漸行漸近,或於下周正式亮相。
據報道,繼9月2日預熱新產品之後,9月3日華為終端釋出一段預熱影片,影片結尾公布了新品將會命名為「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
余承東在轉發微博時,其小尾巴也顯示了這一名稱。
業內預計,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或是首款華為三折疊屏手機。
下周二(9月10日)14:30,華為見非凡品牌盛典及鴻蒙智行新品將舉行釋出會。巧合的是,蘋果此前也公布了秋季新品釋出會的時間,是台北時間9月10日淩晨1點,主題是「高光時刻」。
有觀點認為,在上述代表當前市場高度的兩只個股沒有轉弱的情況下,本輪消費電子的行情不會輕易終結。
但需註意的是,像領益智造、歌爾股份這樣的大市值中軍,昨日大跌後今天並非充分修復,說明資金更傾向於抱團於前排核心標的。 隨著事件節點臨近,反而要當心兌現風險。
「中船系」集體大漲果不其然,中船系今天集體高開,漲幅明顯領先。截至收盤,昆船智能20cm漲停,中船科技漲停,中船漢光漲超9%,中船應急、久之洋等跟漲。
訊息面上,昨晚中國船舶公告稱,公司與中國重工正在籌劃由中國船舶透過向中國重工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並中國重工。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本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
截至9月3日停牌前,中國船舶總市值為1561億元,中國重工總市值1136億元。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重組方案落地,將深度整合雙方的優勢科研生產資源和供應鏈資源,促進造修船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升級。
當然,對普通股民而言,更值得關註的可能是——上漲有無持續性?
如上方周線所示,中船系上一輪大漲,發生在去年4月底至5月中旬,當下板塊與上一輪行情的啟動點相近,同時也處於回落後的震蕩箱體內。
需指出的是,上一輪爆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特估」行情的加持,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重組方案落地,帶動板塊大漲,其實仍是資產整合邏輯的延續。
因此,近幾個交易日能否持續上漲,主要看場內資金的意願;但若期待板塊整體有去年一樣的強度,可能欠缺了一些「天時」。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