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3分鐘學會針對性抗炎:改掉這4種最常見的炎癥習慣!(吃出來的炎癥)

2024-05-26推薦

索隊「炎癥」科普系列,第10篇/100篇!
慢性炎癥會讓我們肌肉酸痛、渾身難受、各種潛在疾病爆發。所以,找到慢性炎癥的根源,才能針對性的抗炎。

今天索隊就盤點4個最常見、吃出來的「炎癥」,了解如何針對性抗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文章僅用於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部份專業詞匯僅為參照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侵刪

一、高糖飲食,或低纖維飲食
造成的炎癥類別:關節、腸道、皮膚等多方面。

部份具體表現:
皮膚:皮膚油膩、毛孔堵塞、痤瘡和粉刺;
關節:早上起床,關節腫脹甚至疼痛;
腸道:腸道應激症候群。

高糖飲食會增加體內氧化應激,從而促進炎癥(Uribarri et al., 2010)。
註意,高糖不等於高碳水。
有些傻x科普人會把兩者混淆,最終走向「碳水是魔鬼」的深淵。

但是當食物中缺乏蛋白質和纖維素的時候,高碳水約等於高糖。
(這句話能懂嗎?)
因為高纖維有助於降低炎癥標誌物(Anderson et al., 2009)。
蔬菜、雜糧吃少,纖維素不夠,人體抑制炎癥的能力會大振幅下降。

解決方法:
1、養成吃雜糧、豆類的習慣;
有條件的可以用「索隊完美主食法」,不會的歡迎來被索隊「批評」()

2、少吃面條這類主食,如果要吃,請把蔬菜量加倍;
3、把蔬菜作為最重要的食物,每天吃3-5種,一定要吃綠葉菜。
4、假如會計算的話,每天吃夠30克纖維素;
5、如果吃高糖/高碳水,記得同時補充高纖維。

二、食品添加物,包括代糖
造成的炎癥類別:腸道、皮膚

研究發現,乳化劑(如聚山梨酸酯-80和羧甲基纖維素)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導致腸道炎癥和代謝症候群(Chassaing et al., 2015)。

而加工食物、外賣,是這類添加劑的重災區。
很多時候,吃一份「確實不過量」,但是積累下來你的攝入量很可能就會過量!

其次,有些代糖也在研究中發現可能會影響腸道環境。
例如,【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的研究發現,有一些代糖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進而影響代謝健康,增加炎癥標誌物的水平。

但是你也別害怕:如果你本身腸道很好、且代糖也只是偶爾攝入,那不必過度擔心。

三、乳制品

有的人喝牛奶、喝奶茶、喝蛋白粉會長痘,他總以為是「上火」。
實際上可能是炎癥哦。

因為乳制品會增加胰島素水平,並且刺激肝臟產生更多的IGF-1。
甚至有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牛奶中的荷爾蒙也會混淆我們身體,讓內分泌系統發出爆發的訊號。例如,牛奶中已經天然存在的生長激素會加重痤瘡。

所以,如果你本身是「乳制品炎癥」體制,可能你真的就得少吃了。

四、吃抗生素/消炎藥,學會呵護腸道菌
造成的炎癥類別:腸道、免疫系統

研究指出,抗生素的使用與腸道菌群的長期變化有關,可能增加炎癥性腸病(IBD)的風險(Jernberg et al., 2007)。
不少人長期習慣吃各類保健品,也會影響腸道菌環境。

那吃點益生菌保健品就可以了嗎?
恐怕不是!光吃益生菌保健品,或喝酸奶不足以養護腸道菌。
因為腸道菌要好好活下去,需要吃「飼料」——也即益生元,否則菌會被「餓死」。

要想養護好腸胃、減少腸道炎癥,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經常吃發酵食物,例如泡菜、酸奶等;
2、吃完抗生素或者消炎藥的之後兩周,每天補充益生菌保健品(不少於500億活菌、且不少於5種菌株),用來恢復腸道有益菌。

3、補充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例如:
洋蔥、大蒜:這些食物富含低聚果糖。
全谷物:如燕麥、糙米和大麥,富含抗性澱粉。
蔬菜:如菊苣根、蘆筍和洋蔥,富含菊粉。

別忘了,索隊的終極目標是: 讓100萬中國人學會「平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