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記憶裏的年味】五十年前過年的記憶

2024-01-31推薦

#記憶裏的年味#我五十年前過年的記憶!

臨近春節,村裏熱鬧起來了。隨處可見喜形手色的孩子,忙碌的大人,還有裊裊炊煙升騰不絕的景象——因為彼時人們不買饃,都是「兜酵子」活發面自己做饃。炸魚,炸丸子,炸麻葉,熬糖稀,制果子(一種象月牙狀的甜食,內灌糖稀,油炸的),醮糖棍,寫春聯等。這裏僅舉兩例以懷舊:

第一件事,關於割肉:也就是趕集買豬肉。那時我小,不知事。不知道肉的孬好。但見屠戶忙不叠與眾人交談肉走勢,豬肉肥瘦好壞。其中一個詞「幾宰」讓我記憶猶新!就是一百斤毛豬殺幾十斤就是「幾宰」!比如,一只肥豬毛重200斤,殺好再稱有140斤,折成百斤毛豬則殺成合商品豬70斤!

第二件事:寫春聯。那時不論貧富,清一色從集上提前一兩周買好紅紙,綠紙,包括家中有上輩去世了,第一年貼灰紙對聯,第二年貼藍綠色紙對聯,第三年才可貼紅色對聯!

那時我哥是村裏數一數二的寫春聯高手!(六六年文革時的亳州二中初中)每到臘月二十三小年一過,就開始忙活起來義務為全村寫春聯。過去不像今天都是買春聯。各家各戶按照自家需求買好春聯用紙,打成卷從集市上提前買回放到家中,臨近春節便請人書寫。那時村裏識字的少,能拿起毛筆寫字的寥寥無幾。所以會寫毛筆字很吃香,也很忙!記憶中,哥哥不僅自費寫,有時還得幫人家計劃用紙,剪裁對聯尺寸。有時這家紙不夠了,就從那家多出的湊個橫幅,或者簽子之類的。碰到講究的,買好毛筆,墨汁過來。碰到一般村民則都是拿幾張紅紙過來一放,說句「請」的話,則人去紙留,過半天再來取寫好的對聯!

那時,我便在旁邊幫哥拽對聯,拿放沒寫字與寫好的瞅地方相對獨立的放好,以待字跡晾幹再收起,一戶一戶分別以卷好。因此我也比別的孩子多了一點文化熏陶。比他們認的字多,寫的字好。也因此在後來的求學路上走出來,成為同齡人中唯一一個吃商品糧農轉非的「大學生」!

我是62年的人,直到2000年以後,人們才逐漸放棄寫對聯,而買對聯。沿襲了幾千年的寫春聯也漸失趣味,不再有「送紙取春聯」的忙碌景象了!同時,再也不見家家戶戶臘月二十以後蒸饃的情景了!#小時候春節記憶# #記憶中的小年# #童年的年味記憶# #那時年味特別香# #回憶過年走親戚# #懷念以前過年的# #懷念年味時光# #說說六十年代# #老家懷念有多少# #回憶過年的年味# #追憶童年年味# #60後的憶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