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你猜,我在黃河遇見了誰?

2024-10-22旅遊
黃河萬裏,氣象萬千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
九曲黃河十八彎,東奔入海潤齊魯
在這個季節,在黃河沿岸
我遇見了一束光、一股風、一抹綠……
我在黃河遇見了……
大河奔流,水天一色,百鳥翔集,
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育區中,
高挑修長的黑羽紅足水鳥格外顯眼,
這裏是世界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最大繁殖地。
20世紀90年代,黃河多次斷流,下遊黃河三角洲因缺少淡水補給,海水倒灌,好似「靜悄悄的綠色沙漠」,水鳥棲息環境喪失,區域生物多樣性嚴重退化。
近年來,隨著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5.2萬畝,修復濕地超過30萬畝,保護區鳥類從187種增加到373種。
如今的黃河口候鳥棲息地,被稱為「候鳥國際機場」。今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位列其中。
我在黃河遇見了……
在一萬六千多份大豆遺傳材料裏精挑細選,
不斷試驗、雜交培育,「科豆35」最終勝出,
今年「科豆35」在東營現代農業示範區種植了4000畝。
由於靠海較近,地下鹹水多,田地「近乎撂荒」,曾經,一些村民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守著風沙漫天的鹽堿地發愁。
山東從「改地適種」到「改種適地」,篩選培育小麥、大豆、水稻、高粱等耐鹽堿作物新品種,建成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推廣面積80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2億元。
近五年來,山東共增加補充耕地指標24.36萬畝,其中14.16萬畝來源於鹽堿地,鹽堿地占比達58.13%,為全省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我在黃河遇見了……
濟南起步區零碳智慧產業園的建築外層有玄機,
它是由光伏發電玻璃組成的「智慧生態罩」,
像一件透明的衣服,在建築之外建立起了一道屏障,
既不影響采光、通風,還能產生電能。
綠色先行,山東交出亮眼成績單。
沿黃9市建立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78家、綠色工業園區3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4家;
國家級智能工廠數量和制造業數碼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首位;
光伏發電裝機穩居全國首位,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
山東不斷在更多新賽道、新領域塑成新優勢。
我在黃河遇見了……
1960年,第一輛黃河牌JN150重卡在濟南誕生;
2024年,重卡「氫」裝出海,
中國重汽黃河X7氫燃料電池牽引車閃耀全球。
黃河山東段綿延600多公裏,沿岸坐落著兩個功能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其中之一。
黃河機器人創新院在這裏揭牌,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從比亞迪濟南基地發往全國各地,裝載氫燃料電池的無人機正瞄準「低空經濟」市場……黃河北岸,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湧」。
山東,正向「新」而行。
我在黃河遇見了……
蔚藍遼闊的海天之間,
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風車」列陣迎風旋舞,
風從海上來,
帶來源源不斷的綠電。
3年前,在距離山東海陽海岸線30公裏的海面上,隨著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專案第10回路5台風機開始運轉,山東首座海上風電場成功並網發電,實作海上風電「零突破」。
對於能耗大省山東來說,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是一道必答題。
2024年,山東海上風電新增規模連續兩年全國第一,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省份,成功獲批全國碳排放雙控先行探索地區。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場實作安全生產1000天,累計發綠電22.91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68.7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5.57萬噸,可利用小時數達7596小時。
我在黃河遇見了……
萬畝紅地毯,蘆葦飄絮,
河海交匯,百裏海堤,
在東營紅灘濕地,
上演著獨一無二的濱海濕地奇觀。
黃河灘區遷建專案的實施,不僅讓山東省60萬灘區群眾圓了安居夢,同時,灘區的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也得到重視。
發展東營紅灘濕地旅遊區,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生態馬拉松賽道等,既保護和利用了黃河文化資源,也為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今天的黃河之畔,一幅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大眾新聞編輯 姜凱寧 許光宇 韓雨婷 整合 設計 魏亦汝 策劃 單青 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