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如果說北宋的官員沒錢買房,你信嗎?汴梁的房子買不起,還情有可原。有一個官員被貶到信州,依然無錢買房。這個官員叫晁補之,他因為這件事兒填詞一首,寄調臨江仙。
晁補之是山東濟州人,出生於書香門第才思敏捷。他讀書的時候受到了王安國的認可,讓他受益匪淺。王安國是王安石的親弟弟,為人正直,遇到有才華的人總是青睞有加。真正對晁補之在文學創作上起到指導引領作用的人是蘇軾,晁補之曾經攜帶文章請教蘇軾。蘇軾說,以後可以擱筆了,將來文壇是晁補之的天下。
晁補之在元豐初年考中進士,步入官場當上了司戶參軍,負責治安、刑獄工作。很明顯這個職務不適合晁補之,無法施展他的文采。晁補之胸有大誌,還是盡力幹好本職工作很快迎來了升遷機會,成為國子監教授。多年以後,晁補之和蘇軾都在揚州為官,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由於晁補之文字功底出眾,朝廷派他編修「宋神宗實錄」。因黨爭之禍,他被陷害編修實錄參照資料失實,導致宋神宗形象受損。就這樣他被貶到了信州。信州位於江西,勝在景色絕美。晁補之到了信州之後有了終老於此的想法,不料在買房這件事上犯了難。
遭遇貶謫到了信州,這個地方位於江邊,想不到房子竟然那麽貴。買不起房子怎麽辦,只能去城外寺廟中借宿。生活窘迫生病了自己抓藥在松林裏搗藥,衣服洗完後直接掛在竹林裏晾曬。物質上非常貧苦,精神上卻很愜意。王維詩中的風景,就在晁補之的眼中。有人覺得他改動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取巧嫌疑。不過,你細品用在這首詞的情境中多麽恰當。只要用得情景交融,毫不矯揉造作,就是絕妙。
一只杜鵑站在枝頭苦苦哀鳴,這是為什麽呢?晁補之被杜鵑吸引,仔細觀察它的情況。隨著月亮漸漸西斜,杜鵑的叫聲越來越悲切。晁補之悟了,眼前景色雖然很好,但杜鵑提醒他不如歸去。
歸去何方,詞中沒有明說。多年宦海沈浮,晁補之應該已經預感到,信州不是他罷黜貶職的最終地點。困在黨爭,權力鬥爭激烈,他無法擺脫這樣的時局。只有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遠離朝堂,才能活得自在灑脫。身處矛盾之中,選擇無法輕易做出。晁補之還想再等等再看看,在詩詞中杜鵑悲啼常用來表達思歸的情緒。很明顯,晁補之不太願意思歸。當他仿徨無措的時候,只能怪杜鵑的叫聲打亂了內心的平靜。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