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關於鹿鳴宴背後的意義

2023-12-10國風

「禮樂治天下」是儒家特別推崇的。 孔老夫子認為在沒有沖突、暴力和軍事的情況下,用「禮和樂」就把天下的諸侯王公緊密地圍繞在周天子周圍,是一種最好的治國的方式。

「禮」就是對嘉賓的獻賓之禮,「樂」就是用音樂的方式把主人和嘉賓之間的隔閡開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鹿鳴宴實際上就是一次燕饗之樂。 在燕饗之樂中周天子完成了使諸侯們忠誠於他,效力於他,達成了穩定國家的功效;大臣和諸侯們實作了表達對君王忠心的心願,融洽和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所以說燕饗之樂是周天子實作「禮樂治天下」的一種方式。

就是今天的老板們可以不需要太多的懲罰,不需要多嚴苛的規章制度,適時對員工進行「鹿鳴宴」懷柔一下,就能讓下屬忠心,實作「禮樂」治公司。

【鹿鳴】這部作品,表面上是宴請嘉賓,實際上其背後是有深意的。

東漢的王逸這樣說:「鹿得美草,口甘其味,則求其友而號其侶也。以言在位之臣不思賢念舊,曾且不若鳥獸也」。鹿吃到了令自己非常滿意的、味道可口的草,於是就呼喚朋友和夥伴來和它一起享用。表面上說的是鹿,實際上說的是在位之臣在享受到了君王給予的這些豐厚待遇後,不能夠懂得君王的賢德,不能夠常常想到君王的好,那麽就連鳥獸都不如了。

東漢末年儒學家、經濟學家鄭玄說:「此詩之意,言君有酒食,欲與群臣嘉賓燕樂之,如鹿得蘋草以為美食,呦呦然鳴相呼,以款誠之意盡於此耳」。君王有了美好的酒食,想與他的群臣嘉賓一起享受,就如同鹿得到蘋草後認為是美食,呼喚它的夥伴來一起享用一樣,表達的都是一份誠意款待之心。

唐朝的孔穎達在【孔疏】中這樣介紹:「或以為兩鹿相呼,喻兩臣相招,謂群臣相呼以成君禮。斯不然矣。此詩主美君懇誠於臣,非美臣相於懇誠也。若君有酒食。臣自相呼,財非己費,何懇誠之有?」有的人認為鹿鳴的開頭是兩頭鹿在彼此呼喚,比喻的是兩個大臣彼此之間的相互招呼,講述的是大臣們相呼著去參加國君的宴會以完成君王的宴請。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這首詩講述的是大臣們成就君王的誠懇之意,而不是大臣們成就相互間的誠懇之意。如果君王有酒食,大臣們相呼著去,錢財不是大臣們自己出,何來大臣們之間的誠懇之意?

鹿鳴宴真正的意義在於大臣、諸侯們來參加君王的宴會,以示對君王的忠誠;君王在宴會上以他的一份誠懇之意送上禮物並用極其美好的語言贊美他的大臣和諸侯們,完成君王想要表達的誠意,實作君王禮樂治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