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流落海外的「唐楷」真跡「僅次於」王羲之,筆筆氣吞山河

2023-12-13國風

後世學書者,以帖為先。碑刻次之!

為何?因為,碑刻作品帶有纂刻者的用刀習慣,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筆畫之間呈現獨立狀態,展現不出行筆緩急、墨色虛實,讓初學者難以體會用筆的發力點。

誠如米芾先生在【海嶽名言】中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同樣的道理,近代書法大師啟功也說:「半生師筆不師刀」。

學習「唐楷」,最好從紙本真跡練起,以便琢磨點畫的風韻跟美感,以及筆法、墨色之變。

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就曾被珍存在圓明園之中,此作是顏真卿唯一的楷書真跡,寫於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全文共計253字,用筆蒼勁嚴謹、順暢遒逸,帶有幾分彎曲的造型,富有韌性跟生動之氣,還有篆籀筆法的高古典雅風姿。

此帖於1861被外國人搶走,現在藏於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當為書壇的「國寶」,也是學書者不容錯過的楷書「範本」,可時常臨摹鉆研。使筆勢開張明朗,結構上平穩端莊,不被緊結與法度束縛住,強化用筆的勁力和凝煉度,翻轉之間遊刃有余、流暢從容,寫出工整規範的「中國字」。

還能在「二王」靈活筆法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自身的藝術思維,感受高古的「篆籀」之氣,為日後的創作提供新思路,從千篇一律的秀美風氣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