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藝壇大家陳永鏘:木棉峻骨,嶺南雄風

2024-07-11國風

廣東南海西樵人,1948年生於廣州

1981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

獲文學碩士學位

現為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員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嶺南畫派紀念館名譽館長

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國家一級美術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73年以來,作品歷次入選全國美展

七十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

代表作品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全集】

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出版

畫冊二十九本、文集四本,詩集二本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上海美術館

黑龍江美術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廣東美術館

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及國務院辦公廳

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廣州白雲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等收藏

魚躍圖 136cm×68cm 1972年 廣東美術館藏

70年代赴敦煌寫生

赴京津遊學 問道於李可染(左)

陳永鏘與關山月老師(左)

求學.問道於朱紀瞻先生(左)

陳永鏘,這位嶺南畫派的傑出傳人,早年便在梁占峰的悉心指導下,踏入了藝術的殿堂。1978年,他更是榮幸地考入了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與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林豐俗、陳金章、梁世雄等嶺南畫派的大師們共襄盛舉,沐浴在藝術的海洋中。
他的藝術之路,始終與嶺南畫派的創作宗旨緊密相連。陳永鏘的寫意花鳥畫,不僅是對傳統嶺南畫派的繼承,更是對中西藝術、古今文化的深度融合與創新。他的畫作中,既有中國傳統水墨的韻味,又融入了西方現代繪畫的元素,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化合作用與文化張力。
在早年的學習生涯中,陳永鏘尤其重視寫生,他深入自然,觀察萬物,用心感受生命的韻律。他的創作,吸納了多種西方現代繪畫因素,尤其是19世紀西方現代派、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的表現手法。他勇於強化視覺美感本身的力量,大膽使用鮮活的色彩,營造斑斕的畫面。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他的畫作既具有嶺南畫派的雄渾大氣,又不失現代藝術的創新活力,構建出一種渾厚剛健、恢宏大度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新畫風。正如於洋所言:「陳永鏘,木棉峻骨,嶺南雄風。」

人物 27cm×39cm 70年代

人物 26cm×38cm 70年代

人物 26cm×39cm 70年代

舞 34cm×37cm 60年代

昔日習作 36cm×25cm 80年代

70年代白描 27cm×33cm 70年代

70年代白描 21cm×26cm 70年代

嶽山造林速寫 39cm×34cm 1975年

坎坷的經歷如同歲月的磨礪,讓永鏘深深紮根在西樵山下,仿佛那山中的一石一木、一草一花都與他有了不解之緣。反之,西樵山的「物」象,也在他的筆下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仿佛每一筆、每一劃都在述說著與永鏘的深情厚誼。
說永鏘在西樵寫生,不如說他是在與這片土地進行心靈的對話。他筆下的每一幅畫,都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觀的再現,更是他內心深處情感的流露。與其說這是藝術的意境,不如說這是永鏘對自己品性的深入剖析和真實展現。
畫的魅力源自多方面,但真情畢露無疑是其中最基本、最動人的元素。看永鏘的畫,就仿佛能聽到他與畫中物在低聲細語,那是一種物我兩忘、心靈交融的「觀照」。這種「觀照」不僅是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和理解,更是對自我內心的深刻反思和審視。
我堅信,畫家一生的作品,其實就是他靈魂的多面鏡。他們透過繪畫,不斷地探索、完善自己的內心世界。只有經歷了這樣的昇華,才能在時間的洪流中留下不朽的銘印。這也正是為何美術史上只有那些真正觸及靈魂、展現真情的作品才能被後世傳頌不衰的原因。

春 136cm×68cm 1980年

梨樹 154cm×84cm 1982年

晚夏村頭的落花 80cm×68cm 1983年

三鵝圖 136cm×68cm 2002年

白獅 138cm×68cm 2002年

詩、書、畫三者的和諧融合,如同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在世界藝術殿堂中獨樹一幟,堪稱中國獨有的瑰寶。陳永鏘,這位藝術界的巨匠,不僅深入領悟了這一傳統的精髓,更是以其卓越的才華將其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的畫作上,題辭如詩如畫,或繁復如錦繡,或簡潔如刀削,或橫臥如長虹,或直立如松竹,與繪畫的線條、色彩、構圖形成了一種對比鮮明而又和諧統一的美感。他的舊體詩造詣深厚,然而,他在畫面上的題辭卻更多地采用了白話文的形式。這些白話文題辭,宛如清澈的溪水,流淌在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幹凈、曉暢,既充滿了風趣,又顯得親切無比。
那些長篇的題句,仿佛是他與觀者之間的對話,沒有高深的辭藻,沒有晦澀的寓意,只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傳達出最真摯的情感。這樣的藝術表達,讓每一個識字的人都能輕易地賞懂,都能感受到他作品中的那份真摯與熱情。他這樣做,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走近藝術,了解藝術,享受藝術。這種親民的藝術態度,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更顯得難能可貴,讓人為之動容。

戈壁斜陽 246cm×123cm 2007年 廣東美術館藏

古木春深只度鶯 246cm×123cm 2007年

摩崖 246cm×123cm 2007年

柏 246cm×123cm 2008年

陳永鏘,這位傑出的藝術家,他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承襲了傳統藝術的「情感論」精髓。他堅信,中國人心中的自然美,不僅僅是山川河流的壯麗,更是那蘊含其中的人格美,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人性美的光輝,流淌著「唯心」的詩意。
陳永鏘筆下的中國花鳥畫,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再現,更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是畫家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正如【樂記】所言:「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他的花鳥畫,正是他情感與理性的完美結合,既體現了生命的和諧與統一,又展現了人性的深邃與豐富。
他眼中的花鳥走獸、山石樹木,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張力。它們不僅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他心中那份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他堅信,「在這個世界中,高聳的是人的精神,而不是山;奔流的是人的愛,而不是河。」每一幅畫作,都是他對生命的贊歌,對自然的禮贊。
中國人重情重義,而這份情感正是源自於心靈深處。陳永鏘的畫作,正是這種情感的完美詮釋。他筆下的每一筆、每一劃,都飽含著他對生命的熱愛與敬畏,對自然的感恩與敬仰。他的畫作,就如同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中所言:「得自天機,出於靈府」,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是他對生命、對自然、對藝術的深刻理解與感悟。

黃金季節 178cm×139cm 2002年

宿雨朝晴園圃新 246cm×123cm 2008年

嶺南佳果 246cm×123cm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