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畫——誰更耐看?

2023-12-08國風

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幅中國山水畫,一幅西洋風景油畫,誰更耐看?

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如果是同品級的畫作,中國畫更耐看!

現且拿兩幅名作對比一下,第一幅【孟特芳丹的回憶】,是法國畫家柯羅的代表作之一,柯羅是風景畫大師,他的代表作當然有說服力。

法 柯羅 孟特芳丹的記憶

另一幅是北宋範寬畫的【溪山行旅圖】,範寬是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大師,這幅畫是中國傳統山水畫成熟期的傑作,同樣具有說服力。

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

【孟特芳丹的記憶】畫的是湖邊森林的一角,有一種清新,溫暖,濕潤的大自然感覺。右側畫了一棵大樹,占據了畫面大部份的位置,對面一棵小枯樹與它相呼應。兩樹的中間顯現平靜的湖面。有個婦女在那棵杜樹下踮著腳,采摘樹上的什麽,她的旁邊還有兩個小孩,應是一家人。

法 柯羅 孟特芳丹的記憶局部

這麽一幅風景畫,在油畫風景史上地位超然,贊美者認為,這不但是一幅風景畫,還是一幅抒情畫。更有吹捧者說那些樹木顯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還有人說此如幻如夢,是自然美的和諧體現,甚至有人說能聽到細枝與樹葉的瑟瑟聲呢!真夠誇張的。

【溪山行旅圖】描述的則是中國北方的大山,山上有雜樹,層層疊疊的大山裏夾著一線瀑布,山下有溪流,有矮山,有古寺,有旅人,整體感覺大氣磅礴,氣勢逼人。

大山占據了畫面的主要位置,山下的樹林,溪流,山道,以及趕驢的貨商,還有精美的寺院,挑擔的行腳僧人,這些,都蘊含著很高的審美元素。宋人郭熙認為山水畫「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而這一幅【溪山行旅圖】,遠望,氣勢雄渾,近看,景物精美,山裏有人,有路,有可供人居住的地方,故,完全達到了郭熙的四可的要求,可謂是中國山水畫的典範。

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局部

這幅畫,後人同樣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如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此畫為「宋畫第一」。現代徐悲鴻則這樣評這幅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範中立【溪山行旅圖】。」

評價可謂高矣!

上述兩幅畫,本是東西方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孕育出的繪畫藝術,本來不具備可比性,但是卻可以考究一下哪幅更耐看。

兩幅畫的相同之處在於作者都投入了感情,都有對自然景觀的熱愛之情,所以畫面裏能透露出一種溫暖的氣息。

不同的地方是,【孟特芳丹的記憶】是寫實的,其寫實手法采用色彩繪畫,優美,抒情,微妙,能很客觀地表現現實中的景物。

【溪山行旅圖】也是寫實的,但是這種寫實是采用中國傳統的筆墨造型的手法,而筆墨,則是經過畫家或者是前人提煉出來的表現技巧,其本身是從真實的客觀物象中提煉出來的,已經帶有了一定的抽象效果。

所以,從技巧上看,西洋畫更寫實,中國畫在技巧則已超然於物象之上,故中國畫更接近藝術的真諦,所以更耐人尋味,更耐看。

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局部

其耐看的原因還在於作者筆下的這種山是經過作取舍以及美化的,即使是表現出來的山水,其技法也是提煉過的,帶有人為創造性,例如各種皴法,就是對自然景物繪畫方法的抽象提練而成的繪畫技巧。

所以,從欣賞的角度來說,這與自然景觀已經有所不同,因為各種勾皴更符合人的審美,故中國畫是更能令人著迷的藝術。

【孟特芳丹的記憶】除了色彩外,還有明暗,以及景物的倒影,就是指這是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的情景。這種表現手法有其特點,借助色彩讓畫面更微妙,在初觀此畫時,也會被畫中的情感與色彩打動,但久觀後,會漸漸地覺得與自然景物接近,從而也就漸漸覺得沒什麽意思了。

而【溪山行旅圖】則不用明暗去表現立體感,其采用的是中國畫傳統的虛實前後深淺來表現空間感,其時間相對恒定,這也是中國思維的一個特點,相對恒久,其並不是某時間內的東西,故欣賞的時間維度更寬廣。

綜上所述,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更有超越自然的藝術美,這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具體展示。

故,更耐看。

不單是上述兩幅畫是這樣,而是所有中西方名畫都是這樣,不少西洋風景畫甚至淪落為只是炫技,當看完了那點技法後,再沒有什麽可供人回味與細品的東西。

但是中國畫卻不相同,凡可稱為名作的中國畫,畫家們都在構建著一種藝術的美,一個境界,這樣的境界,能讓觀眾有更多想象的空間。

尤其是進入元明以後,文人畫興起,中國山水畫的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詩書畫印結合的中國畫藝術,成了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國畫成了高深的藝術,其境界超然於所有藝術之上,其可供玩味處更多,更耐看了。

當然,對於外國人來說,中國畫也成了是難懂的藝術。

英 康斯太布爾 幹草車

元 王蒙 青卞隱居圖

俄 希施金 林中早晨

明 沈周 廬山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