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宋末最美的一首詞,道盡了人世滄桑,結尾三句驚艷了千年的時光

2024-05-26國風

蔣捷生於宋、元易代之際,考中進士的第四年,宋朝就滅亡了。宋亡後,他深懷亡國之痛,隱居姑蘇一帶太湖之濱,漂泊不仕。

一個暮春時節,羈旅他鄉的蔣捷一次乘船經過吳江縣時,見春天在雨打風吹中漸漸消逝,感嘆「春與人俱老,花隨夢已空」,觸景生情中寫下【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宋代〕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首詞的大意是:

船在吳江上飄搖,岸上酒樓酒旗飄搖,我那滿懷羈旅的春愁只能用美酒來消除了。船只經過令文人騷客遐想不盡的勝景秋娘渡與泰娘橋,江風迅疾,落雨瀟瀟,實在令人煩惱。

什麽時候才能回到家中清洗衣袍,在家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熏爐裏心字型的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這首詞刻畫的是蔣捷乘船漂泊、倦懶思歸的情懷,抒發了歲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展示一幅飄零異鄉、扶搖不定的畫面。

「一片春愁待酒澆」,體現詞愁悶連綿不斷,借酒澆愁的心態。

「一片」,言愁之多,滿目皆是,無邊無際。「待酒澆」,是急欲要排解愁緒,表現了他愁緒之濃。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既照應題面「舟過吳江」,又點出舟中人觸目所感的由來。一「搖」一「招」,乘船的動蕩感頓出。

「秋娘渡與泰娘橋」一句中,詞人以「秋娘渡」與「泰娘橋」指代蘇州吳江一帶景物之美——秀婉嫵媚令人愉悅的美。正是這美景愈觸發其愁思,思念起了在家的「笑渦紅透」、「軟語燈前」的妻室。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接連兩個「又」字,有一種紛至沓來、揮不去、斬不斷的迷亂之感,這外景正投合離人因思念妻室而引起的惆悵之情。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首句點出「歸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飄泊的厭倦和歸家的迫切。想象歸家後的溫暖生活,思歸的心情更加急切。笙而「銀」字,香而「心」字,富麗妍倩,極寫家居生活的甜蜜。

結尾三句詞人訴說時光飛逝,歲月不停,櫻桃和芭蕉這兩種植物的顏色流動變化,具體地顯示出時光的疾馳而過。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色彩濃艷,極富動感,寫出了時光漸逝之過程,思親之情亦盡見之。

詞人在詞中逐句押韻,讀起朗朗上口,節奏鏗鏘,大大地加強了詞的表現力。這個節奏感極強的思歸曲,讀後讓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意味。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的飄灑,「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鮮麗,使得這種春愁獨具魅力。它如林間婉轉的黃鸝啼鳴,又如飄散在月光下的小夜曲。

【聲明】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