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孫伯翔融合行書和魏碑,自創風格,被指筆法散亂,字形生硬

2024-01-31國風

孫伯翔是當代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擅長魏碑書法的研究與創作,他的魏碑書風獨樹一幟,被譽為魏碑巨匠。他的魏碑作品,融合了行書的筆意,打破了長期以來魏碑書法的剛健與遒勁,而形成了孫氏魏碑的靈動與飄逸風格,從而受到了許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愛。

恰恰是他在魏碑上融合了行書的筆意,獲得了書法的靈動感,卻引來了許多魏碑書法愛好者的歧義,有的人認為,以前古人寫魏碑時,就是按照魏碑的風格去書寫,可到了孫伯翔這裏,似乎像是行書,又像是楷書,這兩種書體融合在一起,是風馬牛不相及。也有的人說,他把行書和魏碑寫在一起,看似飄逸了, 卻也少 了書法的自然性。但也有人覺得,我很喜歡孫伯翔先生的這種風格,他啟用了魏碑的新寫法,看上去很是舒心。

魏碑是北魏時期的一種石刻作品,多見於墓誌、碑碣,大都是在書丹以後經過刻工雕刻而成,也有的是刀匠直接在石上刻鑿而成,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這就使得許多魏碑作品有了「一石一風貌」的特點。不論是民間的還是官方的碑刻作品,但它們都屬於楷書系統的作品,有的人說,魏碑是隸書向楷書演變時期的一種過渡書體,其實這個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與魏碑有所不同的行書,它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是由楷書演變而來,其特點是飄逸瀟灑,自然流暢,既有實用性,也有很強的藝術性。行書在當代,很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它的實用性非常強,就藝術性而言,許多書法家專門攻習研究行書,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其書寫性和實用性也受到了許多書法愛好者的青睞與追捧,擁有強大的學習者。

盡管魏碑屬於楷書系統,具有正書書寫的特點和規律,而行書書寫簡便快捷,既有實用性,也有藝術性,按理來說,二者是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書法系統,想要將它們融合在一起是非常有難度的。在當代,書法家們提倡書法創新,一方面是因為書法藝術性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體現一位書法家的創新能力。作為名家的孫伯翔,他的創新是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也是他個人能力的見證,因此,他選擇了在楷書和行書上進行融合創新,取得了自己的書法成就,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其實,就行書來說,它可以分為行楷和行草,這方面,古人早已給後世 作出了 榜樣。行楷,就是偏向於楷書,又有行書筆意的一種寫法,既是楷書,又是行書。但是,孫伯翔並沒有選擇唐楷與行書的融合,而是把行書和魏碑和行書進行了融合,這可以說是一種創新,因為魏碑的筆法與唐楷的筆法有著很大的不同,魏碑當中的方筆較多,想要融合行書的確是有難度的,但孫伯翔的融合卻感覺很自然。

然而,他的這種融合方法盡管從理論上看似行得通,而字形的筆法的融合並沒有得到許多書法愛好者的認可,有的人認為二者的融合很牽強生硬,缺少了自然而然的感受。但不論怎麽說,在魏碑與行書的融合體系當中,孫伯翔應當是行書與魏碑融合的第一人,這種融合與民國書法家於右任的融合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覺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書法古今

推薦閱讀:

學習草書為什麽要把這個字帖作為基礎教材?原來跟這三個方面有關

陳振濂:80%的書法家是寫字出來的,對藝術探索非常低

他是第一個把行書和隸書融合的人,書法成就引人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