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西方看我們的信仰有多崩潰?中國人:你這神不靈?不靈我就拜別的

2024-06-15國風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

西方人震驚,中國人的信仰為什麽變來變去?不靈就拜別的。

宗教信仰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很普遍,因為歐美這些國家的建國基礎就是宗教,例如美國就是以基督教建立的國家。

但是對於中國而言,從歷史淵源和之後的發展來說,宗教信仰並不像在歐美社會那麽普遍。

很多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就算有,也是時常在變的,有時候甚至同時信仰儒釋道三家,這讓西方人很不理解。

那麽,事實果真如此嗎?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為什麽這麽獨特呢?

在中國,大部份成年人都信奉宗教或持有某種宗教信仰,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正式認同某種宗教。

用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來闡述以上觀點:

一個美國人和一個印度人在探討關於他們的信仰問題。印度人問美國人:「你能告訴我,你信仰的神叫什麽名字嗎?」

美國人很疑惑,他說:「我信仰的神就是上帝!」

對此,印度人很不理解,因為他們在祈求保佑的時候,都要喊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但大多數美國人在祈禱的時候,口中念念有詞,說得最多的就是「阿門,我的上帝」。

話不投機半句多,民族風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導致這兩國的人在這一問題上互相不理解。

同時,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明,宗教信仰是非常復雜的東西,甚至是非常私人的東西。

如果這時候中國人加入討論,那麽對於大部份中國人的信仰,這兩國的人同樣也是疑惑不解,甚至是極度震驚的。

因為在大多數了解中國的外國人看來,中國人的信仰「太不堅定」,因為信仰的神靈一旦不靈,他們就會轉而改信別的,甚至會同時給幾個不同的神靈燒香。

那些不了解中國的西方人,還有可能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然而在中國,宗教信仰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存在的範圍非常廣泛。

根據數據,在2018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中,只有10%的中國成年人認同任何宗教團體。

這個衡量標準,是指這部份人會加入類似西方基督教那樣掛牌的、有國家簽發的宗教中心的證書,定期舉辦宗教活動的機構,並且按時進行宗教活動。

根據2018年的世界價值觀調查,只有13%的中國成年人表示,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或「相當重要」。

盡管這些指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但研究發現,在過去10至15年中沒有明顯上升。

這就是普遍意義上,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現狀。

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以及多方面的原因,要確定當今的中國有多少人有宗教信仰,以及他們的宗教身份、信仰和習俗,以及在過去十年中是否發生了變化,這些都是很困難的。

但正如上例中的印度人一樣,每個人信仰的神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

印度人的信仰有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等,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可能在介紹自己的神的時候,都擁有獨特的一面。

它並不像西方統一的基督教那樣擁有教堂,擁有一些儀式例如禮拜、洗禮等等,可能每個教的避諱也不一樣。

也就是說,西方對於宗教信仰的定義可能過於狹窄,所以對於中國人的信仰,他們可能沒辦法涵蓋這種方式,也難以理解這種「不堅定的信仰」。

不過,當宗教的定義擴大到包括有關靈性、習俗和祖先的調查問題時,宗教則在中國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根據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顯示,33%的中國成年人表示,他們相信佛陀或菩薩。

而在2016年的數據則顯示,26%的中國成年人每年至少燒香幾次。

這種做法通常涉及向佛陀、菩薩或其他神靈許願,通常表示希望活在神靈的庇佑之中。

但很矛盾的是,根據2018年該項調查的數據,只有4%的中國成年人認為佛教是他們的宗教信仰。

那麽,是什麽造成了中國目前真實地存在宗教信仰,卻被人誤解為沒有宗教信仰呢?

2

西方人不理解,中國人的信仰為什麽變來變去?不靈就不拜了。

中國古代神話裏有各種各樣的神仙菩薩,他們甚至有名有姓,還有與之相關的各種故事。

這些神話故事構成了中國人的歷史和現在。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一些真實存在但是已經去世的人的豐功偉績,也經常被提起。

例如三國故事裏的關雲長,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不是神仙菩薩,但是後世的中國人很多人都拜關公,把他當成神一樣來供奉。

那麽,中國的這種情況,是否可以稱之為宗教信仰呢?

宗教是一個西方的舶來詞匯。因為起源西方,西方人也比較看重這個,所以很多時候,宗教是一種讓群體被社會承認的必要手段。

這種差異,有一部份是由語言學造成的。英語中的單詞「religion」,在中文中最接近的轉譯就是宗教。

這是20世紀初的學者在研究西方文本,並需要轉譯「religion」時所采用的一個術語。

但時至今日,宗教這個詞,主要是指有組織的宗教形式,特別是那些有專業神職人員和機構,或政府監督的宗教形式。

宗教通常不是指分散的宗教信仰和習俗,許多人認為這是舊的,不被提倡的迷信。

但還有一個原因導致很難確定中國有多少人有宗教信仰。那就是中西方對「宗教」的定義不同。

西方對宗教的定義和宗教參與的措施,例如參加集體禮拜儀式,這適合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等等,但它不太適合東亞的傳統信仰和習俗。

在中國以及日本和南韓等鄰國,有許多神靈信仰,也有很多習俗,例如中國人祭祀祖先,這些行為廣義上可能被視為宗教。

但除了這些國家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之外,很少有人強調教會或教派的成員身份。

在東亞,哲學、文化和宗教傳統(例如佛教、儒教、神教、道教以及具有當地神靈和地區節日的民間宗教)之間的界限,往往是不明確的。

人們可能會實踐多種傳統的元素,而不知道或不關心這些傳統之間的界限,並且通常不認為自己有任何正式的宗教。

從歷史來講,歐美歷史上甚至發生了多次因為宗教沖突導致的戰爭,因為人們彼此之間不承認彼此的宗教。

很多宗教認為自己的神、自己的教派比別人的神,別人的教派要先進,就要推翻之前的那個教派。

如果這種是為了解放人性,將人從黑暗的、舊的宗教統治的枷鎖裏釋放出來,借宗教的名義實施改革的路子,也未嘗不可。畢竟世界的趨勢,就是永遠會煥發新的生機。

而中國的宗教,從一開始就沒有哪個神要和哪個神打架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神仙們之間比較講究平衡與合作

就連中國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裏,唐僧和他的四個徒弟也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性格。

四個人單拎出來都是神通廣大的,但他們甘願在唐僧的門下,在唐僧的智慧之下去西方取經。

故事給唐僧的設定是人,但他的四個徒弟都不是人。有的是真神仙,有的是妖怪。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他們共同完成了取經這個大業,唐僧和他的四個徒弟都成佛了。

【西遊記】這個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人和神仙、妖怪,或者其他的菩薩之類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最後都有機會成佛。

所以,中國人崇拜的神和宗教是和諧相處的關系。他們沒有打算消滅任何一個神,也沒有打算把任何一個神當成自己畢生的信仰。

因為這個社會是復雜的,也許有些神仙在某些方面是管用的,例如中國的小孩考學要拜文昌菩薩,因為文昌菩薩可以保佑孩子讀書好,考試考高分。

在中國的年輕人中,甚至流傳著這樣的事件:即雍和宮的菩薩是垂直性極強的菩薩,拜不同的廟門,會得到不同方面的反饋,所以不要拜錯了。

另外,在中國的福建、廣東、台灣、香港、澳門,以及中國以外的東南亞華人眾多的地區,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人們普遍信奉媽祖。

媽祖又稱海神,人們相信她擁有四海龍王的權力,並且是海員和所有依賴海洋為生的人的守護神。

這是由於古代人們對海洋的依賴,所以在中國南方沿海省份,特別流行對海神的崇拜。

這些信仰甚至在19和20世紀,被來自福建和廣東的海路移民帶到海外了。

可以說,在中國包括海外華人,宗教信仰其實相當普遍,與之相關的燒香活動也非常多,燒香拜佛祈求好運,幾乎是每個中國人的慣常。

這就是中國的宗教表現形式。如果用西方人的眼光看,他們必然是難以理解的。

不過,西方的宗教也曾經來到中國,並在華夏土地進行過大量傳教活動。

那麽,東西方宗教的碰撞之下,又發生了怎樣的分歧呢?

3

西方人崩潰了,中國人的信仰為什麽「不堅定」?一旦不靈就拜別的。

大概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向世界開啟大門,由此開啟了中西方頻繁交流的時代。

那時候,大清曾經派留學生去往歐美讀書,而歐美等國也相繼有人來到中國。

而來到中國的,除了不一樣的西方面孔,先進的西方武器,還有很多西方的傳教士。

那麽,西方傳教士又對中國的宗教發展做了什麽呢?

今天的中國,如果說一個人有宗教信仰的話,這個宗教信仰大部份基本上就是基督教、天主教。

這很普遍,因為西方認定的宗教信仰大部份是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天主教會的教宗甚至有自己的駐地,也就是梵蒂岡。

清朝時期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以後,除了傳教,建立教堂之外,他們還學習了中國的文化。因為只有了解當地的民風習俗,才能更好地建立教會。

但這些傳教士很快就發現,大部份中國人都有一種不是宗教信仰,但又很類似宗教信仰的習慣,就是祭奠祖先。

西方人只拜上帝,但是中國人不僅拜天地,還拜父母。尤其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在家裏設立祠堂,供奉自己祖先的牌位。

哪怕到了現代,拜祭祖先這種傳統依然廣泛存在於中國。

2018年的數據顯示,四分之三的中國成年人一年至少去過一次家庭成員的墓地。

他們的目的是掃墓,特別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去掃墓,這是儒家祭祖傳統的一部份。

它通常涉及具有宗教基礎的儀式,例如燒香、燒「靈錢」或者金紙、供奉食物和飲料,還包括向祖先許願等等。

當時西方的傳教士在傳教的過程中,並沒有否定中國人祭拜祖先的這種傳統,他們並不反對中國人的這些做法。

相反,對於親情淡漠的西方人來說,中國人對祖先的這種習俗,反而拉進了中西之間的文化交流。

無論宗教或者是信仰,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人要怎麽活著,人到哪裏去找上帝或者阿拉,亦或者菩薩,人要怎樣成佛等等這種涉及哲學的問題。

拜祭祖先在一些方面解決了很多疑問,例如人是怎麽來的,用宗教回答就是祖先帶來的。

能夠被供奉的祖先,勢必是在生前為整個家族做出了貢獻的,所以後人要怎麽活著,就學著祖先的方式來,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榜樣效應。

不同於西方傳教士口中的上帝,人們都未曾見過上帝,推行上帝愛世人,上帝愛每一個人這樣的抽象概念,可能還是有些困難。

而中國人將這個概念具像化,你的祖先愛你、保佑你,這看起來就簡單明了得多。

無論如何,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道理,並且深受所處環境的影響。就像大多數西方人不理解中國人的這種信仰一樣,大部份中國人也不理解且不認同宗教戰爭。

因為中國人骨子裏是愛好和平的,不論是什麽民族,既然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有共同的命運,那就應該相親相愛,團結互助才是。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