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這幅隸書作品,用了多個元素,表現書法藝術性,網友為啥不認可?

2024-08-06國風

當代書法展覽上的很多作品,明明是用各種元素來表達書法的藝術性,也得到了書法評委的認可,但許多書法愛好者對此並不認同,難道是字形寫得太醜,還是藝術性元素太多?其實,對於這種書法的創作方法,書法愛好者卻認為,不論如何表現,但只要離古人書法太遠,就是一種書法的悖理,肯定是不會得到大眾認可的。

以上面這幅隸書入展作品來說,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既有筆法上的混合用筆,也有書體上的融合書寫,更有墨色上的不斷變化,從而想要全方位地表現出隸書書法的藝術性,在評委眼裏,這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一眼看上去,就說明作者是多體兼學,尤其是對兩漢隸書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最後形成了自己的個性書寫風格,是一幅難得的好作品。

而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這樣的隸書創新,實在是不敢恭維,有的人說,為什麽要這樣寫字?古人的書法風格,是每人一面,你要表現哪種風格就去寫哪種風格好了,融合起來顯得很別扭,何必呢?也有人認為,不管你學了多少隸書風格,但這樣的風格古人是沒有做過的,一看就是為了迎合評委而去入展,實在是難為了自己。但還有人說,這幅作品雖然字形不好看,但藝術性很足,是一件好作品。

不論怎麽說,但這幅作品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認為,一是它帶給隸書愛好者,如何去創作書法作品。按照書法大賽的一些要求,書法創作作品不能照搬古人,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但如何形成個性風格?這是很值得思考的。這幅作品的啟示就在於,作者用自己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書法創作,可以是多體融合,只要你學過兩種以上的隸書風格,就可以試著去這樣創作,但要切忌,自然融合才是最好的,不能生搬硬套。

二是書法要懂得變化。不要一提變化就認為是當代人的創新,其實,古人在這些方面早就告訴了我們,如字的大小變化、用筆的方圓變化、空間的上疏密變化,墨色上的幹枯演變變化等等,今天的變化,都是從古人那裏過來的。只不過,古人在變化的過程中,振幅是小了一些,現在幅於紙張過大,字形過大,這些變化就顯得有些誇張了。但想要在書法大賽中取得成就,就要有變化才是創作作品。

三是要學會墨色與用筆上的輕重關系。一幅作品的好壞,除了看筆法、字法外,還要衡量它的整體感。書法是由筆墨表現出來的,筆墨有輕有重,但如何在輕重中找到一個平衡協調的整體感,這也是創作中的關鍵所在。我們註意到,作者在創作時,除了要求字的大小有變化,書體的交替書寫有變化外,還有一個就是筆墨上的輕重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是隨著字形大小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也是根據自然書寫的變化而變化,並不是刻意去變。

對於書法中的藝術性是否是從古人那裏而來,或者書法的融合創新是不是當代人的發明專利?如果照搬古人作品,會不會得到評委的認可?等等,大家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觀點,一起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書法古今

推薦閱讀:

隸書書法創作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表現出藝術性
他學了隸書【石門頌】,老師講了一個方法變通後,投稿便入展
這種風格的隸書作品在書法大賽上很受歡迎,可惜學習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