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陜西第一大佛沈默千年且不見史冊的原因何在

2024-06-02國風

提及大佛,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樂山大佛、龍門石窟大佛等等,然而位於陜西鹹陽彬州這尊被視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陜西第一大佛」卻甚少為人知曉。

在唐初,彬州大佛所處之地乃京畿要地,亦是絲綢古道的關鍵沖要之處,並且作為唐代貞觀時期於全國境內所修建的最大的一處石窟群,卻在史書中毫無記載,這究竟是一時的疏漏,還是有意在回避些什麽呢?讓我們追尋著歷史的脈絡去探尋其中緣由。

要知道,作為擁有陜西最大佛像的寺院,大佛寺原名叫做應福寺。其內部的石窟依著山勢開鑿,雕琢石頭而成像,總計有 130 余個石窟,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大約 400 米長的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 446 處,造像 1980 余尊,可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僧房窟這五大部份。現存窟龕 361 個,其中有造像的窟為 19 個,保留的造像達 1498 尊。

建於初唐時期的大佛窟乃是利用天然石洞進行加工而成,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緬懷彬州「淺水原大戰」中犧牲的將士所建,窟內大佛的背光處刻有「大唐貞觀二年(628 年)十一月十三日造」這樣的題記。此窟因雕刻有一尊高達 24 米的阿彌陀佛坐像而得名,是全寺早期開鑿規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整的洞窟,也是中國現存唐太宗時期規模最大、最為精美的一座洞窟。窟內正中間有石胎泥塑的西方三聖像,四壁佛鬼密集分布,大小造像總計 400 余軀,最小的僅有 2 厘米,乃是初唐洞窟的典型代表,對研究初唐時期的佛教藝術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