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陸遊最感人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字,直抵人心,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2024-07-24國風

細雨如絲,夏意漸濃。
我坐在庭院中,手捧一卷詩集,翻開那熟悉的一頁,目光落在那短短二十八字上。
這不禁讓我想起李清照那句「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的淒美。
陸放翁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雖寥寥數語,卻如一聲長嘆,直抵人心,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國畫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乃南宋一代文豪。
他的詩作數量之豐,堪稱「詩海」,現存詩作九千余首,可謂「詩中之王」。
其詩兼具「李杜」之長,既有李白的豪邁奔放,又有杜甫的沈郁悲涼。
細細品來,更覺其詩中飽含的愛國熱情,如一股暖流,流淌在華夏兒女的血脈中,歷久彌新。

今日細讀這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恍若與陸放翁隔空對話,感受他那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國風水墨山水手繪插畫


這首詩作於陸遊罷官歸隱山陰老家之時,雖已年逾花甲,但壯誌未酬,心中仍燃燒著收復失地的熊熊烈火。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

讀到這兩句,我仿佛看到了黃河奔騰入海的磅礴氣勢,又仿佛置身於巍峨華山之巔,俯瞰大好河山。
這氣勢恢宏的開篇,不禁讓人想起李白「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的豪邁與悲壯。
陸放翁用這雄渾的筆觸,將中原大地的壯麗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為之心馳神往。

然而,細細品味,這兩句詩中又蘊含著深深的憂慮與憤慨。
那奔流不息的黃河,那巍峨聳立的華山,本是我華夏子孫的根脈所在。
此時此刻,卻淪陷於異族之手,這怎能不讓陸放翁以及無數愛國誌士感到痛心疾首?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

讀到這裏,我不禁淚眼朦朧。
這短短兩句,道盡了多少酸楚與無奈!那些留在淪陷區的遺民,在異族鐵蹄下苦苦掙紮,淚水早已流盡。
他們日日盼望著南宋王師北伐,收復失地,然而年復一年,卻始終未見旌旗獵獵、王師北上的景象。

一個「又」字,道盡了多少希望與失望的交織!這讓我想起了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同樣是壯誌難酬的悲憤。


陸放翁用這簡練而深沈的筆觸,將心懷故國的遺民那份綿長的期盼,以及對南宋朝廷的失望,表達得淋漢盡致。

回味這首詩,我仿佛看到了陸放翁孤身立於籬門之外,迎著清冷的秋風,遙望北方。
那雙飽經滄桑的眼眸中,是否閃爍著淚光?那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是否在寒風中顫抖?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範仲淹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同樣是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的寫照。

陸放翁的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卻如一幅磅礴的長卷,將中原大地的壯麗山河與淪陷的悲痛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嶽飛的「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同樣是壯誌難酬的悲憤與不甘。

細細品味這首詩,我們不難發現,陸放翁是在用中原地區的壯麗河山來襯托遺失故土的沈痛。
他希望能夠喚醒南宋朝廷的當權者,激發他們收復失地的雄心壯誌。


這首詩雖然短小,卻高度概括了人民的復國意願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在當今社會,我們雖然不再面臨國土淪喪的危機,但陸放翁的這首詩仍然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它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同時也要時刻保持警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一個熱愛詩詞的老年人,我常常在晨起或夜讀時吟誦這首詩。
每每讀到「 南望王師又一年 」時,總是感慨萬千。
我想,這或許就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吧,它能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多讀一些詩詞,讓心靈得到凈化和昇華。
就像陸放翁這首詩,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讓人回味無窮。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王國維的「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同樣是一種對故國的深深眷戀。

作為一個老年人,我常常鼓勵身邊的年輕人多讀一些古詩詞。
因為在這些字字珠璣中,不僅有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對人生的深刻感悟,更有對國家民族的深沈關懷。
就像陸放翁這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道盡了一個時代的悲歡離合。

在品味古詩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詩詞創作技巧。
比如陸放翁這首詩中的「三萬裏」和「五千仞」,就是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讓詩歌更加氣勢磅礴。
而「遺民淚盡」和「南望王師」,則是用具象化的表達方式,讓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

此外,我們還可以學習如何欣賞詩詞。
比如在讀這首詩時,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創作背景,然後逐句品味,感受詩人的情感變化。
最後,我們可以將這首詩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思考它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示。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生活中的詩意。
就像陸放翁在秋夜裏出籬門迎涼,我們也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意時刻。
或許是清晨第一縷陽光,或許是夜晚最後一顆星星,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創作的靈感源泉。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詩人和詩作。
從屈原的【離騷】到李白的【將進酒】,從杜甫的【登高】到陸遊的這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無不凝聚著詩人對時代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這些詩作,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各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精神世界。

在當今社會,我們雖然不再面臨國破家亡的危機,但我們仍然需要陸放翁那樣的家國情懷。
我們需要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用詩意的眼光看待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作為一個老年人,我常常覺得,人生就像一首長詩。
年輕時也許我們更多地關註個人得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野會逐漸開闊,開始關註更廣闊的天地。
就像陸放翁,雖然年過花甲,但仍然心系國家大事,這種情懷令人敬佩。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有啥想說的,評論區留言哈!歡迎詩友,吟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