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讀懂莊子,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消失了,學習勁也上來了

2024-10-16國風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

看到有網友問:「孩子不聽話可以報警嗎?」,可憐天下父母心,你想把一切好的都給孩子,但他未必領情。為什麽?看完以下【莊子】的教育思想便會明白。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生主】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庖丁解牛,刀尖遊走於骨縫,遊刃有余,全因懂得順勢而為,相時而動的奧秘。

莊子話下的庖丁解牛,刀用了十九年,還跟新的一樣亮閃閃。

這可不是光靠手藝好,關鍵是庖丁懂得順應牛的身體結構,不硬碰硬。

解牛時,動作流暢得像跳舞,嘩嘩幾刀下去,牛就悄無聲息地分成了骨肉,整個過程就像是大自然的魔法,牛兒還沒覺得疼呢,就已經被分解得整整齊齊。

這一句雖然在養生主篇裏,但也與教育孩子的方式密切相關,面對孩子的成長叛逆期,家長該以柔克剛,還是爭到面紅耳赤?

我們是否也能如庖丁般,以智慧為刃,以愛心為引,於生活之筋骨縫隙中,遊刃有余,尋得那份和諧與平衡?

說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聯想到了家裏的「小神獸」?看到他們調皮搗蛋,作業拖拖拉拉,手機玩得飛起,心裏是不是也小火苗亂竄?是直接上手搶手機,還是另有高招?

別急,咱們得學學古人的智慧——「順毛摸」。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得理解他們的心思,別在他們玩的正起勁時候突然來這麽一出,不然,「小火山爆發」可就難收拾了。

莊子講了個養馬人的故事,這個養馬人啊,愛馬愛到骨子裏,又是接馬糞,又是接馬尿,生怕會弄臟馬睡的地方。

結果呢,因為太溺愛,連馬被蚊蟲咬都忍不住上手去拍,結果馬一受驚,後腿一踢,養馬人就悲劇了。

這不是愛得太深,而是沒摸透馬的脾氣。 馬的防禦本能非常敏感,尤其是屁股區域。如果拍打的力度或方式不當,馬會認為這是一種威脅,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它會用後腿踢人。

本想把最好的給他,但他並不領情。

作為家長,有時一股腦想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全都灌輸給孩子,但並不代表在這個時機他可以接受消化,有時過於心急,反而適得其反。

莊子又講了養虎人,連兇猛的森林之王老虎都能被人類馴服,一般人見到老虎都嚇得腿軟,但養虎人卻能跟老虎和平共處,為啥?

因為他們懂虎性,知道怎麽跟老虎打交道。老虎看到他們,兇巴巴的樣子都收斂了,溫順得跟小貓似的。"老虎啊,天生帶著殘暴 兇猛 ,一旦被惹毛了,那可是要吃人的。

但養虎人呢,可聰明了,把老虎的脾氣摸得透透的。老虎肚子一咕嚕,立馬給送上美食,而且,絕對不拿活蹦亂跳的小動物或者大塊大塊的肉去餵它,以免引得它獸性大發。

養虎人是需要了解老虎的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的,會避免任何可能激怒老虎的行為。你看,掌握了習性,連老虎都能被馴得服服帖帖的。

現代社會,孩子們透過影片了解懂得的知識更多,親子間的相處之道也得與時俱進啦。

孩子一天天長高,心思也越來越復雜,咱們做父母的,可不能再一門心思地「說教」個不停啦。

換個思路,把他當成個小大人,尊重他的想法,平等地跟他交流,就像跟老朋友聊天那樣。

得摘下那頂「家長權威」的帽子,放下身段,用心去傾聽他的心聲。別總想著用老一套的「我是你爸/媽,你得聽我的」來壓他,那樣只會把他推得更遠。

試試看吧,用平等的眼神看著他,用溫和的語氣跟他探討問題,讓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

說不定,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比你想象中更加成熟,更加懂事。

他的叛逆,可能只是因為他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當然教育孩子這事兒,也得講究個時機,想要效果好,事半功倍,那就得找準那個‘黃金時刻’。

你想啊,要是孩子正玩得嗨呢,你突然打斷他,跟他說大道理,他能聽得進去嗎?怕是耳朵都自動遮蔽了吧。當然,朋友圈肯定是要被遮蔽的~

但是呢,要是孩子心情低落,正無聊著呢,或者心情還不錯時,這時候你可得眼疾手快,抓住這難得的‘心靈視窗’,多跟孩子聊聊天,談談心,這時候的話,他們可是能聽進心裏去的哦!"

每個人都是個小宇宙,脾氣秉性各不相同。

要想教育好他,那就得先成為他的‘心靈偵探’,把他的脾氣摸得透透的。

了解了他的小九九,教育起來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話說回來,教育孩子,真是一門既古老又常新的藝術。

它不僅僅關乎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觸碰,情感的交流。

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獨特的玉石,那麽我們作為父母,便是那位需要精心雕琢的匠人。

但雕琢之前,首要任務是學會「觀石」,即觀察並理解每一塊玉石的質地、紋理,以及它潛在的光芒。

正如莊子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面對孩子的種種挑戰,有時我們也需要這份超脫與智慧。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立即解決,也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如願以償。

接受孩子的獨特性,理解他們的成長節奏,是我們首先要學習的功課。

比如,當孩子沈迷於遊戲,不願學習時,我們或特許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是不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或是生活裏缺少了足夠的樂趣與成就感?

這時候,不妨做一回「遊戲設計師」,將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而富有挑戰性,就像設計一款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知識,體驗成長的樂趣。

記住,孩子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們的任務,就是發現並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又比如,當孩子情緒低落,對周圍的一切失去興趣時,我們更應當成為他們的避風港,一個可以安心停靠的港灣。

不必急於追問原因,也不必急於給出解決方案,有時候,靜靜地陪伴,耐心地傾聽,就是最大的支持與安慰。

正如莊子筆下的養馬人,雖然深愛著馬,但最終卻因為過於幹涉,反而遭到了傷害。

同樣的,作為父母,我們也需學會適時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自我調整,自我成長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應學會「借勢」。就像庖丁解牛,懂得利用牛體的自然結構,順勢而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我們不必強行壓制,而是可以引導他們將這股能量轉化為積極的動力,比如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運動,透過汗水釋放多余的精力;或是引導他們參與公益活動,學會關愛他人,培養社會責任感。

每一次的挑戰,都是成長的契機,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引導,如何借勢。

此外,教育孩子還需具備「化繁為簡」的智慧。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誘惑與選擇,如何幫助他們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資訊,避免被無效知識所累,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正如莊子提倡的「無為而治」,在教育上,我們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探索,自我篩選,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最後,別忘了給自己留一點空間,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育兒路上,我們也需要充電,需要放松,需要朋友與家人的支持。正如養虎人深知,與老虎共處,既要保持距離,也要適時給予關愛,這樣才能保持雙方的和諧。

同樣,作為父母,我們也要學會愛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智慧,陪伴孩子一路前行。

總而言之,育兒之路,既是一場修行,也是一場探險。讓我們帶著莊子的智慧,以愛心為舟,智慧為帆,勇敢地駛向未知的彼岸。

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會遇到風雨,但每一次的經勸,都將是通往更美好的橋梁。用心感受,用愛澆灌,共同見證每一個生命的奇跡與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