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淺談國展入選作品取法,探討未來展賽風向變化

2024-10-16國風

當下國展入選作品的取法,會影響未來展賽投稿的方向,筆者以五種書體、五個小篇章的形式,逐一分析對比,總結和預判未來入展的趨勢。

第一:由楷書入選的數據,對比分析如下:

①:楷書的入展率,通常在2%左右

近兩屆國展入展的楷書數量有很大的差別,13屆要比12屆少31件,入展的數量一下子減少了14%,(12屆246件、13屆215件)。結合年展及各項單項展的數據來分析,同時考慮到5體的分配,筆者以為,未來楷書入展數量估計在200至220件之間,所以楷書入展的難度穩中有升。平均來講,書者能站在投稿總數量2%的水平之上,入展希望大一些。通俗點說,就是投稿50個人裏面,數您寫得最好。

有書友問怎樣能判斷自己的水平在2%和1%的之間呢?這個問題我同很多入選國展的高手探討過,因為每個省人文、地域和經濟的原因,水平有差異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點得到了大家的共識,現在商業展比較多,特別是有獎金的商業展,能吸引很多中書協會員和省書協會員投稿(活在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人與錢過不去)。如今的商業展,整體來講都做得很正規,評審也相對公平。投稿的數量、入展的數量、獲獎的數量及金額都會得到公示。筆者跟蹤展賽多年,每次都會用小算盤算一下,正常獲獎、入選都在2%左右。再看看這些入選的人和入選的作品的質素,90%的都有「國展相」,作品主要來自中書協會員和省裏面的創作骨幹。如果投五個展能中3個的話,說明您已經具備入國展的實力,證明已經站在1%至2%的優秀作者梯隊中了,入國展只是時間和運氣的問題了。所以有獎金的賽事就是試金石,想入國展的書友可以試一試。

②:關於字徑的大小的問題

楷書同其它幾種書體完全不同,現在的國展常常以氣勢取勝。字徑大、墨色對比強,有氣魄、具感染力,大字仍然要比小字占優勢。但楷書是個例外,國展發展了幾十年,楷書依然是中字的天下,其次是小字,最後是大楷(湖南長沙的那一屆和河南鄭州的這一屆),入選者的字徑依然保持著這種現狀。由此可見,寫中小字還是穩妥一些,七八公分的字徑,大不大、小不小的,往往比較尷尬。大字具有大氣勢,一般都超過12公分,2至4公分的中字最受歡迎、其次是0.8至1.2公分的小字。

③:學院派的學子很會找出路

之一:楷書基本上是魏碑的天下,12屆國展86件、13屆國展是78件,兩屆魏楷入展數量變化不大。

之二:唐楷風格兼帶明清筆意的,12屆國展63件,13屆國展74件,主要的數據是上升在「小歐」身上,帶有歐陽通風格的就有34件,小歐的上升勢頭是很猛的。有書友開玩笑的說,兒子幹過了老子,話糙理不糙,還是說得有一定道理的。其次顏真卿一類,大部份寫顏真卿都是透過空間變形,沒有走「純真」風,透過變形、融合、改造更具新意。「顏風」十二屆和十三屆都是占10%左右,這個數據非常穩定。這一屆褚遂良書風有一些壓縮,主要是被明清一路的所影響。

關於明清一路書風逐漸上升,影響是全方位的。行草書,明清書風這屆國展唱了主角,連篆書類都沒有幸免,主角的金文大篆被明清類的篆書影響了不少。楷書也是如此,文徵明、王寵、董其昌、黃道周等,這類取法追隨者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明清的版本清晰,書風古雅,變化隨意,追求個性與情調,一掃平板之氣,將精致的小楷加入了很多拙美的元素,無疑的又成功添加了自然書寫性。十三屆國展楊凝式和智永書風數量又有回頭之勢,楊凝式書風的有6件,智永書風17件,這種小而精,楷中帶行的筆意,也受到評委的青睞。

未來書風的發展,如果按目前的形式分析,走純技術派的不占優勢。貼近於自然書寫的明清書風,顯得更加自由;楊凝式、智永書風略帶行書筆意的,更具有節奏;小歐和顏體的變形;魏碑的自然天真;這幾類更受歡迎。從評委們喜歡的書風來看,在擁有技法的同時,個性的表露,自然的書寫漸漸變成了主流,純粹的技術流派,缺少展廳效果,這類作品可以入展,但相對困難一些。從「技術派」過渡到「個性派」漸漸變成了目前的趨勢。看十二屆十三屆入選的哪些作者提前嗅到了這種變化呢?答案是學院派的中青年選手,他們反映最明顯、最超前。

第二:行書取法對比

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客觀的看待展賽,先分析,再總結,有的放矢,得出來的結論更加準確。屆展不象單項展,單項展入選的名額更有限,我們拿行書的數據進行對比。十二屆行書入展數量280件,十三屆是236件,年展行書入展數量通常在100件左右。入展的數量和參展的人數是成比例的,通常在3%左右,由此可見,年展競爭依舊是激烈的。

國展究竟最需要怎麽樣的作品呢?筆者跟蹤幾十年的入展作品,結論是中性類書風相對不占優勢。評委老師比較青睞的,整體可分為兩類,要麽粗曠雄強,要麽精致細膩,中性類往往不討喜。評審會上,有位評委點評作品時說出了真相,好作品就像酒一樣,有高度烈性白酒,有天然純釀紅酒,風格明顯,口味純正,最具有代表性。反之,個性面貌不強,哪怕寫得有趣味,競爭之下是不占優勢的。

上面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我們用具體數據來分析,看看書法投稿,書風取法是不是這種趨勢?

十二屆國展魏晉(二王)書風75件,十三屆國展只有20件。國展要求展廳效果,中小字慢慢失去了優勢,字徑越來越大,這是一種趨勢,小字和大字對比下,無論是評審還是展廳的需要,大字的視覺效果更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凡去過展廳的書友都知道此理不虛。

顏體始終是個很好的「品種」,十二屆國展有40件,十三屆國展有55件,(其中包含了顏米、顏趙融合)顏字可大可小,有很強的變通性,技法上的絞轉、篆籀及雄強氣勢的特點,顏體的入展率一直都是很高的。

宋代的米芾書法書風個性強,十二屆國展有75件「米類」風格入選,十三屆只有28件,米芾書風入選少了一大半,數據是不會騙人的。筆者以為,減少了這麽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上一屆入選太多,這一屆評審把關相對嚴格一些,避免雷同;另外一個就是,越來越凸顯大字作品。把「米」字寫大,必須線上條中段加內容,寫慣了小字的書友突然之間改成大字,從小到大的轉換,技法上要求是極高的。學米的書友一下子改變,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另外趙孟頫風格同米芾風格也是類似情況,十三屆國展,取法趙孟頫的行書風貌,少得可憐,幾乎失出了蹤影。這一點,去過太原看展的書友都知道,還是吃了小字不占優勢的虧啊!

蘇軾、董其昌、何紹基,三種取法入展的數量持平,依然保持在7至9件之間,沒有什麽大的變化。

評審的喜好,展廳的需要,大字作品讓明清書風成了「網紅」,徹徹底底的在十三屆國展上火了一把。王鐸書風肯定是扛旗之首,十二屆國展只有7件入選,十三屆國展有27件入選,這是行書的數據,草書更加「瘋狂」;倪元璐也大放異彩,十二屆國長的2件,十三屆國展變成了13件,成了國展上的新寵;另外傅山十二屆國展只有1件入選,十三屆國展有8件入選,讓明清書風在展廳裏唱了主角。還有更厲害的趙之謙,由十二屆國展的2件到十三屆國展的25件,由此可見明清書風在展廳裏的江湖「地位」。

實事求是的講,明清書風在展廳裏的效果,確實比三兩公分的小行書更加具有視覺沖擊力。

另、宋黃庭堅長槍大戟在展賽裏也備受歡迎,從十二屆的「0」件到十三屆的6件,再次體現出了展廳需要氣勢取勝的書風。

極致的細膩同雄強粗獷一樣成了新寵。楊凝式的【韭花帖】,細致的筆法加大了字勢之間的空間。十二屆國展沒有一件這樣的作品入選,十三屆國展行書就有了8件這種作品。另外同【韭花帖】相近的還有歐陽詢【夢奠帖】【張翰帖】風格的有六件入選。

透過以上數據,作一個小結:國展中的行書字徑在12公分以上最受評委的青睞。從數據來看,大字要比小字占優勢。關於書風的選擇,目前明清軸式書風占了主流,取法的個性越來越明顯,印證了本文開頭的觀點,要麽取粗獷雄強,要麽取精致細膩,二者選其一。

第三:隸書作品投稿展賽書風分析

我們要弄清楚隸書創作的幾個主要方向。學書者必須結合自己的書體,盡量同一技法體系中進行「加減」變化,其目的就是避免早期過度跳躍,單體技術無法深入,過度的交叉學習,涉及面過廣,不利於技法的融合吸收。隸書出現要早於楷書,歷史悠久,遺存下來的面目眾多,如石刻、摩崖、簡帛、詔版、鏡銘、法帖等等,不同的體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期所表達的書風各不相同,筆者認為可分為「三類六向」:三類:

一類是端莊中正;

一類是拙樸大方。

一類是綜合趣味

六向:

之一:純正隸體、

之二:多種體勢雜融、

漢隸體系相互雜糅(例好漢隸+簡帛、漢隸+明清隸書相融)、

之三:隸書+篆意、

之四:隸書+草意、

之五:隸書+碑楷、

之六:隸書+金石趣味、

書法國展發展幾十年,隸書創作基本在這六個大方向中交替前行,每種方向都湧現出一批代表性的書家,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楷模。每種書風有每種書風的特性,取法沒有好壞之分,只有表現手法的高低。文無第一,書風不像武術一樣可以分出高下,有時此類書風入展數量多,並不代表其它的門類就低人一等,要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展賽有展賽的規則,一切目的都是為展覽效果服務,所以展風引領了這個時代,潮流中挖掘出許多優秀的書法人才。就當代隸書展賽而言,各類書風都有一些代表,如馮印強老師將隸書和篆書進行雜糅,寫出了雄強大氣;鮑賢倫、毛國典老師所創作的作品采用了漢隸和簡帛書相融,寫出了爽朗勁健;四川何應輝老師、江蘇李守銀老師將隸書和草書相融合,寫出了圓融古樸,把【石門頌】寫出了另一種韻味;陜西吳振鋒老師將漢隸和魏碑摩崖相結合,一字一勢,大小參差錯落,寫出了天真浪漫………

展賽涉及到展覽的效果,書者考慮紙張尺寸及書寫的字徑大小,加上多樣取法,使整個書壇的隸書作品呈現出傳統、多樣、個性、包容的局面。自從單體分類展出以來,隸書創作水平整體得到了提高。十屆之前的入選作品,同十二十三屆的作品進行對比,可以看出這些年來,隸書創作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筆者用這兩屆國展入展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結合這「六大方向」,看看哪一種風格最受評委的歡迎。

之一:入展件數

十二屆入選115件,入展率為1.35%

十三屆入選132件,入展件數增加17件

之二:字徑

十二屆國展15cm以上33件;7~15cm50件;7Cm以下26件(另有一件1cm左右的)

十三屆國展3~7cm32件,7公分以上的100件,小字徑作品幾乎沒有。

隸書、篆書、行草書入選的字徑趨向於大字化。字型越大,氣勢越強,小同大比較,大字肯定占優勢,這也是字越寫越大的原因。

之三:取法

十二屆國展取法明清風格的占12%,十三屆明顯上升,占19%(25件),明清書風數量增多,並不是單獨展現在隸書方面,楷書、篆書、行草書明清格調作品數量增加的更多,未來發展明清書書風的隸書作品,應該更看高一線。

十二屆國展漢碑隸書取法漢碑隸書的作品有68件,約占59%,是整個入展作品的重頭。作品主要取法【禮器碑】【張遷碑】【鮮於璜】【西峽頌】【石門頌】等,其中【石門頌】和【張遷碑】遂漸成為了熱門。十三屆國展取法石門頌:29件,占22%;張遷碑:24件,占18%;禮器碑:12件,占9%;簡牘:12件,占9%;楊淮表記:9件,占7%;好大王:9件,占7%;鮮於璜:7件,占5%;

隸書篇小結:明清書風追隨者越來越多,【石門頌】【張遷碑】【楊淮表】等古拙一類的書風相比而言更討喜一些;另外「長青樹」簡帛書風在任何隸書展賽中都不會缺少。隸書向篆書和行草書靠攏,字徑越來越大,寫大字隸書慢慢成了主流,選用紙張更趨向於多元,追求一人一色,一體一勢,凸顯書者的個性和品位。

第四:國展中的篆書

書法的實用價值隨著時代逐漸減弱,五體之中的篆書,變成了專業人士的選修,走向了純藝術門類。可喜的是,各書協組織重視,加上各專業院校生源上在不斷的擴招,又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習篆者不降反升,我們從入展的數量和投稿的數量就能證明了這一點。十一屆國展收到4400余件投稿,入展48件;十二屆收到了5025件,入展92件;十三屆國展從省送到中書協終評的754件,入展86件。

可以看出中書協在逐漸調整入展數量,十一屆國展入展率只有1.09%,十二屆上升到1.83%,十三屆透過數據估計也在1.75之間。投稿篆書入展確實較難,但同隸書相比較,入展的機率要高出0.2%

一件優秀的入展作品離不開創作方向的選擇,篆書的創作方向。大師黃賓虹早年提出了「君學」和「民學」一說,大意是將官方和民間的篆書書體分類;另一種透過書體及斷年代進行區別,可分為如下四類:

之一:甲骨文

之一:大篆

之三:楚簡、楚帛、盟書(民間遺珠)

之四:小篆

篆書是最古老的書體,每個時代都有繼承和發揚者,所留下來的碑版、法帖及館藏,一碑一體、一體一貌、具有地域、時代的特性。無論是工穩精美的小篆,還是古拙自然的大篆,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側面反映出了篆書的藝術性和書寫性。提到了書寫性,也剛好貼合了本文的主題,書法展賽一直秉行著:弘揚原創、尊重個性、書內書外、藝道並進的原則。原創和個性往往同自然書寫性有著密切的聯系,成為展賽評選的一個主要標準。每次征稿啟示都有很明確的約束,這些約束一方面對應到投稿者,一方面是對應到評審規則,所約束的物件便離不開投稿和評審。約束的細則會左右評審的風向,風向往往會造就了潮流,旗幟的指向便是創作者投稿的方向。

篆書的投稿,依然沒有逃脫準則「緊箍咒」,方向的指引決定了投稿的取法,稿件的取法往往取決於創作的質素。追求個性,最能代表的是金文大篆一類,如此便減少了工穩書風入展數量;提倡百家爭鳴,各代表性書體就有了機會,趨向於平均分配入展指標;植根傳統反對形式化,過度拼接染色作品立馬減,創造寫意類大篆,近幾年就不見了蹤跡,這些都是掌舵和定調決定的。十一屆國展「緊箍咒」太緊,導致的取法雷同、形式雷同,放不開手腳的作品往往從字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屆中字偏多,取法主要集中在金文和漢篆上面,取法明清技法篆書作品入展數量較少。十二屆國展放開了部份約束,「緊箍咒」松了許多,這屆國展可謂是品種齊全,雖然大篆占主導地位,但取法明清技法的成為了新寵,直接取法和間接取法趙之謙一類的書風有23件,占入展的總數25%。分析到這裏,不得不佩服當代學院派的學子們,他們的嗅覺超出常人的靈敏,這23件作品主要被青年書家所「瓜分」。

明清書風的「擡頭」,不光體現在篆書上面,篆刻、行草、隸書也是如此,明清書風入展形成了一個潮流,十三屆國展明清書風占19%,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王福庵、楊沂孫等共17件,占入展總件數的19%,可以看出明清書風在展賽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書友大概會問,從金文大篆到「明清風」是偶然還是必然?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必然現象,有四個主要原因:

其一:版本的清晰度及資料的完整性。在繼承古代經典的同時,借鑒明清篆書資料進行理解過渡,技法上進行借力,對技巧豐富性有很大的幫助。

其二:明清書家的取法,往往是在繼承傳統的道路上進行生發演變,因戰爭等原因融合中尚有不成熟處,可以沿著明清先賢的思路,結合當下創作元素,磨合中推陳出新。

其三:明清書風個性較強烈。清代和民國碑風盛行,對篆書有一定的沖擊,出現了拋棄了刻意求工的制作。善篆者多善刻,很多大家都是製印的高手,書從印入,印從書出,追求斑駁線質,篆籀蒼茫,追襲明清書風,既是上探秦漢大篆的「加油站」,也是多帖融合的彈板,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四:明清書風的特征具有時代性。金文大篆的融合,篆隸的轉化,金石趣味的點綴,將明清篆書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篆可追秦漢也繞不過明清。

篆書篇小結:篆書投稿的取法方向大篆書風依然是主流,十三屆國展較純正的小篆僅有6件,金文大篆之外,取法明清書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的篆書追求展廳效果,字徑越來越大,追求豐富的線質是不夠的,從書寫性上升到思想的表達,創作出形神兼備的展賽作品,須從改變意識開始。工不勝巧→巧不勝拙→拙不勝韻→韻致趣味→襯托出神采。

第五:刻字藝術創作的「3度3多」

2024年6月29號,全國第十二屆刻字作品展覽在嘉興開幕。上一屆是2019年,五年的發展,發現一些老作者一直活躍在創作的一線,新一批優秀的書刻人才先後湧現出來。五年沈澱,書刻藝術飛躍進步,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觀看此次展覽,筆者有些個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之一:書刻作者越來越年輕專業化

書刻展和書法篆刻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十三屆國展和十二屆刻字展年輕人越來越多,女性占了一定的份額。女性作者對色彩要比男性敏感,刻畫細膩的肌理,色彩的塊面構成等,這些是她們的優勢。

之二:創新仍然在路上

書刻真正的興起就是這30年,未來的發展還在探索之中,十二屆書刻征稿啟事中三次提到了「新」這個字。支持采用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新的理念來豐富書刻的內涵。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鼓勵創新。

之三:書刻作品也有風向

筆者長期關註書刻展賽,展覽的風向,在書刻作品中一樣得到了體現。書刻的發展,從半工半藝過渡到少字數的現代派,從個人色彩轉換到了新古典風格。這些轉變同書法的展風很為接近,書法楷書是魏碑的天下,行草是明清大字的天下……從十一屆到十二屆刻字展來看,刻字的主題回歸到傳統,誕生了———新古典主義書刻之風。「新古典主義」成了書刻發展的主旋律,這兩屆國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種風向就像魏碑和明清大草一樣,相信會「火」一段時間,想入展的書友,這種方向也是一個選擇。

之四:不得不重視的,新形式和新材料的套用

十二屆刻字展,如中書協的征稿啟示一樣,「聽家長話的都有獎品」,在征稿啟事之前,中書協主辦一些活動,采用新材料來嘗試,為刻字作品註入新的內涵。很多人對新的資訊不敏感,每到大賽之前都有一些提示,這一次又得到了驗證。刻字作品中,江西成了的新寵,發揮出地方的優勢,體會到了「家長」的用意,因此、一些優秀的陶刻、瓷刻作品呈現出來。

未來的發展碑刻、竹雕、青銅鑄字、磚刻,這些傳統的藝術門類,同樣包含著幾千年的文化,創新的書友以書刻的形式進行轉化(十屆,十一屆已有書友嘗試過,轉化很成功,作品入選)

之五:書刻書刻、書法為先

少字數的作品,逐漸在減少,回歸到書刻的本身,以書法為主。書法上以多字型來呈現,一種書體是無法凸現豐富的版面。另書法作品及面試書法創作,要做到「刻」和「書」的統一化。

很多書友經驗不豐富,便上了一「當」。例如,刻字作品以隸書為主體,書法作品卻去寫楷書;刻字以篆書來體現,書法上卻不擅長篆書,書法作品及書法面試就出「貨不對版」。顯現出「書」「刻」不合。總之以個人擅長的書體作為刻字主體,這樣既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主辦方也能透過作品了解到作者水平。

之六:形式的體現靠色彩

這次評審,有評委給出的訊號,有些作品刀工和書法都不錯,色彩上出了問題,色弱和近色弱。長時間寫書法,白紙黑字仿古宣,在腦海中形成的定式,色彩的原理和色彩的漸變,需要專業的磨練。

說實話這一點確實是很多人的弱項,(包括評委們)色彩歸入美術,是書法之外的一項學問,著色和配色,哪有一兩年就能搞懂的呢?如果那麽容易,顏料生產、鍍色行業、圖文廣告不都失業了嗎?所以色彩這一塊還要下大功夫。

筆者認為,目前書刻正處於高速的發展期,書友們為了立於「不敗」之地,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參照「三度」和「三多」,作為創作的指導。

三度:

深度:立體感常用深度來體現,板材四公分,深度過半是基本,大字特別重要。

法度:力法的豐富性,70%的書友圓刀過多,方刀太少。

亮度:作品的外觀同書法的章法一樣,書法評審以「三秒鐘定生死」,刻字作品是一樣的,色彩的亮麗度,給人第一印象尤為重要。(色彩純度不夠、不占優勢)

三多:

塊面多:書法的作品分為提簽、上款、正文、落款。刻字作品的主次之分也是依靠這個原理來展開的,對「字眼」的要求更高,豐富的塊畫意識,起稿時就要有這些思想。

字數多:征稿啟事說得很清楚,字數多者占優,現場看展、此言不虛。

書種多:

一種書體,一個塊面,入展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是兩種書體以上。另很多高手參照了「姐妹藝術」,利用了宣紙「做舊」的手法,利用了篆刻「殘破」的技巧。

總結:透過對五種書體的對比,用數據分析,其過程不受個人情感或其他主觀因素的影響,筆者認為能如實的反映出國展實際情況。個人修行和國展投稿是兩個方向,對於投稿的書友而言,對於書協工作的開展,有一個相對精準的數據作為參考。縱觀歷史、展望未來,希望在參考中能找到創作的方向,也是筆者創作本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