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書聖」人設的背後,他人性真面目究竟為何?王羲之其人第一季!

2024-06-29國風

以古為師,悉心交流!敬請關註收藏「大成國學堂」!

在東晉的歷史篇章中,王羲之,這位書法巨匠的生命軌跡,與351年至355年間會稽內史的職務緊密相連。這是他宦海生涯的終章,也是他政治參與的巔峰。彼時,殷浩領軍北伐,意在蕩平北方的異族。然而,王羲之對此持審慎乃至反對的態度,他屢次上書,力陳北伐之弊,試圖阻擋這場戰爭。我們將王羲之放置於當時的門閥士族社會背景中,考察其生活環境、政治主張和處世態度,還原一個真實的王羲之。

穿越到永和年代去看看

東晉時期,北伐之事屢屢與王羲之產生交集。自東晉在江南建立政權以來,華北地區便成為匈奴、鮮卑、氐、羌、羯等胡族以及部份漢族政權爭鬥的戰場。在這一系列政權更叠中,匈奴劉氏前趙政權被石氏後趙取代,後者勢力遍及整個華北。與此同時,鮮卑慕容部、拓跋部以及漢族張氏政權等也在北方並存。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其子為爭奪帝位而內鬥,為東晉提供了北伐的良機。當時,東晉朝野普遍認為這是恢復舊山河的絕佳時機。庾亮之弟庾翼和庾冰掌握重兵,他們作為外戚,忠誠於晉室,對北伐持積極態度。庾翼曾率軍北伐,盡管其目的不止於此。

建元元年(343年),東晉下詔經略中原,庾翼率軍北伐。王羲之對此表示關註,並上表支持庾氏的北伐行動。然而,庾翼的北伐最終因出師不利而未能成功。此時正值康、穆二朝交替,北伐之事遂被擱置。不久,庾翼在永和元年(345年)病逝,臨終前薦子繼任,但朝廷未允,而是任命桓溫為安西將軍,都督六州軍事,荊州刺史,代掌庾翼上遊軍事。由此,庾氏的基業和軍事大權轉入了桓氏手中,東晉的軍事地理版圖再次發生變化,長江上遊的荊州對下遊建康形成了新的威脅。

永和二年(346年),桓溫率軍征討西蜀成漢國,經過兩年的戰鬥,蜀地完全歸屬東晉。由此,長江上遊的廣闊地域也納入了桓溫的勢力範圍。永和四年(348年),桓溫因平蜀之功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開府、臨賀郡公,聲威大震。桓溫勢力的迅速增長引起了朝廷的擔憂,為了制衡桓溫,會稽王司馬昱起用揚州刺史殷浩參與朝政。同時,北方的混亂局勢和朝野上下的北伐呼聲,讓桓溫有了上表要求北伐的機會,但朝廷並未采納。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之死為北伐提供了良機。征北大將軍褚裒上表請求伐趙,被朝廷加封為征討大都督,統領五州軍事。然而,褚裒的北伐因才略不足而以慘敗告終,他回朝後不久便郁憤而死。永和六年(350年),後趙的混亂局勢加劇,石虎的養孫石閔殺後趙帝自立,改國號為魏,華北地區陷入極度混亂。冉魏建立後,與東晉取得聯系,請求共同討伐胡人。東晉決定再次北伐,任命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五州軍事,而未用桓溫。

永和七年(351年),冉魏的將領紛紛向東晉獻城投降,其中包括豫州牧張遇。大將姚弋仲也派遣使者請降,他和他的兒子姚襄都受到晉封。姚氏是羌人,部眾善戰,若能妥善安撫,將對東晉北伐大有裨益。十二月,桓溫聲言北伐,率軍順流而下,抵達武昌,兵力達四五萬。此舉既是北伐,也有向建康示威之意。朝廷聞訊驚恐,會稽王司馬昱寫信勸阻,桓溫也以時機未成熟為由撤退。盡管朝廷決定由殷浩負責北伐,但面對桓溫的威脅,殷浩心中充滿矛盾:一方面他害怕桓溫的氣勢,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透過北伐建立功業,以增強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王羲之對北伐的態度

在東晉北伐的爭論中,王羲之的主張顯得尤為鮮明。他認為,北伐的條件尚不成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

首先,王羲之認為東晉的國力不足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北伐戰爭。他深知,這樣的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東晉當時的情況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如果強行北伐,勢必加重江南地區的賦稅負擔,特別是在會稽等遭受災害和饑饉的地區,人民已經難以承受更多的負擔。

其次,王羲之強調國家的安寧在於內外的和諧。在面臨外敵的關鍵時刻,國家的團結至關重要。然而,當時的北伐是在殷浩和桓溫的權力鬥爭背景下匆忙決定的,缺乏充分的準備,因此取勝的把握不大。

最後,王羲之對北伐的領導者人選表示擔憂。雖然他曾經支持過庾翼和桓溫的北伐,但他認為殷浩並不具備桓溫那樣的軍事才能和統軍作戰的能力。【晉書】中記載,王羲之認為殷浩北伐必敗。他對殷浩和桓溫之間的爭奪與對抗有著清晰的認識,預料到殷浩不是桓溫的對手。

基於以上的考量,王羲之寫信給會稽王司馬昱,力陳不宜北伐的觀點。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並論時事曰: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余一。且千裏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征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幹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之,亦無及也。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遊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王羲之對北伐的態度不僅體現在他對會稽王司馬昱的建言上,還表現在他連續寫給殷浩和荀羨的信件中。他極力勸說殷浩與桓溫和解,但殷浩並未接受他的建議。這些書簡中的大部份被收錄在【晉書】的王羲之傳中,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對北伐的基本態度和內心的焦慮。

桓溫和殷浩,兩人自幼就有很高的聲望,各有所長。殷浩是一位出色的清談大家,擁有玄談的智慧,但在實務方面卻缺乏才幹。桓溫則是東晉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殷浩的北伐,用王羲之評價謝萬北伐的話來說,就是「違才易務」。桓溫和殷浩都是王羲之的好友,但從個人關系來看,王羲之與殷浩更為親近。這種關系可能源於他們在庾府曾共事。從當時的政治派系來看,王羲之屬於殷浩一派。庾亮生前曾稱贊王羲之有「鑒裁」,贊賞他對人的深刻洞察力。在將才治事方面,他看好的人物是庾翼、桓溫和謝安,而不是殷浩和謝萬,事實也證明了他的判斷是準確的。可貴的是,他並不因個人關系的親疏而改變自己的看法,這一點從他對待殷浩和桓溫北伐的態度中可以看出。

(待續)

以上史實見於正史【晉書】記載,在【王羲之墨跡摹本全集聯卷 】和【泉州本淳化閣帖王右軍書 】裏王羲之與親友的信劄交流裏零星得到一定佐證。

我們將【 王羲之墨跡摹本全集聯卷 】、【珍品 泉州本淳化閣帖王右軍書】精確復制,作為極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饗書友!請註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無限接近原件超精復制品,不是網上通行的嚴重調色的低精度圖片形態!

欲購專業級【 王羲之墨跡摹本全集聯卷 】、【珍品 泉州本淳化閣帖王右軍書】超清復制件的書友,可點選下面商品卡,品鑒與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