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教的拜師收徒,為什麽這三種人不收?

2024-06-03國風

「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

道教文化傳承的最直接方式是拜師收徒,自道教誕生的那天起,這種形式就已經存在了。

要是問道教的創立者是誰?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他就是祖天師張道陵。

水有源,樹有根,雖然張天師是道教創始人,但是他的本領也不是憑空產生的。

張天師的師父是太上道祖,道祖傳授祖天師三件至寶,它們也是立教之本,即「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

從第一代張天師開始,道教就有了傳承,天師之位主要是靠後世子孫傳承,但是其他道教弟子則是靠師徒之間傳承了。

不管是道教記載的歷史人物,或者是神話裏出現的仙真,都是離不開師徒的傳承。

舉個栗子,民間神話裏的八仙,即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和曹國舅。

他們之間有什麽關系呢?

排在首位的鐵拐李,他師父是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漢鐘離的師父是東華帝君。

呂洞賓又是經過漢鐘離的種種考驗,最終證道的,所以他師父是漢鐘離。

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則是呂洞賓的弟子。

那麽,是不是誰都可以拜師呢?

道教認為,這三種人是不能收的。

其一是心不誠的人不收。

正所謂修道就是修心,沒有誠心去拜師學道,很顯然到頭來學不到東西。

人們去宮觀裏上香祈福時,心裏默默許願,有人問願望能實作麽,這個時候,值殿的道長就會來一句「心誠則靈」。

「道」無形無象而又化生天地,是宇宙的本原。

道教把天地當作一個大宇宙,而人身則是一個小宇宙,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人中有天地。

人與天地自然相通,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

就像典籍裏所說的「經以斂心,經以著念,使晨夕能焚誦不輟,消除魔障,增廣道緣,誠為方便中第一事也。」

有的人拜師學道,目的不純,要麽是為了賣弄道法,要麽是為了金錢利益,完全違背了道教濟世度人的初衷。

這種道心不誠之人,也是無緣道教了。

其二是心不堅定的人不收。

學道三年,道在天邊。學道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不是想象中看了幾本書就學成了道。

有的人初入道門時,懷有滿腔熱忱,結果沒過多長時間,面對枯燥的修行生涯就萌生了退意。

修道,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道心。

張道陵天師在巴蜀傳道時,廣收弟子三千多人,然而在眾多弟子中,只有王長和趙升品行俱佳,張天師於是用「七試」來考驗趙升是否有堅定的道心。

這「七試」裏,有無端的謾罵,有金錢的誘惑,有舍命相救,有被誣不辯。趙升面對這些考驗都能堅定道心,從而證道成真。

【抱樸子】有雲:「夫求長生,修至道,訣在於誌,不在於富貴也。茍非其人,則高位厚貨,乃所以為重累耳。」

抱樸子認為,修道不是說有錢就行,而是要意誌堅定,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其三是心不善的人不收。

道教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一個沒有善心的人,也是與道無緣的。

就像【太上感應篇】開篇所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禍福都是自己造成的,多做善事,就能獲得福氣;作惡多端,就會帶來無盡災禍。

【太上感應篇】又說:「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修道就是修心,道在每個人的心中,心中有善,那麽修的道就是善;心中有惡,那麽修的就是惡。

惡意滿滿的人,學的越多,越會將心中的惡念放大,進而會禍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