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優秀的書法,都符合這四條「鐵律」,即使是王羲之也不例外!

2024-07-28國風

中國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誕生了諸多名家和數不清的作品。有些人能被稱為「大師」,而他們的字能被譽為「神品」,是有原因的,即使過了千百年,我們依然會學他們的筆法,臨摹他們的法帖,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麽,這些經典作品有哪些共同的優點呢?我們想寫出優秀的字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總得來說有四大「鐵律」,將它們放在任何一件名作上都符合,即使是「書聖」王羲之作品也不例外。

第一條「鐵律」是筆畫要有力量感。我們可以看一下「神龍本」【蘭亭序】以及歐、顏、柳、趙的楷書。【蘭亭序】以縱逸瀟灑著稱,筆畫牽絲引帶、婀娜有致,但骨力內含。王羲之的字是「力透紙背」的,而這種力量感還產生了不同的風格和處理方式,如「屋漏痕」「屈鐵」「萬歲枯藤」等。

如果筆畫缺乏力度,即使再靈巧,也稱不上好字,不少專家學者批評董其昌、乾隆的字虛飄無力,是「面條字」,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對比王羲之的【喪亂帖】和【快雪時晴帖】,前者水平更高的一大原因也是筆畫格外有力道。

第二條「鐵律」是用筆須有立體感,能在二維平面寫出三維效果,比如中鋒用筆、線條圓厚有質感。人們常說的「錐畫沙」「綿裏裹鐵」正是如此,看王羲之的行書、懷素的草書、顏真卿的楷書,都有這個優點,正如沈括所說:「映日照之,線條中心有一縷濃墨,日光映之不透。」即骨肉要勻稱。

第三條「鐵律」是行筆起伏要有節奏感。筆隨心走,筆速的疾徐、字跡的大小、用墨的濃淡、章法的疏密,都跟隨內心情緒起伏。我們看王羲之【喪亂帖】、顏真卿【祭侄文稿】,都能感受到兩位書家內心的悲痛。那種情緒的張力就透過節奏起伏表現出來。

第四條「鐵律」是要杜絕「狀如算子」的單調感,王羲之說:「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書法也是如此。我們在書寫時要註意用筆、結字的變化,營造出動勢,如歐陽詢楷書的險絕、米芾書法的「風墻神馬」。

如果一味追求大小一致、橫平豎直、用墨均勻,那就與「印刷體」沒什麽區別了。書寫時有筆力輕重、遲澀變化,結構有收放、正欹、高低之別,章法有疏密、聚散對比,這樣才能常看常新。

您對此有什麽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