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四幅仿倪瓚山水,你細品喜歡誰的作品

2024-07-23國風

這四幅山水畫都臨仿了元代畫家倪瓚的風格。明末畫家李流芳仿照倪瓚的皴法進行創作,王鑒等三位畫家的作品在筆墨構圖上與倪瓚作品相似度極高。仿倪瓚山水,主要是體會元人筆意中的逸氣。真性情,士夫氣,讓後人覺得倪瓚作品可以代表大部份文人對雅逸的理解。

如果要問哪位畫家的作品最接近倪瓚的逸氣,應該是李流芳畫的這幅。李流芳生於明末,曾經參加科舉。後來他選擇絕意仕途,在老家蓋了一座園林,專註詩文書畫的創作。李流芳在明末文壇的地位更高一些,尤其是他寫的小品文清新雋永深受人們喜愛。紮實的文學功底讓他在畫山水的時候,更容易體會到文人畫推崇的逸氣。他把仿古當成創作手段,希望可以借助仿古實作出新的目的。

李流芳 仿倪瓚山水

倪瓚畫山喜歡用折帶皴,橫向的山石紋路看上去相當別致。畫折帶皴要側鋒淡墨才有韻味,若幹個方折形狀的橫石堆積成山形,看上去立體感極強。側鋒運筆,還要轉折運筆方向,畫出山石斷層的感覺,需要長期訓練。一不留神就會讓人覺得結構混亂,看上去不夠寫實。

李流芳從倪瓚的筆墨特征入手,采用散點透視的方法構圖,乍一看不像倪瓚山水,細品之後才會被畫中溢位的文人氣所折服。李流芳畫的是修養,他重視技法也重視氣韻。這樣的仿古山水可以作為範畫,供後人臨摹體會。

王鑒 仿倪瓚山水

王鑒等三人的仿古山水,看上去構圖更加完整,筆墨技巧更加豐富。也許他們三位都是專業畫家的緣故,總覺得不如李流芳畫 那麽自然靈動。王鑒推崇仿古,在臨仿過程中嘗試融合南北宗技法。南宗技法多用墨色濃淡變化表現山石質感與空間遠近。北宗技法多用勾斫直接表現山水形態。

王鑒弱化了折帶皴,而是借鑒元代另一位名家黃公望常用的披麻皴。王鑒實際上同時臨仿了倪瓚、黃公望兩位名家的風格。他在視角上做了一些調整,他畫的【仿倪瓚山水】不是標準三段式構圖。他太想表達自己的感悟,讓這幅仿古山水看上去既無形似也少了神似。

王原祁 仿倪瓚山水

也許是察覺了王鑒畫【仿倪瓚山水】的問題,王原祁在仿古的時候,先考慮了相似度的問題。他的畫中保留了三段式構圖的美感,簡、遠、逸等三個特征都表現出來。他還用色彩增添畫面韻味,讓人感受到山水間的靜謐幽深。

王原祁在臨仿過程中也做了一些調整變化,他用礬石取代了幾何狀的橫石。用重墨取代了淡墨,采用皴染並用的方法。王原祁重視畫面的視覺效果,他的仿作在這幾幅畫中看上去最舒服。很多時候,王原祁過分重視筆墨構圖容易讓作品產生堆砌感。倪瓚作品的簡逸特征,正好幫他改正了這個問題。

王翚 仿倪瓚山水

至於王翚的【仿倪瓚山水】,你怎麽看呢?王翚也在嘗試融合南北宗技法,不過這條創作道路實在太難了。他臨仿經典作品,還要嘗試變化,失敗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拓展閱讀

他畫的也是文人畫,藍瑛【青山泛舟】
山川之氣以雲為總,山水畫中的雲
隱士畫漁隱山水,值得細細品味
什麽是山水逸氣,在這幅仿古山水中尋找答案